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挺有意思的(上篇)

人要有些喜好。

郭德纲在相声里几次聊到:“金圣叹说过,一个人要是没点爱好不能和他交往,因其无志兴也。”

明代的张岱有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这些道理很早之前就听过,但一直没往深处想。近来一直在翻一些哲学的书,突然回味起来,似乎有所得,谨记于此吧。

哲学上在意识形态上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东方偏感性,西方偏理性。所以在现代管理经验当中,首重理性,即逻辑。但是运用过程当中发现人不是机器,他会有喜怒、有情绪、且会受周围环境(例如家庭、同事、领导)影响,这时的管理者便会引入文化的概念,以期让人更加稳定的融入现有的环境,提高效能。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成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自然境界。和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一个道理。一个人做事,只是顺着他的本能习惯,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只是满足最低的生活需要或保障而已。在管理经验中经常把人按年代去划分,如80后、90后、00后,然后提炼每个年代的特点,这是西方逻辑的运用,而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调查基数,你不可能把所有符合这个年代特征的人作为样本,最终只能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但如果从更高的层面去看,为什么年纪大些的员工会踏实一些,年轻些的员工个性更强呢?本质上说七八十年代的人大多是经历过苦日子的,即使他现在生活得很好,他的本性也会有危机感,所以会存钱、买房、认真工作,最大程度的满足自然境界。

    以此论点再往前推一代人,可以看下身边带孩子的老人,为什么他们总是不停的问小孩子吃饱了没,饿了没,因为他们自己小时候就是饿着过来的,“吃不饱”这个潜意识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而年轻一些的人生活已经富足了,就算不是大富大贵,也早已不存在解决温饱问题了,所以他们想问题是很少去考虑“自然境界”范围内的。

2.功利境界。当一个人不需要或很少考虑自然境界的问题,就会想功利的问题。人性本质是利己的,

当然高尚一些的会先利他,但其动机仍是利己的。这时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功利的意义。我在职场20多年,听到最多的就是我拿这么多钱,就干这么多事。这个时候他所认知到的职场,是一种交换:我用我的时间和技能,换取相应的报酬。所以企业管理也会强调绩效、KPI、OKR之类,就是满足这种交换需求。

    这种认知也没有太大问题,只不过会限制他个人的发展与成长,乃至格局。大多数人也就在这样的认知里碌碌一生: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讲故事,有的人可以滔滔不绝,可以他这一生波澜迭起精彩纷呈,但你让他通过这些经历讲出几番道理出来,很难。

原因就是他的一生都在功利境界中打滚而已。

3.道德境界。还有些人,会做一些超出功利范畴的事情,比如说义工、志愿者。他会为社会的利益做点事。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道德本身是不以功利去衡量的。看看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比如“孝”,孝本身并不带来什么利益,但他是我们东方文化普遍认同的标准,你不孝,就会遭人诟病;比如贞(这个只是举例,现代价值理念中属于文化糟粕),男子死了妻子不能改嫁;比如忠,甭管皇帝怎么样,臣子有臣子标准,像诸葛亮、岳飞;比如义,关羽千里走单骑;尾生抱柱被淹死;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最后破琴绝弦;以前讲为朋友两肋插刀、士为知己者死,都是这个道理。

我有时在想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塑造这样一种价值观,我付给你报酬,你应该把事情做得更好。

4.天地境界。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当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我之前跟同事聊起企业文化黑榜的问题,就表达过,责任分担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分担的人越多,个人的责任就越小,最后就是不了了之,黑榜推行中遇到的就是这个问题。可以倒过来想一下,所有人的绩效构成了科室的绩效,所有科室的绩效构成体系的绩效,所有体系的绩效构成公司的业绩,所有国人的努力构成了祖国的强大,所有地球人的行为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结为是我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

但是不是当责任无限接近于零时,我们自身就可以放任了?别人都在剩饭,我也可以吃一半倒掉;别人都在闯红灯,我闯一次也无所谓…当眼里始终都是别人,自己也就迷失了。

所以我说企业效益不好、或者哪天倒闭了,气候变暖了,哪怕是地球灭亡了,也都是“我”的问题。

因此一个人一定是先找到“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写了这么多貌似跟开篇有点跑题,那么人怎么找到“自己”,达到第三层境界甚至更高的第四层境界呢?

答案就是喜好,通过喜好把人从感性和理性中解脱出来,到达灵性或者说性灵的状态,使人对自己开始觉解,

不好意思我有点累了,快两千字了,等我闲了接着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挺有意思的(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