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月份年会上,我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升学点线面体”的主题分享,在讲到什么是升学的点(根本),或者家长为什么会升学时,家长们往往会综合权衡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感情的投入等多种因素,但究其根本,最关键的是我们能否给大家提供一种确定性,也就是拿到学习效果,即学好英语。近期接触了一些关于系统思考的一些的书和课程,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希望跟大家分享。
所谓系统,就是一组相互接连的要素。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要素和连接关系。所谓的洞察力,就是能看清系统这个黑盒子里,各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的能力。不要期待去改变要素,而是建立模型去改变连接关系,如果改变一个团队里老师不愿意分享的现状,不要妄图告知老师们要改变,要做乐于分享,帮助别人,而是要审视老师所在的系统中的连接关系,学校有没有建立相互分享的氛围,奖励机制的设定是更鼓励分享还是竞争等。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要跟周围的人建立联系或者连接,也就形成了某种系统。
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有五个简单的结构模块构成:要素(变量),就是要素间的四种连接关系: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简单来说,因果链指两个变量间增强或者减弱的连接关系,且仅有这两个连接关系。增强回路指逻辑上相互强化的正向或者反向闭环;7步之内,增强回路必会遇到调节回路,所谓调节回路,就是因增强果,但果却减弱因;上面三者如果加上时间维度,就会发现部分因果不会瞬间连接,回路不是瞬间闭合,而是出现滞后。可以将这五个基础模块想象成乐高积木,来搭建我们的系统模型,帮助我们洞悉系统的黑盒子,找到动力源和根本解,并提前预设问题。
基础概念简要说明后,我们回到最初的升学的那个根本点,即教学效果。定位于于1-12岁英语母语启蒙专家的我们,期待让更多的中国孩子具备通行世界的语言能力,于老师再三强调教质是我们增长的战略引擎。那么从学术的角度分析,如何使用上述的5个基本结构模块去找到我们的学术管理模型,持续优质教学效果的产出,保证在校学生的最高升学率呢?
第1步--收集核心要素:家长为什么升学?有哪些核心存量影响升学结果?这个问题在第1段已经提及,通过8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包括无数次跟家长和老师们的沟通,以及我作为孩子的妈妈的切身感受等等,收集了如下的要素:比如学费、时间、教学效果、孩子兴趣等等。
第2步--找到关键因果链: 1、老师们最期待的结果是什么?孩子们升学,可以跟班持续在英迈学习。2、哪个关键“因”促成了这个关键的果?作为英语学校,当然还是学习效果!
第3步--找到增强回路,推动增长的飞轮:可以通过cause and effect层层提问的方式去构建。
1、是什么在推动“学习效果”这个核心存量的提升?优质课堂的产出。所谓优质课堂,就是老师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地和孩子兴趣的维护。
2、是什么推动优质课堂的产生?我认为是教师的成长。教师们能教,会教,愿意教,认真实施教师闭环去组织教学,持续的反思和学习。
3、是什么保证和加速了教师的成长?是我们高效的培训体系以及日常教质升学管理。我们的培训体系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我们的新人培训还是各阶段的晋级培训,都让老师们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快速的提升教学的技能,保证了教师会教和对课程体系的信心;而我们的学术管理也一直保持高效轻松的学术分享,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打造,提升老师们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4、是什么保证了教师培训的高效呢?是教研。我们的研发团队不仅要产出教学内容,也就是课件,还要输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如何去落地,并在每个阶段师训落地前期亲身担任培训师,保证各个模块的正确传承。
5、又是什么给了我们教研的基础和思路?是教学效果的反馈。
于是,一条保证教学效果持续产出的增强回路就产生了(如下图),大家可以看到,飞轮的推动需要我们学术部各个部门的合力!
第4步--找到调节回路。是什么有可能在未来影响我们增长飞轮的转动呢?
学校:升学的增长--带来口碑--促进在校学员的增加--需要更多优秀的教师--如果优秀老师的输出跟不上,就会遭遇教师资源不足这一调节回路,增长受阻;此外,若新教师不足--在校老师就需要带更多的班--大量时间就会被占用--导致备课和沟通的时间减少---影响课堂质量的情况。所以教师的快速成长是重中之重。
个人:若分析下我个人,我觉得未来最大的阻力会来自教研,教研是持续优质教学产品的基础和师训的保证,整个团队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拓展思路,而目前学习的机会有限,随之研发阶段在不断提升,难度加大,团队大多数成员并无高阶实战经验,会出现吃力现象。
了解到这两个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加的警醒,多考虑下如何增加新老师的留存,如何加速新老师成长,如何缓解在校老师的情绪(这点很重要),如何提升老师们的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等;而我个人,也在不断搭建自己的知识大厦,加快成长步伐,有机会也希望能出去学习进一步打开思路,了解一下真正的外国小学。
第5步---发现和应对滞后现象。并不是昨天的努力,今天就能看到回报,就像你昨天刚种下一颗小种子,总不能期待明天就收获果实是一样的道理。不管是学习效果的呈现,还是教师的成长,再落地到课堂上,等都需要时间,大家可以看一下下图出现滞后符号//的链条:
那怎么办呢?抓关键问题,全力以赴,静待结果,也就是我们说的结硬寨,打呆仗!大家还记得我们2019年的教质三抓吗?抓课堂,对学生负责--即保证优质课堂;抓外化,对家长负责--即让家长看到学习效果;抓成长,对老师负责--即抓教师成长。2019已然过半,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的目标有没有时刻记在心,有没有时刻跟老师去同频,我们的学术管理重点有没有围绕这三点去落实呢?过程中有没有全力以赴呢?
除了教质三抓之外,我准备在进行如下两方面的实践:
1、在培训管理和教师成长链条中,加强对学术主管的培养。学术主管是我们校区学术工作和管理的中间力量,学术主管的成长会直接带动教师的成长,所以我将在月会信息传达(如思维模型)以及跨校区集备中为学术主管们制造更多的锻炼机会。
2、针对教研和学习效果因果链的滞后效应,我准备在研发部内部每月至少进行1次heads together的圆桌派活动。目前我们的9名研发老师基本都是我们英迈课程体系的实践者,同时深入大教师群体中间,接触大量家长,可以时刻听到看到老师们针对教学的一些问题和疑问,每个研发伙伴的背后,都有10+个伙伴和40+家长,所以我会通过圆桌派收集各校区老师们、孩子们、家长们的问题,包括课件使用、教学流程、校区管理等,也帮助我及时发现问题,更好的帮助到大家!
以上就是我从系统角色分析的学术管理模型,以及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思考,这五个步骤通过层层发问,先后找到了核心要素、关键因果链、增加回路,在转动增长飞轮的过程中,大家要时刻注意遭遇调节回路的阻碍,并且要承认滞后现象的存在,给予耐心。相信我们的学术工作一定会更加出色!大家不仅可以使用这5个结构模块来搭建部门或者校区的模型,也可以应用于个人,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加速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自己能有洞察本质本领,一眼能看到各种要素的关系,各种问题的根本解,这种人就是:大神”,只得望其颈背,但大神也是修炼而来的,且在通往大神的道路上并不轻松,我们能做的就是朝正确的方向不断的前行,“Success” 就是越走越近,所谓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高手改变模型。虽然不能成为顶级高手,但先从优秀的人做起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