许多人读书学习时,总会追求“省力”。比如,比起读书,更青睐各种“一张图讲透一本书”“5分钟讲透一本书”“一篇文章讲透一本书”;比起论述,更喜欢看案例、故事,越通俗易懂越好,越简明扼要越好,绝不愿多花一点脑力。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一方面,读者大肆追捧各种辅助工具,比如思维导图、书籍导读、干货提炼、拆书笔记、听书音频……恨不得把读完一本书的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天、几个小时乃至几分钟。另一方面,各种“贴心的”知识产品大行其道:7天认识一个行业,一本书讲透一个领域,每天5分钟学会一个知识点,用碎片时间提升自我,用故事帮你理解一门学科……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能够帮你“省时间”“省脑力”。一本书太复杂看不懂?不要紧,有各种拆解、详解。读完一本书什么都记不住?不要紧,有各种导图、脉络图,帮你提示和概括。这乍一看是一件大好事:时间省下了,脑力腾出了,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资源用来吸收更多的信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但真的如此吗?试考虑下面两种场景。
场景一
读完一篇文章后,末尾有一张脉络图,为你梳理这篇文章的知识点、结构、逻辑脉络。看到这张图你就知道了: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
场景二
读完一篇文章后,关掉页面,在大脑里回忆“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我刚才看了些什么”“我得到了什么”。
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喜欢前一种,对不对?虽然这样看起来高效、省力、方便,但它对你理解和内化知识是没有帮助的,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
这就是许多人对学习最大的误解:我们总希望阅读和学习能够更轻松、更省力一点。但事实上,我们学习的效果和省力的程度基本是成反比的。
读书的关键永远不在于“读”,而是在于“想”。也就是说:你花费多少脑力,能够获得和巩固的知识就有多少。费尽心思去省时间、省脑力,结果就是,节省了多少脑力,收获也就减少了多少。
认知心理学里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作测试效应。当我们复习学到的知识时,有些人会直接反复阅读学习材料及做下的笔记;有些人会去测试自己,比如读标题回忆正文,读上一句话回忆下一句话……那么,哪种效果更好呢?答案是后者。前者只能在短时间内给你一个“我会了”的错觉,后者才能帮助你把知识点记得更久、记得更牢。
进一步,我们可以把测试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再认和回忆。后者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基于线索的回忆和不带线索的自由回忆。
这三者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拿前面的例子来举例。读完文章之后,让你做选择题,问你这几个选项,哪一个在文章里面出现过?这就是再认。依据脉络图,把其余部分补充完整,就是一个线索回忆。而关掉页面,不依靠任何信息,回忆“我刚才看到了什么?”,就是一个自由回忆。
这三种策略,哪一种的长期记忆效果更好呢?相信你也能猜到,效果最佳的是自由回忆,然后是线索回忆,最后才是再认。
不难发现,在测试和反复阅读之中,前者比后者更麻烦、更费脑子;同样,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它们的麻烦程度也是依次递减的。也就是说:最省力的做法,效果最差;最麻烦的做法,效果最好。原因在于,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大脑认为“它是否重要”。如何才能让大脑觉得一个知识重要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想”,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想”,去围攻它,把它拆散了,再重新组装起来。
正是这个“拆散了再组装”的过程,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点,牢牢地“嵌入”大脑里。
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消耗大量脑力的,它一点也不轻松,甚至非常辛苦。可以说,正是你投入脑力的程度,决定了你透彻理解、掌握和内化一个知识点的程度。
所以,读再多的干货,看再多的笔记,不动脑,也是没有用的。各种知识产品,为了让你更好吸收,会降低其中的信息密度,简化里面的逻辑、结构,让你觉得“更好理解”了。但这种“更好理解”其实只是一种幻觉,真相是你真正能够从中得到的更少了。
记忆是思考的痕迹。我们不是因为强行让自己去记住一个知识点而把它记住,而是因为对它进行了思考,通过这种思考的过程,才能够真正把它牢牢记在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