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物累善其身

近日在读易经时,有这样一句话我记忆尤深:“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其意是说,有才德的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终究不会有灾难降临。细细品味这句话,我觉得寓意深刻且哲理丰富,即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潮流进步的今天,它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在警示、启示着每一个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以“八项规定”为工作准绳,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腐败现象的侵蚀,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奴,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做一个老百姓真诚拥护和真心爱戴的人民公仆。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最能体现出纯洁性和先进性表率行为的就是自律。自律既是修身的重点,也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力的关键,而独自居处的时候,恰恰就是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最好的约束形式,这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在这个时候,你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深刻反思自己的过错,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不贪不占。这种“慎独”的精神一定会让人们可敬可佩。

慎,就是小心谨慎;独,就是独自行事。慎独就是要我们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做人的道德原则。我们清楚,最隐蔽的东西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而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不能独善其身,他们没有走好“慎独”这一关,凭借着侥幸心理,让私欲无限膨胀和恣意横流,总觉得无人知晓。当跌进高墙身陷囹圄时才有所悔悟,岂不晚矣。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律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需要一次又一次勇敢地面对来自方方面面自我的挑战,哪怕是一件极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千万不能放过,从思想深处扎牢坚固的道德防线。

想必大家都知道“暮夜拘金”的故事吧。东汉时期华阴县人杨震从“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在他赴任的途中经过昌邑县城,而时任昌邑县令的王密曾受到过杨震的多次举荐,可以说杨震对王密有知遇之恩

当王密听说自己的恩人来到了自己管辖的昌邑县时,真心实意地想趁机表示一下自己的谢意。他为了避免白天被人看见招来祸端,就趁着夜色,一个人带一些金银古董悄悄地来到杨震所住的驿所拜见杨震。

杨震见到惜别多日的王密非常高兴。当王密拿出金银古董之后,杨震心境不悦,满脸怒气。王密深知杨震的为官清廉和为人刚正,连忙解释说,这是自己的一点谢意,这么晚了也无人知道,恳求杨震收下。

杨震声如洪钟,用手指着窗外:“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再说,我举荐你做官,是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杨震态度坚决,王密只好惭愧地收回金银古董怏怏地回到府中。

由此可见,作为封建社会的官员杨震,他唯才是举,选贤任能,不但深知百姓之疾苦、之艰难,他更知官员廉洁奉公之重要。所以他把“清白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不吃请受贿,从不以权谋私,真乃是一个品德高尚、气节高贵、“不受私谒”的清官好官。

杨震“暮夜拘金”的故事,说明他是“慎独”最典型的代表。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告诫我们,加强品德修养,不是难在监督之下如何做好,而是难在无人监督、特别是在独处时,面对金钱、权力、地位和美色等各种诱惑,我们自己该如何选择,如何保持清醒而坚定的头脑。有时往往是一念之差,结果就是两重天。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杨震“暮夜拘金”的故事中有所收获,切实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过好“慎独”这一关,不为物累,独善其身,拥有阳光心态,向着最高的道德境界迈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为物累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