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惩罚孩子吗?

近日,山东烟台招远市第九中学,一班主任体罚学生导致学生喝消毒液,引发热议。事情原因是,学生张同学与同宿舍同学因琐事发生纠纷。班主任要求学生写检查,调解期间有“用手拍打后颈、捶打胸膛”的行为。

张同学在写检查时,将84消毒液倒入喷壶与酒精混合,喝了两口后吐出。所幸的是,医检查身体未见异常,已于7月8日出院。而班主任却因对学生惩戒不当的问题,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免除其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这不禁让人深思,到底该怎么对待孩子的犯错呢?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深感疑惑的事情。

原想着惩罚孩子,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最终改变自己的行为,可最后效果却总是不尽人意。

小鹏是初二学生,从爸爸妈妈离婚后他就跟着爷爷奶奶,偶尔父亲也会管一下他。那次他在课堂上顶撞英语老师,班主任老师电话通知家长过来。家长的出现,半点没有惊动小鹏。

班主任原想着家长来了,让孩子写份检查,对英语老师认个错,事情就过去了。谁想,孩子看到家长来,不但不认错,反而在脸上抓下了四道清晰可见的血痕…


家长教师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打不得骂不得,该如何是好?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建议:在行为习惯的形成上要多用正强化(鼓励、奖励),慎用惩罚。

而慎用,不等于不用,那么该如何科学地惩罚孩子,并能让孩子接受教育呢?

我们来认识下惩罚的类型。

惩罚有很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体罚,比如打、罚站、关小黑屋等。

体罚隐患极大,如果孩子的性格胆小,对体罚极为恐惧,那么家长这么做就很容易让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并且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

另外,体罚会让孩子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在将来遇到冲突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孩子们会下意识地用暴力去应对,这对孩子、对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除了体罚外,惩罚还包括指责、否定、冷暴力等。如父母指责孩子“自私”“不尊师重道”,罚站,不给孩子零花钱,不许孩子出去玩等,都属于惩罚的范畴。这些虽然没有体罚那么极端,但效果也只有一般,其实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其他方法来代替惩罚。


首先,用结果来代替惩罚。

比如,孩子在学校打架,孩子打架必然会有自然的结果,比如老师的责备,学校的处分,或者被打学生的家长的责问等。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应对,去承担这些结果。千万不能关起门来揍一顿,然后代替孩子去收拾残局。

这样,孩子自己去面对这些后果之后,在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前,他会考虑多一些,可能仍然会冲动,但是只要他能多思考一分钟,就是成长的体现。

第二,用负奖励来代替惩罚。

平时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我们会给孩子奖励,比如买学习用品,外出郊游,给零花钱等,当孩子犯错后,可以从这些奖励中扣除,这对孩子来说就是“负奖励”而不是“惩罚”。

虽然看似差不多,两者对孩子在心理意义上区别很大。家长可以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用奖励和负奖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第三,强化孩子好的表现。

强化孩子好的表现永远比惩罚不良行为的效果好得多。没有谁不愿意听好话,也没有谁喜欢被否定。当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三颗糖,将打架的小男孩感化得流泪的故事,就告诉了我们,要尽量强化孩子好的表现,这能帮助孩子反省自己的不良行为,更积极地改正错误。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孩子还能从家长身上学习到“宽容”——这是处理问题和冲突最好的方式。


教育,不是为了「赢」孩子,而是为了「赢得」孩子。每个的孩子都会犯错,而犯错,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契机。而不当的惩罚,即使赢了孩子,可孩子不服,只会把他们推得更远。

面对犯错的孩子,请调整心态,避免粗暴、不当的惩罚。用正确的方法,教会孩子认罚,认错,收获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还在惩罚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