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河北名校研学散记之五——衡水中学篇

26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神往已久的诞生教育神话的地方——衡水中学。衡水是个地级市,原本以为衡水中学应该坐落在繁华的街区,周围高楼林立,或者是在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周围树木掩映,但是到了学校大门口,除了大门上的“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大红横幅比较显眼,周围都是不起眼的一二层的民房,街道和我们城市改造前的县城情形差不多。从街道情况看,尽管是老城区,还是能感到他们在经济上的落后。要不是大门上还有“河北衡水中学”几个字,我还真以为里面就是一个破败的小工厂。大门被铁片似的两扇铁门紧闭着,门口停放着几辆小汽车,说明了这个门是不开的。显然这样的大门是被作为学校的标记而保留着的。

可是,当我们从旁边的新开的大门进入里面时,感到了别是一番天地啊。一条宽阔的马路通向校园深处,路两边满是高大的垂柳和一些不知名的树木,枝条依依,树叶苍翠,树下栽种着不同的灌木和花草,高低错落,成片成簇,修剪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学校的建筑掩映在树木之中,或隐或现。一些爱美的女同志马上被旁边的一个小公园吸引住了,纷纷跑过去,在曲廊环绕的池水旁,在花木映衬的亭子下,将自己的身影定格在了手机的镜头里。继续往里走,陆续呈现的是风格各异的建筑和被大片绿色围绕着的一个广场。我们先被引入了广场对面的一座楼房,这是座办公楼,进去楼下是一个有几百平方的大厅,大厅正中竖立着汉白玉的孔子雕像,雕像前摆放着鲜花,雕像旁边分别是纪念教师节和国庆节的标语牌,雕像后面的墙面上悬挂的是兼具介绍和赞颂学校的《衡中赋》。整个大厅布置得简洁而又内涵丰富。

上午的活动也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也是听报告。听报告前也是看视频。说实话,这视频不光是把我给震撼住了,更让我油然而生敬意。在我的印象里,衡水就是一个高考很牛的学校,每年考上清北的学生都以三位数计,学生每天不是学习,就是学习,学生高三一年做的试卷,摞起来有一人多高,学生就是做题的机器,老师就是指导做题、制造高考合格品的工人。每当高考结束后,学生就会尽情发泄一年来所受的痛苦,尽情释放压抑已久的内心怨气,高三的大楼前,就会有纷纷扬扬的、悠悠荡荡的,似飞雪、似柳絮的书本碎片从上飘落而下,地上铺满厚厚的一层。所以,我并不认为衡水的做法就是真正的办学方向和值得学习的办学模式。而现在,视频介绍的内容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原来网上传的和别人介绍的,并不是真正的衡水,或者不是现在的衡水。现在的衡水,不单是追求高考成绩,还追求学生的多元发展。接下来的报告的标题就是《衡中,梦想起飞的地方》,显然,这梦想,就是学生的多样化追求。视频和报告都向我们展现了衡水中学是如何追求学生的多元发展的。高考是他们一如既往的追求,同时还开展了各种竞赛活动,注重挖掘学生的艺体天赋,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和国际接轨,引入国际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学生立体全面地得到培养。学校成立了一百多种社团、艺体兴趣社等,还开办了一般学校不可能有的海军航空班,还提倡大学先修,带领学生参与各学科的奥赛等,给学生提供了几十种发展平台。其中的海航班,可能和南通一中、南师附中的少年航空班(是这名字吧?)一样吧,从少年开始就培养国家需要的特殊人才。他们这样做了,并且还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单是今年的暑假,他们获得的各种奖项,就可以用级别高、数量多、范围广来概括,其中很多是国际的最高奖项,很多也是属于国际的前沿科技。视频展示的从国家领导到知名科学家和一些著名人士(比如杨利伟等)到校参观讲学,并给以高度评价的画面,侧面印证了学校取得的非凡成就,也说明了这些做法和成绩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土豪发达了可能是买田买地,以求更大的发财;而真正的富豪是做慈善、发展公益事业,拓展自己的事业领域,以求更多地回馈社会。衡水中学就是这样的富豪,而今他们并没有一味地在高考上死拼成绩,而是针对学生成长的多样化形式,针对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开辟丰富多彩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充分说明了衡水中学对人才的培养又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像他们说的那样,衡水中学追求的不是再攀高峰,而是再造高峰。他们现在做的事是不断突破的过程,不断再造的过程。多么豪气的话!多么牛气的表白!他们在教育理念上,的确有不一般的认识。他们对学习过程的理解,不认为是快乐的,也不认为是痛苦的,而是刻苦、是需要吃苦的过程。不认为是痛苦,就是不希望在学习中被苦痛压倒,这就需要有实实在在的精神支撑才行。

