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的心路
国考对我是一件大事——它是我懵懵懂懂做出的第一份职业选择。它又是分水岭——我这个从小到大的乖乖女,第一次对父母说不。
国考让我明白一件大事。事情的轻重缓急,在当时和在将来,审判起来可以天差地别。一年前,我以为国考是天底下头一件大事,跟高考一样,比高考还严重。父母使劲让我相信这场考试,要全部赌进去,花大代价。2万多的暑假培训班,也是丝毫不心疼。而我,是那样对父母深信不疑。我甚至拼命自我洗脑,从“爸爸妈妈说的我必须要听”到“爸爸妈妈说的都是对的”再到“爸爸妈妈说的这件事就是对的”。
爸爸妈妈的确从他们的角度为我好。可是这本身就是件“细思恐极”的事情——因为拒绝他人的好意仿佛有原罪。偏偏他人的好意,未必是你要的。
我后来坚决没用两万块上培训班,我拿它去了英国。去英国这件事我和家里闹腾得天翻地覆。父母觉得去英国是芝麻,还是毒芝麻,国考才是大西瓜。我当时也只冲着“身边人大学都出国过了,我凭啥不”这股攀比心,下了狠劲和父母犟。但心里隐隐约约觉得,这似乎不是趟简单的旅游。父母如此反对,潜意识里也不仅是时间金钱与国考的博弈消耗。
后来我从英国回来,满面风尘对姑姑说:“我独立了!”姑姑很认真地赞同:“是的,独立啦”我无意中瞥见爸爸心中一动的眼色。
才过去三个月,经历秋招填简历陈述自我种种逼迫你去自我反思的事情,我才明白有位作家写的话“当时不过是写在日记本里的小事,日后想想,它对人生改变的重大意义让人心惊胆战”。人这一生,会遇到多少让你怦然心动的陌生人多少有感而发的熟人,多少让你苦死冥想的事情……但绝大多数不过流云,在心头飘过了。因为只是经历而已。
但有些事情,深刻改变你的思维,你认识世界的方式,仿佛开启了生命新纪元。这种事,真乃生之大事,不可不察,不可不记。去英国,对我的意义,就是这样的。
去英国让我确信不疑一件事——我要为自己而活。原来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那么美好,我不能狭隘,我不能被他人左右、束缚。他们是否值得我的付出,永远值得商榷。但自我的快乐精彩,对值得的人来说,永远是最好的付出。
以前国考是全部。后来国考就是人生选择之一。备考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但绝非前一种心态下更努力。反而后一种心态让我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尤其是申论写作那种社会视角的建立,对逻辑分析能力的锻炼。如果不是后一种心态,估计公务员备考又成为大学最失败的考试之一——考完,就什么也不记得了。
职位选择
国考的心态调整了,它只是职业之一,选择之一。后来我的心态又变化了。心中更明确了去华为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念头,国考成为纯粹为考而考的选择。所以,国考职位选择上,自己完全理想主义起来。标准就倆,第一是假如你一定能考上,让你随便挑,你愿意去哪里做公务员。反正你不真正去上班,别想什么爸妈远不远呀,小孩将来学习资源好不好呀,纯粹论城市的吸引力。那我很简单,我要去大城市,开拓视野,踏上大平台。北京上海必然是选择了。第二个标准,录的人多一点,这样才有更大机会进入面试,进一步锻炼。上海国税局一个岗位招五个人,相比其他只招一个人的岗位。太诱人了。因此自己很快锁定了国考职位——上海静安区国税局科员。
自习的日子
刚从英国回来时,还没有认真想过自己要什么,还没有鼓足勇气。心里有的,只是对国考的亏欠感——在英国都没有好好看书,得赶紧弥补。一个人自习一段日子,发现心绪不宁,努力不起来。可明明在英国一周准备一门考试时,半夜学到两点浑身是劲。和沈心如小妹妹聊到这个情况,她建议我务必找个同学一起看书。我当时很激烈地反驳“哪里能够找到呢?我南国考的人非常少呀,我从来不认识。”我还“振振有词”编纂出高大上的理由“人生总是一场独行,你只能一个人”简直有江苏高考作文题即视感。
那天心如带我去外面静心。她说自己学不下去的时候,干脆出去走走,而灵谷寺最是让人安定的地方。那天大雨滂沱,行人稀少。通往灵谷寺的路,两边古树森森,巨大的浓密绿荫遮天蔽日。
在心如的建议下,我冒着“丢脸”的风险去“南大基层研究会”微信群发消息,诚招国考学伴,自己还煞有介事地用了“本人铁心专心国考”你措辞。回想真是打脸。不过,很真实呀。神奇地是,还真约到不少。其中还有林靖学姐,我和她在天策一起当过小班主任。
现在的我回想那一天,为何烦躁到坐都坐不住。其实是心里不认同自己的选择,不甘。虽然大脑说服了自己,但潜意识,在心的最深处,我不愿意。另外,为啥我觉得找自习的同学很“丢人”,不仅仅是大群里发言天生紧张,而是我为自己感到羞愧。我是一个违心的人,我是一个胆怯的人,我是一个犹豫的人,我甚至是个不自律的人——还能对自己更失望吗?
