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总论)

  2018年5月15日,翻开《百年孤独》的第一天,一直期待这部富有文学盛名的著作会是一本怎样的书。我入手的是南海出版公司出版范晔翻译的,虽然我也不知道它是否具有其他译者的版本。翻开书页,一整页上就只有干净的稍稍居上的不带任何多余的标点符号的四个字---百年孤独Cien años de soledad。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跨时性、细致的带入性与圆满残缺性。跨时性:在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两部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将时间悄无声息流淌的特性完全融入到书中,在两本作品中无论是“霍乱时期的爱情”那跨越半个世纪的两个灵魂最终疲惫又完整的的归属对方,读者在书中仿佛就已一起青涩一起老去伴着历经时间洗礼为阿里萨发出一声长叹。在“百年孤独”更是如此,一个家族的兴盛衰亡,出生与死亡意外又平常。一生的时间仿佛随着书页一页一页的流逝却毫无察觉,等到奥雷里亚诺上校死去时你才会感叹这个占据书本一大半页数跨越几代人的生命在注定之间已经结束。但无论是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还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的出生又死亡,马尔斯的作品中都不会感到别扭,就像你是同书中的人物一起出生老去又死亡。细致的带入性:马尔克斯在对于角色塑造尤其是女性角色令读者惊叹,两部书中的每个角色都让人影响深刻,但是令我惊艳的始终是马尔克斯笔下的女性人物,那样丰满完全的让人映像深刻。哪怕是一个出现不多的角色他都能精准的把握每个女人的不同特性她们的内心故事无论是寂寞、愤怒、不安都能引起对角色强烈的鲜活感。马尔克斯的女性角色在书中是独当一面的,无论是嫉妒的、多情的、博爱的都极具色彩,她们的存在使作品在成为一个世界的同时注入灵魂。在其他情景人物与方面的带入不多做赘述,如我在记录本上的第一页所记“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圆满残缺性:一部好的作品他的故事不光指结局指他的故事性的具有“圆”的特性,无疑“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性都形成了一个“圆”的世界,这一点尤其在“百年孤独中”凸显的更为明显。但在这之外两部作品里的人物与背景都具有“残缺”性,这种“残缺”指的是一种不完美、甚至是可以称为残忍的东西。如:阿玛兰达的黑色手套、何塞·阿尔卡蒂奥的狂热、费尔明娜·达萨突来的成熟、阿里萨与他的寡妇等,但正是这种“残缺”的东西才让马尔克斯笔下的世界更加真实。也正是这种不圆的“残缺”使完整更加完整。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封锁的羊皮卷

:到最后我仿佛看到翻译羊皮卷奥雷里亚诺双目含泪在逐渐零散破碎的世界里回头看着我Cien años de soledad可能就是马尔克斯的羊皮卷,看任何解说都不对,都不对。那个真实又虚幻穿越时间和人物。仿佛回头合上书本,这个世界也是空荡荡的。

(太累了,明天在说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