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诗词格律概要》:对仗和对偶

【九洲诗词】

油菜花


曾经一直为对偶和对仗的区别搞不清楚而耿耿于怀,压根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一切跟着感觉走。

今天复读王力老师的《诗词格律概要》的这部分讲解时,关注到他对对仗的解释如下:对仗,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

那么,这岂不是说:词义对偶的就一定是对仗吗?或者,难道对偶里的出句和对句在词义上可以不用相对称吗?

我又开始陷入了小小的困惑之中。

格桑花


于是,赶紧仔细学习了一遍。因为,我复读的目的就是来深入理解和解决初读时的蜻蜓点水的。

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今天深深地感觉到经过这段时间的诗词练习,自己的悟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

其实区别如下啊:

1. 如果在出句和对句的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的话,是对偶,不是对仗。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句中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词语,所以是对偶。

2. 对仗不仅强调词义相对或相近,对于平仄的要求也严格很多,即:需要平仄相对。因此,对仗多用于律诗或对联,因为律诗和对联的上下句必须平仄相对。

而对偶的上下句则不一定如此。

3. 如果对偶在上下两句上做到了: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结构一致,又没有重复用词,那么这种严格的对偶就等同于对仗了。

由此,对仗一定是对偶,而对偶未必是对仗。

例解如下:

树色随关迥  仄仄平平仄
河声入塞遥  平平仄仄平

这是对仗,因为上下句不仅字数相同、词性一致,而且平仄相对,也没有重复使用词汇。

同理类推,下面两句则是对偶: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绣球


诗词中的律诗是要对仗的。但是,一般是在中间的第二、三联(颔联和颈联)用对仗,有时可多到三联(再加上第一联:首联)都用对仗,或少到只一联(颈联)使用对仗。尾联一般情况下不用对仗。

绝句,则可以不用对仗。

词谱里的对仗因词牌要求而异,有少数词谱习惯上要使用对仗;有些比较随便,可对可不对;而大多词谱,则没有对仗要求。

习惯使用对仗的词谱仅举几例如下:

《西江月》前后阕第12句,
《浣溪沙》第45句,
《沁园春》前阙第89句、后阕第78句,
《诉衷情》后阕第12句,而后阕末两句可对可不对,
《念奴娇》前阙第56句,
《鹧鸪天》前阙第34句,
《风入松》前后阕末两句可对可不对,
《清平乐》后阕第12句可对可不对,等等。

虽然律诗的对仗比较严格,上下句的平仄是对立的,但是词谱里的对仗又多了一个选择,即上下联平仄可以完全相同,或者未必绝对相对,如可以:平仄对仄仄,平仄对平平,或平平对平仄。

以下是我在诗词群里部分提交作业中创作的有对仗句的词牌,今天重新翻出仔细检查,虽发现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仍然保持原貌记录于此,留作mark,感恩感谢!

《鹧鸪天 • 花*逝》

读尽诗书卷卷沉,
别情移恋百花林。
海棠锦被断肠草,
水客蓝鸢笑靥金。

琼芳媚,玉枝荫。
飞红吐萼染青衿。
屐痕岁月春流水,
隔岸谁曾魂魄寻?

《风入松1 • 情思》

一宵残雨卷风来,春意徘徊。分明山黛裁君意,青袅袅、万木萌思。临水柳烟细缀,凭窗鸟雀低回

当年恩爱两不疑。薄饭寒齑。情及深处情难续,心波澜、几度凄凄。想那莲花并蒂,怎成劳燕分飞?

《风入松2 • 尘光倾尽》

缘阶薜荔月依墙。诗意西阳。落花流水芳菲沁,水涟漪、红逝无香。春去秋来相似,朝迎暮往同行。

尘光倾尽惹凄凉。 望断心肠。桑田沧海几多事,回眸处、恩怨相忘。曾是画桥春苑,今然寂月空堂。

《西江月•倒春寒》

梦里一怀香暖,醒时几度风残。轻衫不耐闭春寒。密雨斜侵帘幔。

独自凭窗远眺,谁人借笛清弹。声声入耳化缠绵。春色姗姗羞见。

《西江月•莫学宝玉》

年少韶华抛掷,老来人景凄凉。可怜生就好皮囊,岁月蹉跎无望。

祖逖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偕光。寄言青春好儿郎,惟有破浪远飏。

两幅对联:

浮光掠影红炉醉
平平仄仄平平仄
弄笔描花薄媚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浮光掠影红炉醉
平平仄仄平平仄
倚榭思卿暮雪归
仄仄平平仄仄平


附:蕙若老师就对仗和对偶做出的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图示:

简单而言,对仗多用于律诗或对联,它的上下句必须平仄相对;对偶的上下句则不一定平仄相对,所以词牌里面对仗对偶都有。对仗较严,对偶稍宽。

也可以这样说:所有的对仗都符合对偶的情形;但对偶不一定符合对仗的情形。


《九洲芳文诗词投稿专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读《诗词格律概要》:对仗和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