境况并没有因为自己和林学姐一起学习而好转。我对自己的嫌弃与日俱增,甚至开始暴饮暴食,开始了自卑的恶性循环。我知道,发胖不能刷锅给国考,完全是自己心态、情绪的问题。但我必须承认,备考国考,是自己对饮食、身材最放纵,最对垃圾八卦感兴趣的时期,是我回忆起来最乏善可陈的时间。其实我完全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沉浸在学习的宁静港湾,奈何内心波涛汹涌。总之,这场消耗,让我疲惫。
冲刺的时光
和林学姐的自习之约慢慢就散了。林学姐人如其名,我第一次见她,就被那股沉静的气质吸引。后来我和杜涵儒学姐国考前一晚住一起,涵儒总在夸她。“特别温柔”,涵儒后来讲的一句话很有深度“是那种熨帖的温柔”。涵儒在夸林学姐之前,先问我“你们南方的姑娘讲话都这样温柔吗?”但是她又强调林学姐是“熨帖那一种”,我禁不住反思,我又是哪一种。我的所谓“温柔说话”,是不是没有那么让人舒服。林学姐做事也很让人舒服。她有规律,早上到了图书馆先去外面早读,中午吃了饭去沙发午睡,晚上安安静静学习到闭馆。有时候林学姐外出,回来还会给我带一瓶酸奶。
但是慢慢的,我开始懂林学姐的温柔,之所以让人舒服,因为它是一种成熟的分寸,也是我后来尊重却不喜欢的距离。和林学姐自习正值秋招最忙的时候,我那时尚未明确目标,但也蠢蠢欲动。学姐说她最想去高校做行政,于是我看到有关消息就会发给她。但是,学姐几乎从来不给我分享求职的信息。我有时旁敲侧击“学姐,你看到好的资讯麻烦发给我也看看呀”学姐总是应允着,但还是不给我发。
是学姐没有资讯吗?可有时学姐无意透露出,她昨晚做了哪个银行的笔试,明天要去哪个公司的面试。那么投简历的时候,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毕竟我是看到相关就分享给你呀?
我仔细想了想:第一个原因,也许学姐觉得我和她同质竞争。我们都面人力资源、管陪类非技术的文科岗位,学姐觉得培养竞争对手并不明智?或者学姐觉得,假如我俩同时面试会尴尬?第二个原因,学姐是很清楚自己做什么要什么的人,她也有足够的信息渠道。我发给她的信息并没有对她产生价值,更没有让她产生感激的情绪,只是一种她无法开口对我挑明的打扰。所以,她也不愿意打扰我。第三个原因,学姐就没有分享的习惯。
不管是三种的哪一种,学姐都给我距离感——成年人的世界就是用距离感来划分的呀。距离感是让我们俩彼此感到舒服的相处方式。所以后来慢慢我们也不约了。后来学姐微信找我“学妹,我下午去中兴签约交三方了,你也加油呀”。
我非常感谢林学姐,她帮助我快速建立成年人的思考和处世模式。林学姐告诉我读研的意义“倒不是学到什么,但它给你一个缓冲,看看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以学姐为例,她男朋友是我南大她一届的化学专业学长,本科毕业就去上海做咨询,非常有事业心非常忙。学姐觉得自己得和他中和一下。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这一点我举双手赞同。但是花太长时间去探索是否值得。更重要的是,你选择的思考途径,很可能决定你思考的结果。政府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学姐,我发现最后普遍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有些甚至是拒绝掉华为等高薪企业offer做出的决定。所以,她们是真心实意,认清这是她们想要的。但这种想要,是否是对研究生阶段安逸生活的眷恋?真正想要的,到底是内心深处的渴望,还是舒服的感觉?
另外要特别感谢林学姐的一点是,她向我展示了不少未来的生活状态。她的本科同学,有的当了公务员,有的在上海成为职场人。我让林学姐翻他们的票圈给我看——毕竟,我们在票圈里展示的。还是生活最光鲜最诱人的一面。如果它都让我抵触,那么我对它,内心真是毫无渴望,将来也是必然要后悔的。
我之前看过一篇《杀死那个公务员》,讲主人公李磊的领导最爱朋友圈发《家里有属牛的人今年务必转这篇》,非常讽刺官僚的迂腐。公务员职业群体的票圈我从前就见过。林学姐给我看的学姐的也差不多。常常是从办公室向窗外看到的城市风景,有时是远处鳞次栉比的繁华,有时是绿地花柳的娴静;也常常看到“晒加班”“晒工作忙”,年长一点的是电脑前一杯茶几摞文件,年轻一点的加上杯奶茶。
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吧。公务员的朋友圈给我传递出波澜不惊的生活节奏,以及隐隐约约的内心挣扎,很微妙。林学姐有个本科室友在上海猎头公司做培训。朋友圈非常光鲜,用学姐的话讲,和本科总在床上睡懒觉的精神状态判若两人。首先,头像变成职场精英范背景墙配西装,眼神姿态都很专业。其次,地点定位都是上海高级场所。最后,分享的照片里有很多不同的人。当然,林学姐笑着告诉我,你别看她朋友圈这么高级,因为朋友圈领导客户都可见。但是QQ空间里她的状态总是“啊啊啊又加班”“啊啊啊压力好大”……不过林学姐再点开她的QQ空间,发现状态早就被删除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对外可见了。
每种工作,看得见看不见,都有它的劳累,也都有它的成就和享受。 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不和林学姐在一起学习,那我就自己一个人看书。有一天偶遇宋小羽学姐,于是开启了学习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