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越欲望: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为「优越感」而活

确定某件事情上谁最优秀,是人的基本冲动。——Jesse Schell《游戏设计艺术》

人的很多行为,其背后的动机都来自优越感。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为追求优越感而活。理解了优越感,你便理解了「人际关系」和「商业世界」的核心秘密。

这是我今年对人性最大的感悟之一,分享给你。

▲先献上本文的思维导图


什么是「优越欲望」?

前些时候,有个树友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个智力测试,然后我被某种力量驱使着也去做了一下。

并且还给这个该死的智力测试,交了30块钱智商税!!

做完之后,有点小得意。这时候朋友刚好在旁边,就对我说了一句话,具体什么话我忘了。但是那句话惊醒了我,它促使我开始觉察和思考「做智力测试」这件事背后的人性。

进而我开始想到了更多事情,智力测试、MBTI测试、职业测试、星座、算命、塔罗……

我发现人们总是很热衷于做各种测试,而且做完之后,如果结果是他们非常想要的结果,他们还会立马把结果晒在朋友圈。

网易云音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经常搞各种测评,然后每一次朋友圈都会被刷屏,这招屡试不爽。

▲来自「网易云音乐」

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呢?为什么人喜欢做各种测评?为什么人喜欢晒自己的测评结果呢?

这一思考,让我揭开了人的一个核心秘密——优越欲望

我突然发现,优越欲望似乎无处不在。而且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外,人类的大多数行为,似乎都跟「追求优越感」有关。

人们总是想在方方面面,证明自己比别人更优秀,比如颜值、智力、认知、财富……所以总是在比较,总是在炫耀。

人们的大部分行为,皆与此有关。

于是基于这一激动的发现,我开始展开了对优越欲望的深入研究,我迫切想要知道它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哪些场景经常会涉及到这一人性?

一、什么是优越欲望

那么什么是优越欲望呢?

所谓优越欲望,就是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在某个方面胜过他人的欲望。

尤其是那些能够决定我们在群体当中地位的东西!比如能力、颜值、权力、财富、声望。

正如Jesse Schell在《游戏设计艺术》一书中所写到的:

确定某件事情上谁最优秀,是人的基本冲动。——Jesse Schell《游戏设计艺术》

我举个例子,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智力测试。我之所以会被一股莫名的力量驱使着做了那个智力测试,是因为我特别想要确定自己的智力「并不比别人差」或者想要确定自己的智力「远高于大众」。

如何确定呢?

就是我也去做一遍,再跟大众的平均水平对比一下。

这就是我在做那个智力测评时的动机和行为,我把这种动机和行为提炼成一个4字模型,就叫做「优越欲望」

我们总是想要在方方面面、时时刻刻,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或者「比别人更优秀」。

二、优越欲望的本质是什么

那么优越欲望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人会有这样的动机呢?

要想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要理解一个更重要的东西——地位

人的大多数动机,都跟「赢得自己在群体之中的地位」有关,优越欲望就是其中一种动机。

那么人为什么会追求地位呢?追求地位对我们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

要想理解地位,我们还得往前追溯,一直追溯到所有人性的第一原理。

简单来说,优越欲望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先天能力。既然是先天能力,那就一定不是后天学来的,而是刻在基因里的。既然是刻在基因里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基因层面来分析地位的本质。

那么基因层面的第一原理是什么呢?

基因自始至终只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长存不朽!

这就是所有人性的第一原理!

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如此写到:

无论在宇宙的哪一个地方,生命出现,唯一需要的只有不朽的复制因子。——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注:基因就是复制因子,但是复制因子这一描述更科学、更本质。

那么基因如何才能保持长存不朽呢?

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的存在,没有任何无机物能够长存不朽,一切都会走向热寂。

所以,基因必须想办法对抗熵增定律才能长存不朽,于是生命诞生了,它以直接或者间接依靠太阳能来实现熵减,从而避免熵增。

这就是薛定谔所说的「生命以负熵为生」

每一个过程、事件、发生着的事,在大自然中发生的一切,都意味着它所在的那部分世界的熵在增加。

因而,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增加着它的熵——进而走向最大熵的危险状态,也就是死亡。它只能通过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来避免这种状态并维持生存。——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但对个体来说,即使你有熵减的能力,你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长存不朽,各种意外(比如自然灾害)都可能使你迅速走向死亡。

那怎么办呢?

基因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复制——繁衍

不过光靠繁衍,似乎也无法完全满足基因想要长存不朽的目的,因为繁衍之前还必须保证生命体能够存活下来。一个无法存活的生命体,是无法繁衍的。

因此,基因通过不断演化,演化出了以「生存」「繁衍」为元起点的各种本能。

这些本能保证了生命体能够顺利地存活下来,并通过繁衍,来达到基因长存不朽的目的。

而在这些本能之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本能,正是「赢得自己在群体之中高地位」的本能。

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个社会感觉总有地位的划分?为什么人们总喜欢分三六九等?

确实,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我们的很多权利都是平等的,这些权利都写在了法律里面。

但是地位的划分,其实也是真实地存在着的。

简单来说,一个群体只要追求秩序或者协作,就必然会需要有人支配、有人服从,于是就出现了「地位的划分」

正如Keith Johnstone在他的《即兴》一书中所写到的:

群居动物有其内在的规则,可以防止它们为了食物、配偶等自相残杀。这类动物相互对抗,有时还会打架,直到建立起等级制度,之后除非有动物试图改变“等级秩序”,否则就不会发生冲突。这种系统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动物中,如人类。——Keith Johnstone《即兴》

想象一下吧,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政府,如果一个军队没有军官,如果一家企业没有管理者,会怎么样?

于是,由于地位划分的出现,再加上资源又是有限的(主要指生存资源和繁衍资源),所以资源的分配必然就会呈现出「地位高的人分得更多的资源,地位低的人则分得更少的资源」。

因此,每一个生命体要想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就必然要争夺地位。地位越高,生存资源和繁衍资源便越丰厚。

于是一项本能就诞生了——赢得自己在群体之中的高地位

那么如何才能赢得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呢?

