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鸡娃,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1)

      让我们想象一下,马云、王健林需要鸡娃吗?

      相信大家可能会,会心的一笑。

      其实这里暗含了两点。

      1是王健林们是整个社会在鸡娃这件事上所能达到的极限(如果他们愿意鸡的话),对很多家长来说‘把最好的给孩子’只是一种愿望,而对王健林们来说这只是生活的日常。王思聪的学生时代历经英国著名公学Winchester College温彻斯特公学和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大学,这仅仅是王健林能给予思聪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包括但不限于王健林本人40多年的商场经验,“3个亿”的投资启动资金(用来给儿子练手)......,退一万步讲,即便不鸡娃,富二代们也能活得很好。总结:当一件事对你来说就是生活的日常,比如每天去菜场买菜,那么这件事就不存在鸡不鸡的问题。

      第2点:很多人鸡娃无非是希望孩子将来过的比自己好,至少不能比自己差。我们做个假设,假如某个“王健林”脑子突然抽了,就想鸡下娃,那么这个娃娃能不能取得超越自己的成就呢?答案是大概率不能。所以对亿万富豪来说为什么要鸡娃,动力是啥?总结:对王健林们来说,鸡娃不会再让孩子跃升阶层了,这个任务父辈已经完成了,反过来说,鸡娃与与阶层滑落也没关系,富豪们有1万种办法让孩子留在富贵阶层,干嘛要鸡娃?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这个社会鸡娃的主力军?

      毫无疑问——中产阶级,因为底层没钱鸡娃。

      中产是这个社会最焦虑的阶层,一方面他们恐惧坠入底层的生活,所以几乎每一个中产家庭都投入鸡娃的军备竞赛,唯恐一下代将来去通下水道贴瓷砖抹水泥。另一方面,中产渴望阶层的跃升,他们有条件的送孩子出国留学,没条件的也要努力让孩子拿钢琴十级,他们自己也会时不时的买大牌或奢侈品,这些无一是对精英阶层的模仿,挎上爱马仕的一瞬间,他们虽不是路易十五也不是王思聪,但那一刻他们内心充满了一种无法言表的满足感,那一刻他们如此高贵,然后回家继续鸡娃。

      然而这个社会永远只会照顾精英和底层,中产像极了班里成绩中等的听话孩子,没有老师会关注的,老师只能照顾到成绩最好和最调皮捣蛋的孩子。

       精英阶层创造了最多的社会价值,他们上交了更多的税收,为社会解决了大量的就业,掌控着社会的资源,所以无论是资本主义的美国还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衰退时推出的刺激经济政策,主要受益者就是精英阶层(还有底层)。

      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体现着社会的公平,底层安定了,社会就稳定了。那么中产阶层呢?国家是不会照顾你的。

      中产会问,既然我们是社会最不关照的那个群体,如果我们不鸡娃,未来在哪里呢?

    欢迎您的观看,一下篇,我会写一下家长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除了鸡娃,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