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朱元璋埋下的伏笔?!

明初和汉朝早期颇为相似,这可能也跟两位开国皇帝相似的早年经历有关。

朱元璋常常自称“淮右布衣”,而刘邦又经常被坊间戏称“闾左无赖”。同是草根出身,都凭借着各自的顽强毅力和艰苦卓绝的努力,问鼎皇权,建立不世奇功,可谓都当得起“英雄”这一称呼。

就连彼此所倚仗的文臣武将也几乎大同小异,很多都是幼时的小伙伴儿。看来,要想聚在一起干成一件大事业,必须就得从小开始培养那种相互协作、团结信任的默契度。

你看,马云当初不就是聚拢了十几个志同道合的玩伴儿,玩起了网页,从无到有创立了阿里爸爸吗?

言归正传,说回明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像朱元璋和刘邦这样,从一个底层屁民,一步步奋斗走上国家权力机构的顶峰,只有他们两个,可谓仙苑奇葩、独独两支。

之所以罕见,就说明个问题,那就是在古代,至少在有史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期,要想从社会底层脱颖而出,成为历史书上的焦点人物,概率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用不可能来形容。因为在古代,底层百姓的上升通道是堵死的,也就是压根就没有这样的通道。

因为,文化和财富这两大决定上升通道的法宝都集中在统治阶级和贵族的手中,平民老百姓恐怕连嗅一嗅文化的气味都难,更别说读书识字、明文识理,从而掌握治理国家、聚拢财富的远见卓识了。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历史学家都给过刘邦和朱元璋同样的评语:文盲。当然,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盲,如果只是一个没有思想,成天只知道干活、吃饭、睡觉的文盲,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汉高祖和明太祖了。诚然,个人的先天素质、从小的成长经历以及后来的历史际遇,都让他们在偶然和必然的交织中,走到了权力的中心。

但是,大家是否设身处地的想过,当一个文盲土包子(反正没多少文化),一个原来只是个被人看不起的臭乞丐,后来摇身一变成了皇帝,成天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被一帮文臣武将簇拥着、恭维着,口中呼喊: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的心底是什么感受呢?

我想肯定是复杂多变、百感交集的。

有时候,他肯定会豪气万丈,并且感叹自己的卓越才能和旷世奇功。但有时肯定也会惶恐不安,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我真的成了九五之尊的皇帝了吗?

掐一下自己,好痛啊!哦,是真的!

可是,看着台下齐声跪拜的那些臣子们,他们又是真心的敬重自己、辅佐自己的吗?他们有没有自己的私欲和不良居心?我一个乞丐能当上皇帝,他们会不会也在想:我也可以取而代之呢?

更何况像李善长、刘基、汤和、徐达、蓝玉等等,他们的文采或者武功,那某些方面都远在我之上啊!(这一点真是这样,能当上皇帝,并不是一定要自己方方面面都比周围的人高明、厉害,有时候只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促成的结果。)

然后再回想起当年,要不是谁谁谁出的好主意,我那时候就嗝屁了,哪儿还有今天?进而再一想,万一哪一天,他用同样的招数,甚至别的什么玄机,把我给套路了,可咋办啊?

这么一想就越发坐立不安,然后看谁都像是有异心,觉得谁都有谋反的可能!谁的功劳最大,谁谋反的可能和成功的概率也就最大!

刘邦是这样,朱元璋更甚!

因为一个人得到的越艰难,越不可思议,他就越在乎,越害怕失去。所以,就有了刘邦的“异姓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就有了朱元璋对功臣的大血洗。

有人会说,那其他朝代就没有屠杀功臣吗?也有,但都没有像刘邦和朱元璋那么绝的,尤其是朱元璋。

刘邦毕竟发迹晚、去世早,所以他并没有来得及把功臣们赶尽杀绝,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什么原因。至少像萧何啊、张良啊也都算是善终了,还有周勃、陈平、灌英等,一直都坚持到了汉文帝时代,并且成功地平定了诸吕叛乱,保全了汉室江山。

反观朱元璋,活得久,也就有足够的时间整治功臣,而且杀的彻底,最后只给孙子朱允炆留下了一个不善于进攻的老臣耿炳文。当然,汤和算是得到了善终,但是他毕竟是秋后的蚂蚱,对朱元璋构不成威胁了!