就我过去的经验和研究来看,人们在赢得地位这条路上,大致会呈现出如下的行为:

1、优越确定

2、输了:超越他人

3、赢了:展示优越

4、获得认可

5、赢得地位

下面我来一一展开讲一下:

1、优越确定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确定自身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因为我们需要参照系,来不断确认自身的状态。

更确切地说是,我们通过不断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实力对比,来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进而确定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繁衍状态。

正如文章最开头的那句话:

确定某件事情上谁最优秀,是人的基本冲动。——Jesse Schell《游戏设计艺术》

这就导致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活在比较之中。

像我之所以忍不住要去做那个智力测试,就是因为我特别想要知道「自己的智力在群体之中到底处在一种怎样的水平」,我迫切想要证明自己的智力不低于大众或者是远超于大众。

正是这种想要确定自身智力在群体之中处在怎样一个水平的欲望,驱使着我去做了那个测试。

这就是我们在赢得地位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第一大人性——比较欲望。我又称之为优越确定,即确定自己在某方面比他人更好或者不比他人差。

那么,一般我们都在比较哪些东西呢?

第一类比较,跟「繁衍」有关:

比谁的「颜值」高

比谁的「身材」好

比谁的「身高」高

比谁的「皮肤」白

比谁的「穿搭」好

比谁的「异性吸引力」大

我们在朋友圈发的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在展示自己的繁衍优越性。

有些人甚至夸张到整个朋友圈全是自己的照片,一天要发两三条。这是对自身的繁衍地位渴望到了一种怎样的地步?才会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第二类比较,跟「生存」有关:

比谁更「成功」

比谁的「权力」大

比谁的「财富」多

比谁的「声望」高

比谁的「学历」高

比谁的「认知」高

比谁的「职业」好

比谁的「豪车」贵

比谁的「豪宅」贵

比谁的「家境」好

比谁的「生活质量」高

……

我们在朋友圈发的另外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在展示自己的生存优越性。

不信你去观察,基本上都是这些东西。

另外还有一些就是一些个人的情绪分享,爱好分享等等,但基本上大多数内容都是跟「繁衍优越性」和「生存优越性」有关的内容。

这就是我们不断在比较的东西,我们通过不断比较这些东西,来确定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繁衍状态,并获得相应的生存地位和繁衍地位。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大部分烦恼,也正来自于此。

优越欲望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活在一场场的比较轮回之中。

我们不仅想要在单一方面超过他人,我们还想要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他人;

我们不仅想要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他人,我们还想要在各个方面都远超他人

我们不仅想要在各个方面都远超他人,我们还希望这种超越是独一无二的。

遗憾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根本不可能样样都比别人厉害,更不可能样样都远超他人,更更不可能做到样样都独一无二地远超他人。

所以,我们总是发现自己这里不如别人,那里不如别人。

因此,我们总是感到烦恼、沮丧,有的人甚至会因此而感到自卑。

我曾听过一个真实的事情,有个教授学识非常渊博,在圈子里非常受尊重,但他总是因自己的颜值不如别人而自卑。

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在少数。长得好看的人会因自己的学历而自卑,认知高的人会因自己的颜值而自卑。

因为我们总是在比较,而且我们并不满足于某一方面的胜出。

所以,如果你想活得更加洒脱一些,活得更加快乐一些,你应该停止比较。

把从优越中获得快乐,转变为从「改变世界」中获得快乐;

把从优越中获得快乐,转变为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快乐;

把从优越中获得快乐,转变为从「发现宇宙的真理」中获得快乐;

把从优越中获得快乐,转变为从「给世界留下一部伟大的作品」中获得快乐;

另外,其实我们本来也不应该拿自己的事情去跟别人比,尤其「成功」这件事。

因为每个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节奏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取得成就的时间点也是不一样的。

之前国外有个很火的视频,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去腾讯视频搜《不要让他人扰乱你的节奏》。

2、输了:超越他人

比较完之后,会有两种结果:

赢了——我们比别人优越:展示炫耀

输了——我们不如别人优越:超越他人

我们先看第二种情况,如果我们比输了,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没有别人优越,会发生什么?

①情绪上

首先,在情绪上,我们会显得情绪低迷,会沮丧,会不开心。进而,我们还会产生「自卑心」和「嫉妒心」。

其中,自卑和嫉妒是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这篇文章由于字数有限,就不再展开讲,我们留待下一篇文章单独来深入展开讲。(嫉妒是我今年感悟到的最终的人性之一,可以期待一下。)

②行动上

情绪上的自卑和嫉妒,只要不伤害到他人,其实都还好。最可怕的是行动上,很多人比输了之后,会做出很多无耻的事情。

首先,没有任何人会想要输给他人,没有任何人希望自己地位低下(除非这对我们有极大的好处)。于是,一旦我们发现自己没有他人优越之后,就会生出一股想要超过他人的欲望。

这种心理,通常也被我们称做「胜负欲」

经常打游戏的人就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赢了还没啥,高兴高兴就完事了;但是输了之后可不得了,会很不服气,老想要赢回来。

于是两种情况就会出现:

良性竞争

恶性竞争

良性竞争是我比较赞赏的,输了没关系,努力提升自己,假以时日再超越他人就好了。

这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可怕的是恶性竞争,这类人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想着如何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是想着如何向别人靠齐。

而是卑劣地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来完成超越,他们总是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方式来抬高自己,同时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一切机会来贬低他人、打击他人。

这种行为的极致呈现就是,这类人很喜欢「诋毁他人」。

正如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所写到的:

这样的孩子会通过诽谤他人、泄露秘密来诋毁对手,从而抬高自己的地位,特别是有他人在场时。——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卡伦·霍妮也在她的《自我分析与自我实现》一书中如此强调到:

