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色调,如冰渣子冷酷的激情。

终于在19年的冬天快要到来之际看完了《影》,这部18年9月上映的电影,我着实欠一张电影票。

看完电影,脑子里剩下一句话:如冰渣子冷酷的激情。

黑白水墨风的整个基调就注定这个电影的重。刀光剑影,血腥,杀戮,权谋,肉体,大雨,竹林,细纱,晕染,压抑痛苦。但是每一帧都很干净,愤怒的干净,压抑的干净,杀戮的干净,即使衣饰残破,满脸的泥土,雨水,血混合在一起,可还是很干净,但这分明的高光和阴影。这应该是张艺谋最残暴的作品了。整部电影充满紧绷与压抑,各种角色杀人时血溅出来的声音,坚利而清晰,带着一种高潮和解脱的战栗。

但是在影片结束后,我并不感到解脱。但是我的身体是舒展的, 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正如电影里的矛盾,“阴”与“阳”的矛盾,影子与真身的矛盾,在这部电影里,所有的矛盾只有通过杀戮的方式才能最终解决,最终血浆从喉咙飙出的几秒钟里,烟消云散。活着的人带着秘密,痛苦苟且,死了也是一种解脱。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在看了十分钟后,我以为结局应该是全部人都死光了,但是导演给了我们一个开放式结局,小艾到底从门后看到了什么,在这里,我并不想太多赘述影片的故事情节,当然,这也同样让我震撼,谁又想成为别人的影子呢,长时间潜伏于黑暗中,看到一点光的迫不及待的想要向上生长。可最后就算是全部暴露正在阳光下,也无法成活。君主、勋贵、长公主、权臣、宿将、高手、亡命之徒,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弱者,但每个人都有一种色厉内荏的虚弱。王扮猪吃老虎,想要在弱势里找回自己的权力,铲除已无法掌控的辅弼,从而掌控朝局;都督想收复故土洗雪当年的败绩,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境州想在光天化日下堂堂正正的做自己,回到故土回到母亲身边;小艾想摆脱暗无天日的阴郁,不再演戏,琴瑟和鸣不再是暗潮汹涌的角力。他们为自己的欲望深处疲于奔命,每个人都想让别人成为棋子,然后活在窥伺和被窥伺里,萎缩而卑微的活成了影子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导演,都是在寻找一种恰当的形式来展开我的故事,而张艺谋不是,他是在寻找一种恰当的故事来展开我的形式。所以在我看了这部电影的很多影评后,发现很多人硬找缺点,就是剧情的荒诞,当然,这算是不合理,哪怕是摄像出身的张艺谋,也有很多的思想无法表达。没有人怀疑过张艺谋的视觉天赋,这部电影里也有浓烈的张艺谋元素。比如标志性的封闭式空间,通过形式的铺张隐喻故事,民俗及文化元素的展示(水墨画、围棋、屏风、太极八卦等)。他曾表示过,他担任黄土地时浓烈的形式主义摄影风格,一定程度是“为叛逆而叛逆”,但《影》不一样,低饱和度的画面,稳重而混沌。

山水画的笔墨中的黑白交融,意境上的深远,加上贯穿全片的阴雨、朝堂上半透明的屏风,正好象征人心的深不可测,复杂而迷惘,善恶的混沌交错,就像小艾纠缠在都督和影子之间,并不清楚自己爱的是谁,也分不清她对影子是爱还是同情,抑或只是渴望一个年轻雄壮的躯壳。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我很喜欢张艺谋对水墨这种形式的解释:“水墨画中的黑和白不代表单纯的好坏,恰恰是借水的晕染,中间产生的一些层次和变化,是水墨画的奥妙与韵味。这恰好人性中间的部分,也是黑和白不代表单纯的好坏最复杂的部分,是人性的黑,也不是白,是中间的灰色地带,很难形容的这些部分”


图片发自App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珠光宝气渲染皇家的高贵与威仪,《红高粱》里氤氲全片的红色代表强大的生命力和野性,《英雄》里美到极致的打斗场面,《影》中低饱和度总基调让人沉郁,这些都是我爱他色调的的理由。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喜欢的色调,如冰渣子冷酷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