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今社会人们对颜值越来越重视,君不见整形美容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更不用提那些充斥小区的大大小小的美容院了,诚然,每一个时代都有她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流意识也不一样,对美的定义也不一样。
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小时候被输送的价值观念是这样的,“有些人整天描眉画眼,自以为很美,其实很丑;心灵美才是真的美”,“有的人心思全在别处,自以为有本事,其实是歪门邪道,学习好才是真本事”等等。由于社会的变革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大,当今时代给我的印象是全民逐美,现代人与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相比较,更加注重外在形象,不光女生,很多男生也很重视自己的仪容仪表。各种“小鲜肉”和各类“小花”层出不穷,人们对颜值的追求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当然,颜值除了与基因和年龄有关以外,与后天的保养和维护密不可分。于是乎整个社会像股市一样,追求收益的短平快,有钱人去整形医院做微整形,没钱人去美容院做面部和身体护理,甚至为了追求高颜值,有的年轻女孩出卖青春换取金钱去做医美,等等不一而足。这样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很多人对美丽有了错误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丽比一切介绍信都具有推荐力”,很多人肤浅地以为高颜值就是美丽,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作为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绝不会只注重皮囊的精致,而不在乎思想的贫乏与丰富,我个人认为他所说的美丽就是一个人的气场所散发出的迷人气息,是这个人丰富内涵的外在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智慧。
智慧不仅仅是知识; 它还涉及判断,经验和聪慧,以及同情心和其他素质。我们如何获得它?为什么我们需要它,我们什么时候使用它?
那么首先说说人的智慧从何而来呢?
2
古人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个人没有了生存危机,才能从容不迫地制定计划,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有条不紊地办事,阅读和写作。曾经读《信报财经新闻》董事及专栏作家曹仁超的《论性:曹仁超创富智慧书》,上面有一句话非常深刻,世上获得智慧的方法只有三种:最崇高的方法,是透过自己深思熟虑,顿悟出来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透过模仿前人的智慧;最痛苦的方法,则是透过亲身的经验来学习。
获得智慧最崇高的方法是透过自己深思熟虑,顿悟出来的智慧。在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先给大家讲一下。在小城市我姑妈年轻的时候也算得上是美人一个,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各种手工活做得独具匠心,各种家务活做得得心应手,不知道是时代的原因,还是我姑妈被穿着一身绿军装的姑父的英姿所倾倒,她嫁给了身为孤儿的姑父,从小城到了那个时代吃水都不方便的小山村。所以我姑妈的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姐生在了小山村,但表姐从小美到大,容貌清秀,肤如凝脂,唇红齿白,身材修长,袅袅婷婷,绰约多姿。表姐可能受了她妈故事的反向激励,她喜欢待在我们家,喜欢打扮自己,喜欢城市,喜欢时尚,追求她的人如过江之鲫,有钱的,有权的,有势的,各种家庭背景与我姑妈家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对于门第落差,我们当然有顾虑,担心门第相差太大,她的幸福得不到保障,但是表姐以她妈的故事为盾牌,对“鲤鱼跳龙门”的想法义无反顾,后来她挑中了我们这座小城副市长的儿子,当时在做建材生意,这门婚姻当时看来似乎很好,简直是表姐人生逆袭的天梯,表姐一时间成了她们那个小山村的励志典型。表姐婚后一年就生了女儿,有钱有势的人家嘛,多多少少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刚出了月子不久又怀上了第二胎,可惜天公不作美,还是女儿,慑于计划生育法的威力,不得已送给了别人……如此……终于在第五胎生下了儿子,其后她公公脑溢血猝然离世,她婆婆改嫁,她老公出轨,生意一塌糊涂,表姐十年间老了不止二十岁。三十出头的人比四十多岁的人白头发还多,皮肤暗黄,身材也变形了,让人看了忍不住落泪。发生在表姐及其母亲身上的故事,让我们扼腕叹息,让我不禁思考:女人到底应该选择面包还是爱情?事实没有定论,也没有公式可以套用,我们能做的就是靠自己好好奋斗,好好读书,掌握真本领,至少拥有一技之长,凭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站稳脚跟,那么这样的女人嫁给谁都能活得精彩。