试图通过毁灭竞争者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荣誉,或是镇压潜在的竞争者,常常不过是竞争中的一种权宜之计。然而,神经症患者却总是盲目地、任意地、无法自控地诋毁他人。——卡伦·霍妮《自我分析与自我实现》

这就是人性。

写到这里,心中不免有种悲怆感,因为强者之路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很多人的诋毁。

因为你根本无法保证所有人都会跟你进行良性竞争,人心复杂,很多人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才不会管手段是否光彩。

这在商业世界里,更加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基本上大多数大公司,都曾遭到竞争对手的各种抹黑和诋毁,此处就不举例了。

总而言之,我想要提醒大家一个道理——高处不胜寒

如果你现在已经处于某个方面的顶尖或者将来会处于某个方面的顶尖,你的身后将经常闪烁寒光,有太多人等着看你跌落谷底,有太多人想要将你打落谷底。

正如即兴表演之父Keith Johnstone在他的《即兴》一书中所写到的:

当一个姿态非常高的人被消灭时,每个人都会感到快乐,因为他们体验到了前进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悲剧总是与国王和王子有关。——Keith Johnstone《即兴》

Keith Johnstone这段话里有句话非常精彩,他说「因为他们体验到了前进的感觉」

想想最近几年的互联网吧,当那些名人、权贵、企业家跌落谷底的时候,有多少人曾高声欢呼?又有多少人曾朝谷底扔石头?

3、赢了:展示炫耀

不论人们是通过光彩的手段还是不光彩的手段所取得的胜利,反正最后是胜利了,这个时候人们又会呈现出怎样的情绪和行动呢?

①情绪上

情绪上,一旦人们在比较中获胜,他们就会非常得意,会自豪、会自信、会开心、会愉悦,并且会因为此而感到放心和满足。

这种情绪通常也被我们称之为「优越感」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为获得这种「优越感」而活。

小时候,我们为了优越感而不断努力,希望能将成绩排在同学前面;

考上大学后,我们为了优越感,去参加各种比赛、社团、活动;

大学毕业后,我们为了优越感而选择一些看起来很光鲜亮丽的行业、公司;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为了优越感而买车,为了优越感而买奢侈品;

……

有多少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资都献给了一台昂贵的手机?实际上,一台2000元左右的手机,完全能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了,可为什么人们要花七八千去买一台手机呢?

我曾看见有人把毕业后省吃俭用攒了好久的钱,拿去买了一台iPhone手机。

原因很简单,这能给他带来一丝丝的优越感,这能弥补一丝丝他内心的自卑感。

当我们在他人面前,亮出我们的iPhone最新款plus时,谁又能否定我们当时的内心确实感到过满足和优越呢?(虽然iPhone现在已经没啥创新)

手机还不是最大的优越感消费品,最大的优越感消费品其实是汽车

凭心而论,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买一辆汽车真的只是为了交通更方便吗?

对于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随手就能打到车;在大城市里面还有地铁,不仅不堵车,还快速、便宜。但是为什么几乎人人都会想要买一辆车呢?

我自从懂事至今,自问还没有任何一个时刻,会因为没有一辆自己的车而感到过不下去了。因为今天的交通实在太发达了,实际上我们其实可以不买车。

但为什么人们还是想要买一辆,而且越有逼格、越好看越好呢?

因为,车是大多数人彰显优越感最好的物品。

一个人没有车,似乎他总是会感到自己有一种落于人后的感觉;而一个人更早拥有了一辆好车,则能很好地彰显他的成功,会获得一种极大的优越感。

如果你再往深了观察,你会发现,人类除了满足一些基本需求之外,比如食物、住房等等,几乎绝大多数行为,都是为了获得优越感。

明明一件200元左右的衣服就能蔽体、就能保暖,但为什么人们愿意为了一件衣服花费上千元,甚至上万元呢?(包括鞋子、首饰等等)

不要说,我只是为了好看。好看只是表象,它的背后实际上是为了比他人更好看,从而获得优越感,获得高地位。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绝大多数商品,在推出了基础款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之后,一定会推出一个高端款,实际上性能并没有多大提升,主要还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优越感的需求。

这一点正好契合了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需求,按照优先级从底部依次向上分别为:生理需求(食物、衣服、住房)、安全需求(工作保障)、社交需求(归属和爱)、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实际上我们今天早已能够满足。今天的人们不再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担心,也不再为猛兽天敌而担心。

今天的人们,比较缺乏的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尊重需求的核心,正是获得优越感,进而赢得自己在群体之中的地位。而我们今天的大多数商品,也正是为此而而生的。(一会我们会来着重讲。)

②行动上

那么优越感之后,我们又会体现出怎样的行为呢?

当一个人通过比较,发现自己比他人更优越之后,他就会非常想要立马把自己的优越展示出来。

这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炫耀」

这一点在我们的微信朋友圈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拍了一张好看的照片,我们会展示在朋友圈;吃了一些好吃的美食,我们会炫耀;拿到一个不错的offer,我们会炫耀;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就,我们会炫耀;找到一个不错的伴侣,我们会炫耀……

反正,只要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感到一丝优越的东西,我们都会很想要炫耀。

颜值

身材

穿搭

性吸引力

成功

权力

财富

声望

学历

认知

职业

豪车

豪宅

家境

生活质量

人们经常在比较的东西,也是人们经常喜欢拿来炫耀的东西。

可是,为什么人们总是那么热衷于炫耀呢?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人性?

