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认知天花板是孩子的认知起点

00 无法让人满意的“满意”

在传统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熏陶下,我以前一直在做让别人满意的事,结果可想而知,很失败。父母希望我有出息,结果我连出息是什么都不知道;学校做班委,年末时好评上三好生,选奖品的时候同学们留给我一个最小的,他们不担心我会生气;在公司做PM,领导安排工作我尽力做到不得罪同事不得罪客户,最后还是很难让两头都满意。

年少的我,不想得罪人,怕别人给自己差评,一味的迎合别人带来的结果是心累。

做一个别人心目中的老好人,免不了在亲朋好友领导那里换来几句赞美,认知升级后发现这些并没什么实际价值。最麻烦的是会带来的登门槛效应,别人对你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一旦满足不了,对方还会认为一切都是你的错。和小孩打交道打多了,我发现小孩运用这点运用得特别好,常常得寸进尺。这让我实践出一种方法,就是建立好距离感,不远也不近,不全部满足,也不全部拒绝。

记得当年看《致加西亚的信》有个感受,做事需要具备一种使命感才能持续下去,只有把自己变得更厉害才能结识到更多厉害的人。

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你想要的那个东西。

与其刻意让别人满意,不如努力让自己满意。现在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长期来看有价值的人和事上,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像吹毛求疵的处女座。

01 好人和坏人

上个月我儿子生日,我给他买了威震天,结果他问,“为什么要给我买坏人,我要大黄蜂。”

我坐下来问他,“你觉得威震天酷不酷?”
小元:“酷,变的飞机更酷。”
我:“那你为什么不喜欢他?”
小元:“因为他是坏人。”
我:“为什么他是坏人?”
小元:“他打地球。”
我:“威震天和擎天柱的母球资源枯竭,威震天为了激活自己的星球,掠夺掠夺地球资源,对不对?”
小元:“不对。”
我:“如果地球资源枯竭,你会不会掠夺其他星球的资源?”
小元:“会,不会... ...会”
我:“威震天和擎天柱在自己的星球打架,把自己的星球资源打没了,谁对,谁错?”
小元:“都不对,他们不应该打架。”
我:“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为他们的星球好,他们谁是好人?”
小元:“他们打架了,还把自己的星球打没了,他们都不是好人。”
我:“他们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只是立场不同。”
小元:“哦?”
我:“他们都有自己的选择,你也要有自己的选择,做选择不用理会别人的观点,自己合适就是最好的选择。”
小元:“知道了。”
我“那爸爸给你买的威震天,好不好?”
小元:“好!”

怎么区分好人还是坏人?每个人心里都有判断标准,这个标准也只是每个人的观点。观点无对错,事实有真假。好人或坏人,换个环境可能会发生逆转。

站在威震天的角度来讲,掠夺其他星球的资源,激活自己的星球,没有错,他热爱自己的星球。但作为地球人,就不会允许外星人破坏地球。大众觉得擎天柱好,那也是因为他作为外星人还能不顾自己母星死活保护其他星球,博爱且伟大,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外星人,一个有益于地球人民的外星人。但作为塞伯坦来讲,他就是叛徒,该被终结。

除了十恶不赦的人太过于显眼,其他人的好坏真不好分辨。真正的坏人往往隐藏得很深,站在你面前也很难区分。

我们生活中遇见的大部分人都是立场不同的人,利益不同的人。

02 没有故事

记得我上小学那会儿,成绩还可以,属于中上吧。到五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班,当时的数学老师找了几个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去学奥数,把我排除在外,我心里挺不爽,赌气去上了两节课,结果听不懂,只得灰溜溜的去图书室看金庸的小说。几十年后,那些开小灶的同学好像也没能跨入到那千万分之一的人群。

没有那时候的金庸陪伴,恐怕也没有现在的我。

我,一个普通人,没什么天赋,做任何事都是日拱一卒。上一代也没给准备什么史诗装备,不敢去太厉害的副本。

有个老同事问我为什么要做企业?我想都没想就回答,写自己的故事。

打工也没什么不好,只要公司不跨,自己不作,旱涝保收,但不适合我。我不是说打工人没有故事,打工的故事也是故事,不同的是这类故事一眼可以看到头。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打工是在给别人写故事,关键是别人付了费,你还不得不写好。

做企业不光能写自己的故事,还能产生资产性收入,它是普通人跨越阶层魔咒的通道。财务自由的第一步是不依赖职务性收入,越早越好。靠打工的职务性收入获得财务自由的人凤毛麟角,通过资产性收入获得财务自由的人很多。看某强哥旁边的那女人好厉害,白手上位,好大一只鳄,当年还敢喊什么妹妹,真是亮瞎了我们这些凡人的氪金狗眼。但不妨碍她把自己的故事写得很好。

