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的“堕落”

诗是文学的灵魂,没有诗意的文学只能是行尸走肉。周《诗》、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诗,甚至明清小说都是以诗词开头、结尾并点缀其中的。

王实甫《西厢记》脱胎于元稹之诗《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莺莺传》不过是一篇诗序;洪昇《长生殿》出自白居易《长恨歌》;以《三》《水》《西》《红》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小说其实都是诗话。中国古典戏曲就不用说了,本来就都是诗剧。就连那些小说家们基本上都是无诗不成篇的,有的自己写不好,就引用别人的。比如: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灵魂开篇词是杨慎的《临江仙》,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的主旨是吕洞宾的《警世》诗:“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当然,最厉害的就是曹雪芹大师了,亲自操刀,不假外力,绝对是一个被小说耽误了的大诗人!

中国三千年文学史就是一个不断“堕落”的过程。其实也不是堕落,只不过是从天上回到人间,是对社会现实的更深切关照。这个“堕落”就是通俗,越来越接近平凡大众。中国的诗尤其是格律诗词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最唯美的文学样式,没有之一,但是又能怎么样?坏就坏在太好。如今不要说创作了,能欣赏的人都不多了。中国人都看不懂了,何况老外?现在哪怕你才如李杜柳苏也没用,只能躲进象牙塔里孤芳自赏。

唐不作赋,宋不吟诗。真正的文学大师都是投机取巧的人。李杜不是不能作赋,柳苏又何尝不会吟诗?只不过是吃力不讨好而已。就好像书法中的羲献不写篆隶,必须明大势才能成大家。而且,大师从来都是在鄙视中成长的。宋初的人根本看不起柳永,戏曲、小说在当时也从来不入流,就像现在的文坛大家天天在骂金庸、琼瑶。但大势所趋就是人心所向,如果李杜专心作赋、柳苏一意吟诗、关王还去填词、罗施吴曹不写小说,结果可能是默默无闻,最多也就巴上二流。曹雪芹诗写得再好,也要靠小说成名。清朝写诗强过曹雪芹的人应该大有人在,但都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现在传世的清诗差不多一半都出自《红楼梦》。杨慎以状元之才也要沾野史小说的光,而且搞得好多人一直都以为“滚滚长江东逝水”姓罗,更有甚者还有一大堆文青小白以为“几度夕阳红”姓琼瑶。

爱而知其恶,不舍也不行。曲高和寡,《阳春白雪》永远干不过《下里巴人》。就算是《诗经》,最出彩的也是里面的十五《国风》,二《雅》三《颂》谁知道?虽然《国风》中有些描写连几千年后的今天的我们都觉得辣眼睛,但是伟大的孔老夫子也并没有删除。只有“堕落”的文学才有市场,你不媚俗,俗不媚你。从今以后,认认真真做一个俗人。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文学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