其实,炫耀只是表象,优越欲望和地位欲望才是本质。人们通过炫耀来获得社会地位,并在他人的羡慕嫉妒恨中获得优越感。

由于这种优越感带给人的感觉实在太好了,以至于人们即使冒着被嫉妒的风险,也要去展示自己、炫耀自己。

但这有个问题,社会地位这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必须要他人承认了我们的优越,我们才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于是,如何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便成了炫耀之后最重要的任务。

4、获得认可

获得认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性。

阿德勒把这种人性称之为「认可欲求」,正如他在《理解人性》一书中所写到的:

儿童早在生命之初就试图引人注意,其想让父母注意自己的倾向就表现出来了。这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打算获得认可的强烈欲望正在慢慢觉醒,他们最早流露出的迹象已经明确地表现出,个体的目标就是要获得优越感,就是要凌驾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之上。

——阿德勒《理解人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次发完朋友圈,总是会频繁打开朋友圈去看有没有人点赞。几秒就打开一次,几分钟就打开一次,这背后支配着我们的人性正是认可欲求。

值得注意的是,越是自卑的人,这种认可欲求会越强烈。

这种认可欲求如果按照程度来划分,还有另外一些描述,比如:

希望被「重视」

希望被「欣赏」

希望被「崇拜」

我讲一下「重视」和「欣赏」这件事,这个非常重要。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情商,一定要非常注意到人的这一需求,人们真的太需要得到他人的重视和欣赏了。人们借此来判定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自身在社会的价值。

我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作者就非常强调这一点,我现在还印象深刻,他说:

人类行为有一个核心法则。遵循这一法则,你将远离灾祸,得到良师益友和幸福安宁;触犯这一律法,困难就会接踵而至。那就是「令他人感到自己重要」。——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真相是赤裸裸的——每个人心里都认为他在某一方面比你强。走进他们内心的方式,是不动声色地让对方知道,你真心觉得他们很重要。——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人性中最深层的动力是“对重视的渴求”;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卡耐基不愧是研究人性的大师,他深深地捕捉到了这种人性,并贯彻执行。

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精彩句子,这里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树友可以去看看这本书,书中讲了很多重要的人性,我早期写的《价值交换》也是受到了卡耐基的启迪。

5、赢得地位

最后,一旦我们的优越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我们便能如愿以偿,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这个时候,我们的优越感将达到巅峰。

想象一下吧,当我们把自己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得到了上百个点赞、几十条夸奖时的那种心情。

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感到「自己成为了整个世界注意力的中心,就好像全场的聚光灯都只打到了我们一个人身上」,那种感觉是如此的令人沉醉、目眩。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碎银几两(优越欲望)。

优越欲望的启发

到此为止,我们基本上已经讲透了「地位」与「优越感」的本质。

那么懂了这些东西,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或者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个人懂了这个之后,立马获得了三大启发:活出自我人际关系商业帝国

一、活出自我

任何的人性,一旦被我们所掌握,我们都能从中获得两类启发:一类是对自我的解放,一类是对他人的顺应。

那么懂了优越欲望,又将怎么解放自我呢?

要明白这一点,首先我们得知道优越欲望到底束缚了我们什么?那么,优越欲望到底束缚了我们什么呢?

根据前面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推出,我们至少被三大欲望所束缚着:

优越欲望

比较欲望

认可欲望

下面我们一一来展开讲一下。

1、优越欲望

首先,我讲一个最小的点——游戏。大家知道为什么游戏这么吸引人吗?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分享过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叫做「完成欲」,游戏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完成欲,来使人达到长期上瘾的目的。

但完成欲只是一个大框架,它由代价值、进度条、奖励值等要素构成。而游戏的核心,主要是在于进度条和奖励值,尤其是奖励值。

游戏里的奖励,明明都是虚拟的奖励,既不能吃,也不能穿,但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

这个问题也曾困扰我。我曾深度思考过这个课题,为什么人们对游戏里的奖励这么着迷,这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人性?

当我懂了优越欲望之后,我突然发现,几乎在所有的网络游戏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的东西——排位

我发现,排位的核心正是利用了人们的优越欲望/地位欲望。

简单来说就是,游戏通过排位机制来满足人们内心里的优越欲望,从而排位其成为游戏里最具魅力的奖励

正如Jesse Schell在他的《游戏设计艺术》一书中所写到的:

排行榜上的排名、特殊成就或者其他一切显示出在玩家社群中更高地位的东西,都是吸引人的奖励,特别是对竞争型玩家而言。——Jesse Schell《游戏设计艺术》

想想看吧,如果王者荣耀没有了排位赛会怎么样?

去年过年,跟表弟打了几天王者荣耀,深深地感受到了被排位赛支配的恐惧。

从铂金到钻石,从钻石到星耀,那种想要再升一个段位,从而获得优越感、获得某种地位的欲望,让人无法自拔。

而且王者荣耀很鸡贼,为了让人长期被优越欲望所支配,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置你的段位,于是你就不得不再次为了优越感而战。

如果你能看透这一点,不再为了游戏里的排名而战,不再为了那虚拟的优越感而战,游戏对你的吸引力就将大大降低。

对我个人来说,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当我明白了王者荣耀的这个套路之后,就不再对它感兴趣了。只有在特别无聊的时候,下载下来打两把,打完就删了。

当然,游戏不仅仅是排位赛里有优越感,实际上很多东西里都有优越感,皮肤就是一个例子。

皮肤明明几乎没有加成,但是人们为什么愿意为此充值大量金钱呢?(明明平时连一本书都舍不得买)

原因很简单,还不是为了那该死的优越感嘛!

希望你或者你的孩子能够看透这一点,不再被游戏所束缚。

当然,游戏只是优越感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被更多的优越感所支配着。

比如前面提到的:

豪华手机

豪华车子

豪华房子

豪华衣服

各种奢侈品

……

可以说,我们的大多数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优越感上。

我们是一群实实在在的优越感动物!

倘若,我们能把这些时间和金钱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我们会获得比现在富裕、富足得多。

跟你举个小例子。

很多朋友跟我抱怨,生活好艰难,又要还车贷,又要还房贷,压力好大。但我就完全没有这个压力,为什么?

因为我不被车子所束缚!