放眼望去,好多我认识的人都在打工。他们中有一些也想写自己的故事,精力好的每天回家弄到凌晨几点,没精力的只能在996的时候摸鱼做做自己的事。

普通人在996之外还能把自己的故事写得有声有色是小概率事件。大家都不是《Doctor Who》,你做某件事的时间,一定是牺牲了做其他事的时间,这是机会成本。所以厉害的不是灭霸,也不是灭霸手上的无限原石,是时间。

成事都有概率,神容易成事也不过是因为比普通人概率高很多。但在时间面前,神和普通人的结果一样,即便是 Loki 也会被小兵打得落花流水。

时间,能管理时间的人才有资格书写自己的故事。管理时间的人,做什么事都是为自己做,即便在某件事上做得并不好;出卖时间的人,做什么事都是为别人做,即便在某件事上做得还不错。

有些人在外卖这件事上做得不好,在诗词这件事上却令人刮目相看。雷海为用时间书写了自己有意义的故事。

只要心中有光,哪里都有故事。

03 谁都不是无辜的

前段时间衡水中学有个张同学的视频上热搜,他大致有三个观点,寒门难出贵子,富裕家庭的学生比贫困学生还努力;为了生活好,要去拱大城市的白菜;不是考试机器,是为了逆天改命。

用网上的话来讲就是很燃,感动了无数人。感动了哪些人我不清楚,我倒是有两个观点,其一是进C9更难了;其二靠一代人来改命得背负多少不择手段。

张同学的演讲不像是励志,更像是宣战。我第一次看到去抢别人的东西还能说得这么冠冕堂皇、理直气壮,感觉就像要革命似得。关键还有一大堆人点赞,感动。自己悄悄努力就好了,为什么要说这么露骨的话,显然大城市的生活好深深地刺激到了某些人。是啊,人往高处走导致大城市越来越难进。在大城市里最努力的人一直都是外地人。

“世界上纨绔子弟多”这一观点误导过很多认知不足的人。就像没有那么多寒门贵子一样,哪有那么多纨绔子弟。持有这观点的人是因为他所在的环境看不见那些努力的富家后代。热搜上的“纨绔子弟”都是个案,不代表均值,绝大多数富裕家庭的小孩家教很严,待人彬彬有礼,会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

一个人看到的事物不一定是事实,很大概率是你待的环境让你变成了盲人,你摸到的大象永远只有一面。虽然一个人长期待的环境就是他认识世界的窗口,但他也可以无视环境,比如那些在逆境中写自己故事的人。

在张同学演讲期间,他所在中学的母公司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在美国敲钟,股东和高管套现上亿。“张同学们”间接的帮某些利益集团开辟了一条快速致富之路。

这位桑老师是第一高中教育集团的股东,也是深圳衡水文化教育学校的校长。据互联网群众扒出来的信息,这所学校,高三每年收费12.2万起。12.2万又有多少寒门可以缴得起。

根据互联网上查到的公立高中的学费大致分为四等,一般学校905元/学期,区一级为996元/学期,市一级为1041元/学期,省一级为1131元/学期,住宿费另算,通常都是450元/学期。这么一比,“衡水”这样的民办高中不仅是棵摇钱树,而且还是风向标。若不加以调整,深圳的公立高中迟早会被中产放弃,以后的深圳教育格局也会步拉丁美洲的后尘。

激情演讲对张同学有好处吗?有。张同学为了生活更好,拱大城市的白菜有没有错?没有。

开办教育学校对桑老师有好处吗?有。桑老师为了提高收入,开办学校有没有错?没有。

有些事做着做着就拉高了进入优秀大学的门槛,让更多非衡水中学的学生得花更多时间更加努力才能进入理想的大学。有竞技就有争夺,他们好像也没做错什么。但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我没法为他们所做的事感动,更不会鼓掌。

拱别人的白菜,别人不会保护吗?在高考这条利益链上,谁都不是无辜的。

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有句话概括得好,“非常理想,特别现实”。

04 快乐学习

早些年,很多公知在各种场合抨击中国的应试教育,鼓吹美式的快乐教育。还真有好大一部分人听进去了,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国外学习。我有个侄女也踩上了这个热潮,几年学成归来,比国内一般大学的学生还不如。但她告诉我她没有压力,不得不说快乐学习出来的同学,心态很好,美中不足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国外读书的学生归国竞争不赢本地学生时,这些公知却集体失声。

快乐学习能不能在社会上生存?在瑞士那种高福利国家可能可以,在中国这种竞争激烈的国家肯定难以维续。

十年前的国家发起教育减负的号召,学生的负没减,却减出了很多教育集团扎堆上市。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公立中学几乎全部沦陷。据上海市2015年中考成绩(平均分),排名前十所学校全是民办(中考平均分570到590),而公立学校中中考成绩最好的一所,平均分也在560分以下。以至于家长圈流传着一句话,“初中不读民办,高中、大学就进民办”。这也是衡水这所公立中学成绩那么扎眼的原因之一。