其实,在我看来,杀功臣从根本上说就是不自信的表现,而且这玩意会导致迫害妄想症,就像前文所说的那样。

当然,朱元璋的考虑也不无道理,一旦四海平定,功成业就,难免就会有人蠢蠢欲动,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嘛。还有就是担心太子朱标过于谦恭温和,难以和那些悍将猛臣相抗衡。朱标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则表现的更加文弱,这就更加剧了朱元璋的担忧,也就进一步加快了他血洗功臣的节奏。

朱允炆曾经问过自己的皇爷爷,如果功臣们都被杀了,那将来外敌入侵,又有谁可来抵御呢?

朱元璋信心满满:皇孙大可不必担心,你的皇叔们都坐镇四方,完全可以守卫边防!

朱允炆又问:那要是皇叔们造反呢?

朱元璋不语!

难道朱元璋没有想到这一点吗?我想作为一个韬略过人的开国皇帝,他肯定能想到!他又不是不懂历史,还曾经把蓝玉比作卫青,可见也是了解西汉历史的,那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也应该是发人深省、历历在目才对!更何况他这么忧惧朱家的天下,生怕被别人夺去!

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朱元璋也想到了这一点,只是他已垂垂老矣,没有能力再去为皇孙摆平这一隐患!而且朱标去世,本身对朱元璋就是个很大的打击,皇孙朱允炆从资质到才能似乎都不太具备一代圣主的潜质,尽管他文学造诣很高。

这点从后来的镇压朱棣反叛到朱棣成功翻盘的战争中就可以得到反复的印证。因此,我认为,朱元璋可能在脑子里闪过这样的念头:如果将来有一天,朱允炆不堪大任,其他皇子取而代之也未尝不可,毕竟也还都是我的后代,天下依然是姓朱!

当然,如果真有这样的可能,也只能是一位垂垂老者因为无力左右皇权而产生的一种无奈的惆怅和庆幸。

好了,我们接着分析。这时候,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系统,怎么样才能够得以稳定?记得小学或者初中老师跟我们说过,三角形是最不容易变形的。那么应用到皇权体系,我觉得同样适用。

咱们再来看看汉初和明初的对比。刘邦没有把功臣杀尽,留下了周勃、陈平、灌英等人,那么就形成了权力稳固的三角体系。起初是皇权、功臣、吕氏(外戚)相互抗衡,当然后来吕氏得意忘形、肆意妄为,突破了底线,首先打破了这种平衡。然后吕氏就被功臣们搞定了。

而这时候,功臣们就开始物色拥立新的君主。其实,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就会发现,功臣们的确也是有私欲的,不然就不会选择一直默默无闻远在代地(今太原一代)的代王刘恒。

当刘恒顺利登基并坐稳朝纲,藩王势力在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发展也已不同程度地壮大,这时候就形成了皇权、藩王和以功臣为代表的官僚系统的三角关系,这又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体系。

那么接下来,当景帝削藩,进而爆发七国之乱,这时候以周勃儿子周亚夫为代表的臣子们就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成功平息了叛乱。

我们再回到明朝,当朱元璋把功臣们杀了个一干二净,把一个看似没有隐忧的王朝交给了孙子朱允炆,但是被他分封各地的皇子藩王们又各个手握重兵,对皇权虎视眈眈。

这时候,只有皇权和藩王割据二者对立的局面,皇权又缺乏得力干将的庇护,这也就是为什么朱允炆对藩王势力们忧心忡忡、倍感忌惮,并且一上来就快速削藩。

但是往往欲速则不达,反而把一些藩王逼上了造反的道路,朱棣就是这样在有贼心没贼胆的情况下被胁迫着开启了靖难之役。

而稚嫩柔弱的皇帝外加上朝中无人,最终也只能望棣兴叹:皇爷爷,你好歹给我留几个能打的啊!

我们看《康熙王朝》,就不得不佩服康熙爷玩弄三角体系,真是玩的炉火纯青,任由明珠、索额图两大党羽明争暗斗,自己稳坐钓鱼台,不服都不行!

所以,写到这里,我就在感慨:文化这玩意,真的是有用啊!Ta可以让一个人更加全面、理性、大度和游刃有余!

文化之于人,就像先天不足,后天来补的那些缺陷,只有补上了,才能让事情变得更完美!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靖难之役:朱元璋埋下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