我很早之前就懂得车子是负债,再加上今年发现买车本质上满足的是我们的优越欲望,而非出行需求,就更加不被车子所束缚了。

所以我把教「学习方法」所赚的钱,都用来给树友们开发笔记软件了,这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它所带给我的精神上的满足感,要远比单纯从一辆车上所享受到优越感,富足持久得多。

很多人说没钱没钱,可实际上你能把买车的钱省下来,或者把买车的时间推后,你就可以拿这个钱来做很多事情,比如投资自己。

当然,除了车,还有奢侈品,还有很多事情,都在消耗着我们的大量金钱和时间。

2、比较欲望

除了优越欲望,它的延伸人性「比较欲望」,也深深地支配着我们。

可以说,我们的很多烦恼皆来自于比较。

前面讲了,人无时无刻不活在一场无穷无尽的轮回之中。

我们不仅想要在单一方面超过他人,我们还想要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他人;

我们不仅想要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他人,我们还想要在各个方面都远超他人

我们不仅想要在各个方面都远超他人,我们还希望这种超越是独一无二的。

但我们并不是超人,所以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有人比我们更优秀。

所以,我们总是发现「自己这里不如别人,那里不如别人」,因此就容易经常感到烦恼、沮丧,更有甚至感到深深的自卑。

更严重的是,这经常容易使我们忘记我们本来的人生目的。

我们开始不再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超越他人而活,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一如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卡伦·霍妮在她的书中所写的那样:

关于谁更聪明、更有吸引力、更受欢迎这个问题,他会不加选择地与每个人比较。

他对人生的感受,就好比赛马骑手对生活的感受——对骑手而言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是否领先他人。

这种态度必然会使他丧失或者降低对任何事情的真正兴趣,他真正关心的并不是他所做的事情本身,而是从中能获得多大成功,给人留下多深印象,获得多少声望。——卡伦·霍妮《自我分析与自我实现》

如果人们老是陷入一场场无休止的比较轮回之中,他将有可能忘记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

3、认可欲望

比较欲望之后,紧接着另一个欲望又来了,这个欲望就是认可欲望。

阿德勒把它称之为「认可欲求」。

为了获得地位,为了获得优越感,人总是在不断寻求他人的认可。

这一点,从我们的朋友圈就能深刻地体现出来,我们所发的很多内容,都是为了寻求他人的认可;而我们在发完朋友圈之后,之所以会每隔几秒、每隔几分钟就打开看一次,也是为了看看有多少人认可了我们。

这种认可欲望深深地束缚着我们,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生命里从此多了很多烦恼。

想想看吧,当我们自豪地把我们认为好看的照片分享在朋友圈之后,却发现10几分钟、1个小时、几个小时候过去了,却没有一个夸奖,也没有几个人点赞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

我们的优越感会立马遭到沉重的打击。

不自信的人,这时甚至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不够好看了。

实际上,他人可能只是单纯不想通过点赞来认可你,从而打击你的优越感,压制你的社会地位而已。(尤其是你的竞争对手)

这是其一,更严重的是,如果我们总是在为寻求他人的认可而活,我们还会迷失掉自我。

这跟前面讲的比较欲望是一样的道理。

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即使我们能够获得很多人的认可,我们就真的能够幸福了吗?

如果你暂时没有答案,不妨先听听阿德勒和岸见一郎、古贺史健的观点。

他们认为,得到认可并不一定就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我们还会因此而迷失自己,成为一个不自由的人。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被讨厌的勇气》

过于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被讨厌的勇气》

自由便是不再寻求认可。——《被讨厌的勇气》

我最喜欢最后一句「自由便是不再寻求认可」,太精彩了。

如果我们一味寻求他人的认可,我们就会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中,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我有一个朋友,他跟我说,他非常需要得到他妈妈的认可,所以,他基本上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获得他妈妈的认可。

简而言之,他没有在为自己而活。

我亲爱的树友们,人生如此短暂,希望你们都能为自己活一次。

二、人际关系

除了对自我的解放以外,优越欲望在人际关系之中,又能给到了我们怎样的启迪呢?

在我看来,优越欲望确实是人际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东西,因为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身的地位、自身的优越感而战。

这一点,我们从各自的微信朋友圈,就能深刻地体现出来。

那么懂了优越欲望,具体能够在人际关系之中,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人际关系过程中,感悟到的一些小点。

减少炫耀

给予重视

给予优越

下面我一个一个展开讲一下,给大家举点例子。

1、减少炫耀

首先,你应当尽可能少在他人面前展示你的优越感。

也就是,尽可能地减少炫耀。

不是不炫耀,炫耀是人之常情,但是要减少炫耀;不是不炫耀,炫耀是人之常情,但是要巧妙地炫耀。

有些人之所以老让人觉得讨厌,就是因为他老炫耀自己;不仅老炫耀自己,还喜欢夸大其词,喜欢吹牛*。

要记住,没有任何人会喜欢你的炫耀。

因为你眼中的优越,在他人眼中其实是一种地位威胁,会让他人感到自己没那么优越。这就是人们讨厌他人在我们面前炫耀的原因。

实际上,不仅仅是竞争对手讨厌我们的炫耀,即使是喜欢我们的异性,如果我们总是爱炫耀自己,总是表现得很浮夸,也是一件很下头的事情。

但你可能会有疑惑,如果不及时展示我们的优越,我们又如何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我们又如何才能赢得社会地位呢?

我曾看过一个特别精彩的观点,原话我忘了,但是它的大致意思我到现在还记得。

那句话大致的意思是,让别人从他人嘴里知道我们很厉害,远比我们自卖自夸的效果要好得多。如果别人是从他人嘴里知道我们很厉害,他们会更加认可我们的优越,并且可能会从发自内心地尊敬、钦佩我们。

当然,这种机会并不时常发生,因为人们总是会避免在他人面前谈论他人很厉害,因为人人都想展示自己的厉害。

那这种时候怎么办呢?

