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破”八代之荒的大师

图片发自App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春节好,我们的古典君子群像系列在暌违了4个月之后,终于迎来的该系列的封笔之作-《韩愈-“破”八代之荒的大师》。

元和十年,韩愈触怒唐宪宗被贬去潮州,在这之后过了273年,北宋一位叫做王涤的潮州官员为纪念他重修祠堂,特地邀请了名躁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为韩愈写庙碑,碑文中写道:“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 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

好了,我们就从“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这里开始说起韩大师的这一生。

一、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出生于唐代宗大历年间的河南孟州,代宗时期正值安史之乱晚期,社会还是比较动荡的,小韩愈幼年双亲过世,跟着长兄长嫂长大,未及成年(12岁)长兄过世,到19岁前往长安考取功名。

韩愈的考取功名的过程非常坎坷,进士连考三次不中,吏部博学宏词科三考不中,一看实在不行,算了下市场吧,从汴州幕府推官做起,到34岁熬成国子监四门博士,36岁熬了个监察御史不久又被流放,50岁时达到人生巅峰随宰相裴度淮西平乱,57岁逝世于长安。

唐代朝廷流行的是骈文,骈文源自汉代,讲究的辞藻华丽四六对仗,韩愈提倡的“文以载道”古文运动,简单的讲就是哲学思考和拯救时弊进行结合,文学创作与儒学复兴进行结合。与韩愈同时代的刘禹锡在《唐故尚书卢公集序》中写道:“心之精微,发而为文,文之精妙,咏而为诗,犹夫孤桐朗玉,自有天律,能事具者,其名必高,名由实生,故久而益大,”少说废话多干实事”,说白了讲的就是这事,其实我觉得刘禹锡讲得比韩愈还好,我比刘老师讲的好。

二、道济天下之溺,

孔老夫子倡导的儒学,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衍生了很多版本,天人合一1.0,理学2.0、心学PLUS版等等。其实用我们老百姓的俗话说,不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

到了唐代,蹦出来个韩愈,他说要文以载道,道再济天下之溺;到了宋代,范仲淹提出来是“进亦忧退亦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君,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宋代的张载看了看,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不容易熬到晚清了,罗泽南拍拍胸脯说“愿天再生几个好人补偏救弊,乱极时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学”

生命吗,用西方哲学先贤的话讲就是本无意义,而思考赋予其意义。东汉以后佛教东传,到唐达到鼎盛,佛教倡导的对来世的追求让很多人产生了消极避世的说法,主张的众生平等又对于中国宗法体系的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安史之乱以后,社会从乱到治的呼声和思潮暗流在暗中渐渐开始涌动。

在这种潮流的冲击下,一批有作为、有思想、有拯救情怀的有学之士开始以传统的儒学为思想武器进行坚决的社会斗争,给了社会再次稳定的社会价值。这是一次从下到上的社会文学改革运动,这场文学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推手就是韩愈,韩愈在他57岁短暂的生命中思考了人与天,人与人,士大夫与社会的深刻逻辑关系,师说、原道、等传承至今的作品就创作于这个时期,韩愈也成为那个时代伟大的爱国者和本土文化的守望者。

三、勇夺三军之帅

唐德宗元和9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了,他的儿子吴元济自立为节度使并劫掠四方,切断南北交通要道,还派出刺客刺杀了朝中主战派的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这货一直折腾,元和12年唐德宗实在受不了他,派裴度去平复淮西。

韩愈在裴度的行营里担任了行军司马的职务,这个职务相当于参谋总长的角色,韩愈不为人知的军事才能突然显现出来,在平乱这件事上韩愈可以说是做的非常漂亮,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远交近攻统一战线:在当时怀有二心不听从朝廷命令的有四个节度使,这四个节度使分部在河北河南的中部地区,而隔断这四个坏货的是宣武军节度使韩弘,韩弘虽然深受唐德宗信任,但是他的一举一动关系重大,韩愈亲自担任裴度特使与韩弘深度沟通,使其接受了裴度的统一指挥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2、发动了人民参与战争:韩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淮西仅有蔡州三州之地实际上残破困顿,也是强撑着,只有可以训练与蔡州接壤的 汝州、寿州等地民兵进行战斗,在当地进行战备补充,发挥人民汪洋大海的力量,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3、建议出奇兵雪夜下蔡州:充分做好了情报工作得知实际上敌人的老巢十分空虚,建议出一支奇兵雪夜下蔡州,直接打到敌人老巢,活捉敌首,成为战争史上经典战例。还有就是敲山震虎,凭借平复淮西的声势草拟口授了一封书信就让镇州节度使献出了两个州的土地,并且上表表示归顺朝廷。

四、忠犯人主之怒,

人主之怒这件事是这样的,元和13年,唐德宗突然做出来个重大决定:准备举办盛大而隆重的仪式将法门寺中的佛指骨舍利接到皇宫中供奉。这一次迎佛指骨规模十分宏大,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万人空巷、涌动、朝拜,很多人不惜倾家荡产去供奉佛教徒。

与此同时,韩愈也做出了重大的决定--反对皇帝这么干。韩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深刻反思大唐内乱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只有推崇儒学重建人伦、道德、皇权的权威才是正道,而佛教推行消极避世的观念,僧众不事生产占据大量土地,不上交赋税对社会生产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而做为皇帝,唐宪宗居然可以作出供奉佛教的表率,这是要玩破产的节奏啊,这事韩愈是不能容忍的。

写奏章上表,唐宪宗收到奏章后足足生了一天的气,发誓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要把韩愈拉出去剁了,第二天上朝,大家一看皇帝真的生气了,很多人开始为他求情。当时韩愈已经成为了当朝的一代文宗,皇帝想想最终判处把他贬为潮州刺史,但是要求韩愈马上出发,结果韩愈最小的女儿病重,出发后不久就死掉了,韩愈自己也十分伤心,在长安蓝田的地方写下了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面非常著名的两句诗“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到了潮州,韩愈文斗鳄鱼,倡导教育,熬了没多久,德宗死了。穆宗继位,成德军节度使田弘正被部将王廷凑杀害,王廷凑趁乱又发动了叛乱,劫掠四方。韩愈呢,曾经做过穆宗的老师,受小皇帝指派去成德军招降,这事危险系数太大了,有很多使者被叛军剁了的先例,结果呢韩愈不仅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平安归来,回来后还升官了升为吏部侍郎,又过了两年,韩老师在长安就仙逝升天了。


韩愈终其一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教育家,这是我们对韩愈的基本认识。他终其一生都在捍卫本土文化,倡导儒学复兴,关于他的一生功过,苏轼已经评定的十分完美我们无须多言,我们还是要思考一点,我们有没有像韩愈一样,用一生的时间来捍卫值得我们捍卫的东西?有没有在逆境中有至死不渝的坚持?

这才是我们重读经典的关键,亲爱的朋友们,祝你好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韩愈-“破”八代之荒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