实际上,郗会锁校长总结的衡中八种文化,就是八种精神,这是他们的追求,也是他们的精神支撑。

这种文化和精神,落实到行动上,首先需要的是老师的奉献。他们提倡老师的工作要做加法,这样老师要做的事就越来越多,老师的负担越来越重,他们每周工作可以用5 、11、 7来概括,一切围绕学生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

围绕这八大文化和精神,他们提出了三大办学责任,四大办学策略,五大办学理念,五大办学指南,对学生进行六知、六爱和六荣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可以说,今年香港以所谓反逃犯条例引发的示威和暴行,就是长期以来在教育上没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没有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国家认同造成的。可见,衡中的做法是多么地正确。

到衡中学习,绕不开高考,他们也坦然地介绍了高三的做法。他们的高三教学从上一届高考结束就开始了,也就是从六月份就开始高三的复习教学,利用6、7、8三个月(夏三月)的时间,让学生适应高三的学习方式和节奏,然后在9、10、11三个月(秋三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2、1、2三个月(冬三月)是厚积阶段,3、4、5三个月(春三月)是薄发阶段。其中,把9月份定为学习习惯规范月。习惯是全方位的,学习的、生活的、文明的。学习上包括预习、听课、自习、改错、考试、计划、反思等习惯,生活上的包括吃穿住行等方面的行为习惯,文明上的包括语言举止和内在品质等习惯。教学上没有现成的资料,都是老师自己编写材料,而这些材料都是秘不外传,老师的电脑无法导出,所以,市面上的所谓衡水资料都是假的。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并不强调苦熬时间,打疲劳战,而是保证学生每天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10:10——5:40,中午12:45——1:45,在休息时除了特殊情况,不许上厕所,更不许讲话走动,来保证休息质量;为了让学生有好的身体,每天的跑步必须跑五圈,每周要上一节体育课。

有好的制度,还要有好的团队来执行。高三团队有三统一:思想、行动、资料;三竞争:成绩、效率、管理;三研究:教学、管理、育人;三例会:年级部、班主任、研课主任。

他们有专门的年级教研室,研究高考改革,包括有关文件国家政策变化等,研究命题指导思想、特点、考题等,研究备考思路、措施、习题等。

一节讲解课,连带安排一节练习课。他们认为教师是导演,要做好演员的调度。

一课三研:课前研讨,课中改进,课后反思。

听了报告之后,接着观摩课间操。据说现在流行的人盯人、跑步时手拿一本书、不断高喊口号的跑步方式,就是发端于衡水中学,只是有的学校又发展了一步,比如人贴人,读书时高举双手、头上仰等。这些做法有何好处,是何道理,我不得而知。而这些做法衡水中学是不以为然的,他们否定了衡水这样做过,不愿背这个锅,可见,衡水中学也不认可这样的做法。不过,他们在跑操时,也基本是人紧跟着人,大部分学生手里也拿着书,跑操前在读,只是很自然的在读,没有那些夸张的动作。

趁着这功夫,我到教学楼前转了一下,感到他们营造的学习氛围还是很浓厚的,楼前摆放的各种展板,展示的是学生的规范作业,优美的书法作品,还有老师的优秀板书、上课获奖情况,以及教学安排等。看了之后,我的感触是,首先他们展示的是学生的规范作业而不是优秀作业,说明他们着眼的是所有学生,是对所有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其次,把老师上课情况和学生的作业放在一起展出,这对老师是很大的压力,这是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吧。

在学生进了教学楼之后,我想跟进去看看里面的情况(他们的教学楼是封闭的),就推开门走了进去。我看到的是两边各有一栋五层楼房面对面排列着,楼房两头每层都有连廊连接起来,这样中间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井。天井的一头地面上,摆放着一架钢琴。这不正是我们在宣传片里看到的学生联欢、集会的场所吗?只是现在是空空荡荡的。迎面墙上写着的“拼在高三,赢在高考”几个大字,告诉我就这是高三年级教学楼。我突然又想起了,那喧嚣扰攘、纸片横飞的情景,不也就是发生在这个地方吗?原来的每层楼房墙面上都挂满了热烈而又激烈的标语口号,现在都没有了。我在想:那样的情景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学生为什么要那样做?学校认可那样的做法吗?我不得要领,赶紧拍了两张照片。这时候走出了一个老师,告诉我这里不准许外人进来,我刚到门外,一个保安也过来叫我离开,并向那个老师解释说,是他没注意让我混了进去。别的学校并没有这样把来访者和学生截然分开,那么,他们这样做,仅仅是因为教学重地,外人莫入吗?

10:30开始,分学科交流。语数外一个场地,其余学科一个场地。先由来访者在纸条上写下感兴趣的问题,交上去,然后由衡水的学科老师代表解答。我感到他们所说的教学上的做法没什么新意,但是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就是有人提问他们老师的待遇是怎样的,而这位衡水的老师却说不便回答这样的问题。对收入情况讳莫如深,这就给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

你可能感兴趣的:(赴河北名校研学散记之五——衡水中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