我认为自媒体是一个很好的、悄无声息地展示自己很厉害的一个渠道。

我们并没有明目张胆地炫耀我们的任何东西,我们只是在分享我们的感悟,我们只是在为他人创造价值。

但这也确确实实能让他人感知到你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让他人不敢小觑你。

当然,如果不做自媒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让成绩来说话,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现自身优越的方式。

总之就是,尽量减少明目张胆的炫耀,让优越自己说话。

如果你觉得这还不够的话,跟你分享一个王炸技巧——姿态思维

什么是姿态思维?

首先我要跟你分享一个惊人的秘密,其实地位分为外在和内在,内在的地位才是真正的地位。

我举个例子,一个富二代,很有钱,但是他在好看的异性面前,总是表现得唯唯诺诺,低声下气,不自信,这是算是一种有地位的表现吗?

很遗憾,并不是。

一个人,没啥钱,甚至是个无业游民,但是他在好看的异性面前,总是表现得很自信、自如、放松,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这算是一种有地位的表现吗?

很遗憾,是的。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真正的地位,其实最终是通过他的姿态来呈现的,而非那些外在的东西。

外在的东西只是辅助,但一旦一个人的姿态没有跟上他外在的那些东西,他的地位就会立马下跌。

简而言之,我们会通过一个人的姿态,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有地位。

那么什么是姿态呢?

姿态就是你在面对一个真实的人时,所有的那些心理和行为,比如你的语言、语气、动作、眼神、状态……

正如Jesse Schell在《游戏设计艺术》一书中所写到的:

地位与你是谁没有关系, 而只与你做了什么有关。——Jesse Schell《游戏设计艺术》

所以,一个人要想真正拥有地位,除了那些外在的东西,你还应当适时保持一种高姿态。

什么是高姿态呢?

《教父》里的这张图片,就被认为是一种经典的高姿态表现。

关于地位和高姿态,这里不再多讲,地位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以后我们单独拿一篇文章来讲。

2、给予重视

要想打好人际关系,除了要尽量避免明目张胆的炫耀外,第二个非常重要的点是,要给予每个人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这一点,对于那些本来社会地位就不如你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正如卡耐基在书中所写到的:

人类行为有一个核心法则。遵循这一法则,你将远离灾祸,得到良师益友和幸福安宁;触犯这一律法,困难就会接踵而至。那就是「令他人感到自己重要」。——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真相是赤裸裸的——每个人心里都认为他在某一方面比你强。走进他们内心的方式,是不动声色地让对方知道,你真心觉得他们很重要。——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给予他人应有的重视呢?

我举一个非常小的例子,关于请客吃饭这件事。如果有朋自远方来,我们应该请他吃什么?

答案很简单,第一餐和最后一餐,你应当尽可能带他们去那些高档的、有情调的、有逼格的地方吃饭。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首先,你应该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其次,才是吃好玩好。

千万不要一来就带人家去那种特别便宜的地方吃饭(尽管再好吃),后面你可以再带他去嘛~

当然,吃只是一方面,你应该从态度等各个方面,都让人家感到被重视,比如提前做好攻略,吃什么、玩什么等等,不要一副很随便的感觉。

这只是一个小点,实际上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样的时刻非常多,你应该尽可能地给到每一个人应有的重视,这是打开良好人际关系的钥匙。

比如,你是否记住了人家的名字;比如,你是否把人家的事放在心上;比如,你是否按时赴约……

3、给予优越

人们想要什么,就给予他更多。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人际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是人最大的五类需求。其中自尊需求的核心,正是优越需求,正是地位需求。

你可见,人们对优越感的需求是有多么强烈。

所以,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应当尽可能地满足他人的优越感需求。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给予他人优越感呢?

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和认可。

前面讲了,当人们感受到优越之后,会立马展示/炫耀出来,会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这个时候,如果当事人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认可,那么他的优越感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所以,如果你跟这个人关系很好,你应当及时给予相应的赞美和认可。

但注意,赞美和认可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不能形式化,不能过于浮夸,否则就会显得很假。

有些人比较高冷、比较端着,不喜欢赞美他人,但我希望你们能够学着赞美肯定一下他人,尤其是跟你关系好的人,因为这是对他人优越和地位的肯定。

如果实在说不出口,朋友圈的一个点赞总会吧?

当然,赞美只是满足他人优越欲望的一个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送礼这件小事。

送礼的本质是什么?这儿有个小知识分享给部分直男直女们,如果你想给你喜欢的人买礼物,一定要明白「礼物的本质之一,是要满足ta的优越感/虚荣心」,尽可能是ta会「非常愿意拿去炫耀」的。

所以,最好不要送那些廉价的礼物。

当然,不一定要特别贵,但至少要非常用心或者有特色、有文化底蕴,不然对方真的不好意思拿出来炫耀。

其他事情同理。

不要觉得对方物质,或者啥啥啥,这就是人性,换了你,你也这样。

要是没钱,那么努力学习,努力挣钱吧。

三、商业帝国

最后,我们来聊聊优越欲望在商业世界中的运用。

把优越欲望融入商业之中,是我今年在商业认知上最大的感悟之一。

我惊讶地发现,基本上所有的产品,它所解决的需求都可以分为两类:基本需求其他需求。而这个其他需求里,最最核心的一个需求,正是优越需求。

所以,我们的产品在解决完用户的基本需求之后,最好也要解决用户的优越需求。

我举个例子,比如手机,打电话、发信息、上网、拍照等等,这些解决的都是用户的基本需求。

但是只解决这些基本需求,实际上并不能实现非常高的收益(即使你把这些功能做到极致)。但如果它能够在此基础上,再解决一下人们的优越需求,那么它的商业价值就会被极度放大,比如华为手机、苹果手机。

再比如,一件衣服,首先它得有保暖、蔽体的功能,这解决的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衣服的保暖、蔽体功能,他们需要借助衣服来满足自己的优越需求/地位需求。