3
获得智慧最容易的方法就是透过模仿前人的智慧。小时候学英语写作文,哪一项不是从模仿开始的?岂止如此,初中的时候,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音乐老师很爱唱歌也很会唱歌,每天放学后我跟另一个女同学都偷偷蹲在她办公室的窗台下听她唱歌,然后再去花园里自己唱,乐此不疲。大学的时候,英语老师年轻漂亮又口语出色,简直就是我心目中的央视英语主持人刘欣,我闺蜜心目中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我们不但爱上了学口语,而且爱上了教别人口语。如今身为交大机械工程学院一名研究生,我太明白模仿的重要性了。做科研需要模仿,对于我辈天资平庸的菜鸟来说,完全创新就是天方夜谭,如果学习了别人的理论和方法,找出其中的不足和局限,然后补充和完善它们,就是我辈概念中的创新。因此,跟在师兄师姐后面亦步亦趋,就是我辈科研的常态;每天追踪科学前沿信息和阅读新文献,就是我们的早修课。有时候逛小木虫论坛,看到有的人自称“科研的搬运工”来自嘲;有时候逛Simwe仿真科技论坛,看到有的人自称“科技民工”来调侃,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自然科学领域贡献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家在专业选择和调剂方面缺乏一定的力度和人性化安排。如果专业选得不合适,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体现?在这里插播一则新闻:26岁的浙江大学化学硕士张韫喆为学医今年(2019)重新高考,并于近日拿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专业本科的录取通知书。这个新闻说明普通人为圆梦换专业的成本有多高,侧面也反映了我国在换专业方面的政策上存在一些漏洞。好了,还是少谈国事,言归正传。
通过模仿学习前人的智慧,让自己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获得智慧的途径。
4
获得智慧最痛苦的方法,则是透过亲身的经验学习得来的智慧。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有很多话要说。笔者相貌平平,纯真娴静,天赋一般,运气很好。父亲是铁一局三处的一个普通工人,老实耿直,脾气暴躁,有点大男子主义,喜欢把在外面失去的威严在家里全部找回来。迫于父亲的压力,我一直乖巧听话,老老实实读书,行为上绝不敢叛逆,绝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身为机修工的父亲认为学技术可以靠本领吃饭,他单位的工程师就是他羡慕的对象,因此他让他的擅长文科(高考成绩语文和英语对我来说是加分项)的女儿报考机械工程专业,这样以后可以当工程师。我敢怒不敢言,为了上学只好走进工科殿堂,随之而来的新环境让我很快忘记了之前的不快,尽管专业学习不是得心应手,但大学生活与我之前的相比太令人开心了,不知不觉懵懵懂懂走到了研究生阶段。随着科研的渐渐深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笨,学习线性代数矩阵论慢,学习专业理论慢,学习编程慢,学习软件也比同学慢一拍,更不用提科研的创新点了。
我现在就像待在围城里,外面的人想进来,而我恨不能马上出去。通过这几年的体验和思考,我慢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擅长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为了认识我自己,我付出的岂止是十年青春?2017年我差点跟随杨宝德跳灞河,2018年我差点追随陆经纬跳楼,2019年我差点跟从刘春杨跳水库。没有人知道我曾经经历了怎么样的挣扎和黑暗,不管是因为我自己,还是其他的原因。落在别人身上的雪没有人知道,所以不要指望别人跟你感同身受,你能指望的只有自己。自救就是我的目标,坚强地奋斗就是我的自救途径。我的故事证明透过亲身的经验学习得来的智慧是获得智慧最痛苦的方法,我劝大家轻易不要试之,真的太痛苦了,有时候痛苦得想以死来解脱,如果运气不好,没撑住,那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5
关于智慧的获得方法,一不小心讲了这么多,今天晚上有聚餐,我就讲到这里吧。“为什么我们需要智慧”和“我们什么时候使用智慧”这两个问题下次再讲,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