早在2017年财新网以《中产逃离公立学校 学者指中国教育“拉丁美洲化”》为题报道了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教授《直面我国的‘教育拉丁美洲化’的挑战》的政策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正在遭遇“教育拉丁美洲化”的挑战,基础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分化已初见端倪,若不改教育财政和评价制度,或将致“阶层固化难以打破”。

好在国家已经注意了这种情况,各地都在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与东部地区沦陷不同,西部地区的教育优势还集中在公立学校。以成都为例,中考录取分数高的还是以省市区级的普高为主,民办普高只有一所录取分数线上了600分。

不仅是拉丁美洲,美国也是一样,公立学校已经沦为劣币。所以才有一所名为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的学校。它的创始人是常青藤名校毕业生麦克·芬博格和戴夫·莱文,他们的理念是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也能上大学。它和衡水中学一样,要求来的学生就是为了考大学,不是为了个性,也不是为了快乐。

学习就好比“吃蟑螂”般痛苦,并不快乐,而且大多数时候都很枯燥,甚至没有成就感。

想要做成一件事也是这种感觉。回想我做成的事,每件做之前都如同看到蟑螂般恶心,可还得吞下去。

每个人周围都会有这样的人,无论怎么做事都成不了,即使与我用的方法相同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观察他们有几个共同点,做事随意,办事拖拉,不注重过程,不重视细节。他们不想“吃蟑螂”,他们喜欢让自己快乐学习。

《异类》提到一个观点,没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没有经过努力还比别人差的情况。这里的关键是怎么努力才不会比别人差。

我在带学生做项目的时候,听到说有几个大三的同学得了ICPC的奖,我好奇这些同学是怎么得的奖,谁都答不上来,其中一个同学想了好久才说,“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得的奖,我只知道有个同学现在每天写代码都在8小时以上”。

每天编程8小时以上,如果大学前他们就满足这个条件,那么他们至少也有一万小时的编程经验,那至少也是十万级别的代码量。

我是按照代码量评判程序员的能力。若想做一名程序员,新手入门至少需要一万行有效代码,合格至少需要五万至十万行有效代码,专家必须写过十万行以上的有效代码。一万行以下那叫兴趣爱好,五万行以上得“吃蟑螂”,十万行以上得吃得津津有味。

学生与合格的程序员之间只差五万行有效代码。

当一个人认识到学习和成事就是在“吃蟑螂”,那他的认知天花板又会上升不少。

05 寻找认知天花板

这个世界仍然是丛林世界,很残酷,还满足马太效应,不努力的人会一直往下掉,除非贵人相助或者基因突变,否则会一掉到底。

好多人会说,我保持现状不努力也生活得很好啊,那是肯定的,除非遇到意外,否则谁都不会马上掉下去。你目前的生活好沾了两种光,国家的飞速发展和父母的各种积累,基因、财富能让你保持现状不至于掉得那么快。巴菲特称这种现象叫“卵巢红利”,你出生前你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一大半。

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之所以热爱生活,是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小日子和小故事里。认识真实世界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不断顶高自己的认知天花板。

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

简单的欲望放纵就可以实现;而复杂的欲望放纵实现不了,需要极度自律和克制。复杂的欲望是梦想。

有多少人能做到极度的自律和克制,大部分人连自己的认知天花板在哪里都不知道。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小孩和大人在学习某些技能的过程中很相似,比如乐器,越往后的学习天赋占的作用越小,刻意练习才能找到完美音高。高成就父母的孩子优秀的概率更高,不仅仅是因为基因,更重要的是优秀的父母知道极度自律和克制能带来什么,而普通的父母不知道,他们甚至都没经历过什么复杂的挑战,从而也没有能力去指导自己的小孩去迎接复杂挑战。

父母的认知天花板是孩子的认知起点,父母能留给孩子的只有基因和财富,基因里刻着父母的认知。为人父母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要求孩子做到某事之前自己先做到。仔细想想,我诠释的观点,使用的方法,早就已经让我的孩子践行,如果你才看到,算算和他们的差了多少时间。人和人之间一旦产生认知差距,就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最终造成不一样的结局。

我看过很多国外作者的书,结果发现好多内容与我国的古今著作的内容相似。由此可知,很多观点和方法中外古今都相通,这说明这些内容符合客观规律,值得实践。比如勤能补拙,量变引起质变。早点把自己的体会告诉给自己的孩子,或许比报一堆课外班更有价值。

有人说我养狗不养娃,又有人说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养娃,还有人说我家小孩出国读书。我非常羡慕这些人,太幸福了,省不少事。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让我家小孩少了好多竞争对手。前几天我还在和老同学聊,家门口的学校等我家小孩读初中的时候可能会有30个班。按照现在的国家规划,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读不了普高,中考才是人生转折点。

想顶高认知天花板,先得知道它在哪。如果还在区分好人和坏人,如果还在为别人打工,如果还被网上的一些激情演讲蒙蔽,如果还在想怎么快乐学习,距离它也就不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的认知天花板是孩子的认知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