所以,他们需要穿昂贵的、高档的、好看的衣服,于是古驰、阿玛尼、普拉达、纪梵希等奢侈品就应运而生了。

再比如,一辆小车,首先它得有出行功能,这解决的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小车的出行功能,他们需要借助小车来满足自己的优越需求/地位需求。

所以,他们需要开炫酷的、高档的、好看的跑车,于是迈凯伦、兰博基尼、法拉利、迈巴赫等跑车就应运而生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创业者都应该去做奢侈品。

我是说,所有创业者都应该从奢侈品中得到启发,我们的任何产品,在解决掉用户的基本需求之后,都要尽可能地去解决一下用户的优越需求。

正如金枪大叔在他的《借势》一书中所写到的:

低端品牌贩卖的是安全感,高端品牌贩卖的是优越感。——金枪大叔《借势》

我把这句话稍微翻译一下就是「低端产品解决基本需求,高端产品解决优越需求」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解决用户的优越需求呢?或者说,我们应该向奢侈品学些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深刻地理解奢侈品的本质是什么

那么奢侈品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归纳出来,奢侈品主要有四大特征,如果你能够让你的产品尽可能地满足这四大特征,这个产品就能基本满足用户的优越需求了。

超高品质

超高价格

难以得到

超高姿态

文化底蕴

下面我来一一解释一下。

1、超高品质

这是奢侈品最基础的一个特征。

什么是超高品质呢?

超高品质是一个高度浓缩的抽象概括,它指的是产品一切有形的、外显的部分,都要做到极致。比如产品的材料、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外观、产品的审美/品位等等。

正如李杰在他的《奢侈品品牌管理》一书中所写到的:

奢侈品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李杰《奢侈品品牌管理》

一个奢侈品品牌代表了该类别所有产品的最高水准。一流的品质、超凡细腻的手工、对品质的苛刻要求、经典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大师的匠心独运、用料考究,使奢侈品精致而唯美。——李杰《奢侈品品牌管理》

这一点对我的启发还是蛮大的,因为我们自己也在开发一款产品「模型树笔记」。

所以,最近一直在盯产品上的各种细节,尽量让这款笔记极简、高效到极致;同时也尽量让设计显得简约、大气,极具科技感。

PS:预告一下,新的设计正在路上,我看了初稿,爱到不行!科技感直接拉满。

各位创业者也可以思考一下,你的产品是不是可以再提升一下设计、质量等等?

比如,我们有些人的小红书的封面就丑到不行,公众号排版也是花里胡哨的,这么丑的设计,读者怎么好意思把它分享在朋友圈呢?那不是掉价吗?

说到这个,我就不得不提一下比亚迪了。

比亚迪其实啥都好,而且最近卖得很猛,已经超越特斯拉,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第一。

唯一不好的就是,它的logo实在太丑了!总是无法给到人一种优越的感觉。

搞得很多网友都看不下去了,有些人开始自告奋勇,免费给比亚迪设计logo;还有些网友甚至还说,只要比亚迪换个好看点的logo,就立马去买一辆。

其实BYD的原意是很酷的:BYD,build-your-dreams,成就你的梦想。多好,多霸气,搞不懂它为啥搞了一个这么丑的logo。

2、超高价格

除了超高的品质,奢侈品的第二个特征,就是超高价格。

这个超高价格很有意思,背后蕴含了很多人性。

首先,它利用了人的认知失调,人们总是在自我合理化,比如人们会天然地觉得「一分钱,一分货」。所以,超高的价格其实本质上是在暗示用户,我的产品很好。

其次,超高价格才给了人们炫耀的资本。有些人热衷于买奢侈品,其实并不一定是为了奢侈品的超高品质,有些人只是单纯想向他人炫耀「我很有钱」。

早期有些暴发户,他们买了一堆奢侈品,但他们懂奢侈品吗?不见得,他们只是想炫耀一下他们的财富而已。

我曾听过一个很搞笑的事:

一件衣服,标价299元,挂了好久都没有人买;结果有人在后面加了个0,2990元,立马就被人买走了。

你说,这个人买的是品质呢?还是价格呢?

最后,超高价格使得奢侈品有了购买门槛。

简而言之,因为价格太高,所以只有少数人才愿意消费。因此,才给拥有着带来了无限的荣耀和虚荣。

这是奢侈品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它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不会烂大街。

这也是奢侈品的第三个特征。

3、难以得到

在我看来,一个容易得到的产品,一个容易烂大街的产品,是绝对不能称之为奢侈品的。

原因很简单,奢侈品的本质的是满足人们的优越感。

所以,如果一个产品人人都能拥有,那么对拥有者来说,还有优越感吗?没有了。

正如李杰在他的《奢侈品品牌管理》一书中所写到的:

尽管改变品牌定位可能会吸引到一些新的消费者,但也往往会使得那些原本喜欢奢华享受的忠诚顾客,由于无法忍受泛滥的奢侈而纷纷离去。——李杰《奢侈品品牌管理》

所以,要想让你的产品成为奢侈品。你必须保证你的产品不会烂大街,你必须让你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十足的优越感。

那么如何才能让你的产品不至于烂大街呢?如何才能让你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十足的优越感呢?

除了前面讲到的超高价格,你还可以主动在营销上制造一种稀缺感

比如,钻石就是稀缺感最经典的案例。实际上,钻石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稀缺,但是钻石公司们为了把钻石打造成奢侈品,人为制造了这种稀缺性,每年只卖少量的钻石给大家,价格昂贵。

很多豪车、名表也是利用这一点,由于每年只生产少量的车、表,因此也就只有少数人能够拥有,这就保证了拥有者的优越感。

比如名表百达翡丽,它的生产者是瑞士少数的真正的独立制表商,由头至尾都是自己生产,训练一名百达翡丽表师需10年时间。公司严格控制产品数量,每块表的平均零售价达13000—20000美元,但还是很多贵族排队购买。

这就是稀缺感在奢侈品中的运用。

讲到稀缺感,就不得不提一嘴饥饿营销了。

很多人把饥饿营销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就是一种通过制造稀缺感来激发大家快速下单的小技巧。

实际上,这种理解还停留在表象层次。

对于奢侈品来说,限量发行,其核心其实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尊崇地位,从而使得奢侈品能够长盛不衰。如果不这样做,很快产品就会烂大街,消费者就将无法感受到优越感,这款产品就会失去它的奢侈品地位。

4、超高姿态

除此之外,奢侈品还必须要有一种超高的姿态。

前面说了,姿态即地位。一个产品要想让它的消费者有地位,首先它自己就得是有地位的。

简而言之,一个高贵的、尊崇的奢侈品,是不会对它的用户低声下气的。否则,它便会失去它尊崇的地位。

这一点,金桥大叔在他的《借势》一书,有一句非常精彩的形容,他说:

低端品牌打造的是亲戚关系,中端品牌打造的是朋友关系,高端品牌打造的是上下级关系。——金枪大叔《借势》

金枪大叔把这种超高姿态,形容为一种上下级关系,妙!

在我们的观念中,都认为「顾客是上帝」。但在奢侈品看来,顾客既是上帝,也不是上帝,你必须要保持应有的姿态,才能吸引到那些慕名而来的人。

金枪大叔甚至认为「你可以批评用户」,他说:“一定要多多地批评客户,因为客户身边拍马屁的人比较多。”

批评用户确实是一种高姿态的表现,不过到底能不能批评用户?什么时候才能批评?怎么批评?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领悟了。

当然,批评用户只是一个小点,高姿态的呈现方式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举一反三。

5、文化底蕴

奢侈品的最后一个特征是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奢侈品得以长盛不衰的核心原因,也是奢侈品不容易被任何新晋品牌撼动的原因。尤其是那些超过了百年的奢侈品,经过时间的沉淀,其文化底蕴已经深入人心。

正如金枪大叔多次在他的《借势》一书中所写到的:

低端品牌贩卖的是安全感,高端品牌贩卖的是优越感,超高端品牌贩卖的是文化。——金枪大叔《借势》

低端说价格,中端说档次,高端说文化。——金枪大叔《借势》

李杰在他的《奢侈品品牌管理》一书中也如此强调到:

奢侈品有深厚的人文背景做后盾,否则,仅仅以价格令人咋舌,是不足以成为奢侈品生存的原因的。——李杰《奢侈品品牌管理》

文化是奢侈品与普通消费品拉开巨大差异的根本,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最独特、最少人拥有的奢侈品来显示身份、地位或者个人品位。——李杰《奢侈品品牌管理》

没有文化底蕴的品牌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奢侈的品牌,最多只能成为一个时尚的品牌。——李杰《奢侈品品牌管理》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呢?

这里的文化,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概括词,如果是我来介绍奢侈品的本质,我可能会采用一个更加本质的描述——虚构的力量

虚构的力量是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中所提到的一个模型,他认为故事把人凝聚在了一起,这种故事就是一种虚构的力量。

国家、企业、市场、宗教……任何组织,都是被虚构的力量所凝聚在一起的。

而在我看来,奢侈品的文化,也是一种虚构的力量。

不过这种虚构的力量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有时候它是一种理念,有时候它是一种故事,有时候它是一种理想,有时候它是一种精神,有时候它是一种价值观。

理念

故事

理想

精神

价值观

比如特斯拉和SpaceX,它兜售的就是一种梦想——移民火星,星际文明。

马斯克真不愧为营销界的大师,单这一个梦想,就省了多少个小目标的广告费。

比如名表百达翡丽,一句“没人能拥有百达翡丽,我们只不过为下一代保管而已”,使得它成为了贵族家族的传世至宝。

而像万宝龙、路易十六、轩尼诗等奢侈品牌,则用世人皆知的历史人物、组织或受人敬仰的名人,来营造一种高端尊崇的气质。

再比如,我比较喜欢的三本耀司风,以“简洁而富有韵味、冷静沉稳、暗黑系”的理念,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当然,他个人也成为了这虚构力量的一部分。

跟这比较类似的是苹果,以“极致、简洁、创新”等理念,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而它的缔造者乔布斯,因其传奇而富有色彩的一生,也成了这虚构力量的一部分。

当然,论虚构的力量,我觉得最牛的还得是钻石,一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使得它成为了每个女孩结婚必备的信物。

整体总结起来,一个品牌要想打造它的文化,它需要找到它自己的一个独特理念、理想或者价值主张;并且,最好它的创始人有着传奇而富有色彩的一生,附着在上面,也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然后不断宣传,最后经由时间的沉淀,就形成了一个无法撼动的品牌文化。

这就是奢侈品的本质。

总结一下,一个奢侈品一般有五大特征:

超高品质

超高价格

超高姿态

难以得到

文化底蕴

当然,本文并不是要大家都去做奢侈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并不是任何产品都要成为奢侈品。

我的意思是,作为创业者,不要忽略了用户的优越需求。

你的产品在解决了用户的基本需求之后,还应当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优越需求,这会让你的产品变得更成功。

比如,品质上、设计上、文化上等等,你都可以优化起来。

以上,就是我对优越欲望的部分理解和感悟,其实还有很多东西都跟它有关,但由于篇幅原因,实在不能多写了。

感谢你能看到这里,给自己点个赞吧。

另外,由于本人的认知有限,所以如果有对他人观点解读不正确的地方,亦或者对事物的理解有失偏颇,还望海涵。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理解或者补充,也非常欢迎你在下方留言。



本文参考书籍: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卡伦·霍妮《自我分析与自我实现》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

Jesse Schell《游戏设计艺术》

Keith Johnstone《即兴》

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金枪大叔《借势》

李杰《奢侈品品牌管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越欲望: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为「优越感」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