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信罗胖的“得到”

“得到”是“罗辑思维”的APP,火热程度如日中天,我使用之后却觉得它在骗人。

图片发自App

对“得到”的质疑从它的口号“一起建设一所终身大学”开始。口号中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一起”,体现用户的广泛参与,但是除了能写几句评论,这款APP并没有给用户提供多少参与空间;二是“终身”,一款APP喊出“终身”的口号,我也只能呵呵了,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洗牌速度堪称各行各业之最,“三百六十行,行行比你稳”,我们姑且把“终身”当做“得到”的雄心壮志吧。

拿两个自己完全没优势的关键词当卖点、做口号,难道不怕砸招牌吗?“得到”一定是在掩人耳目、想掩盖什么。它在掩盖什么呢?

用过“得到”的小伙伴都知道,它的核心业务其实就是贩卖语音化的知识干货。“语音知识”早已不是新鲜概念,“喜马拉雅”入行更早、门类更多,免费内容如山似海;“知识干货”虽然还有吸引力,但是已经被过度炒作,就像盗版书摊上称斤论两的《菜根谭》《厚黑学》,卖点所剩无几。既然真实面目卖点不足,那就必须加以包装、遮掩,这大概就是“得到”选用这么一个不着调的口号的真实原因。

分析完包装,再来分析“得到”的内容。

所谓“知识干货”,从字面理解,指那些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具有真知灼见的经验分享;所谓“干”,应该是指挤掉了不必要的水分,知识含金量更足。但是,“得到”里的“干货”,究竟是挤掉了水分?还是剔除了血肉和灵魂?

“得到”上有大量的“干货小说”,以大约20分钟的语音篇幅讲述《茶花女》《傲慢与偏见》等世界名著。这是我最不能认同的。《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讲得好:“每篇好小说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谜。”小说的魅力在于用跌宕的情节发展和生动的人物刻画把读者带入其中,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一起哀叹、欣喜、悲凉、感动,从而品味到不一样的人生况味。细节是小说的灵魂,如果忽视细节,所有小说都可以简化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就如同把美女剔成骨架放在毛玻璃后面给你看,毫无美感可言。这样的行为,只能让你产生“我在阅读”的错觉,给自己贴上“我读过《XX》”的精神标签,别无所获。

除此之外,“得到”的另一类主要内容,可称之为“干货指南”,以“无需证明、不屑阐释”的姿态排列出所谓的金科玉律、不二法门,浓浓的“听我的绝对没错、照我做一定成功”的传销洗脑味,配上主讲人的精英形象和牛X头衔,迎合那些被知识恐慌折磨的焦虑灵魂。

哪里有知识恐慌,哪里就有文化贩子。 现在兴盛的“干货”,如同十年前风靡的“鸡汤”、二十年前流行的“格言”一样,都是读起来过瘾、看起来正确、品起来深刻、实际上没用的文化结石,只不过根据不同时代的读者口味进行了重新包装。应知道,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对真理的包装,缺少的是对真理的理解和运用。大家不妨回味,读过那么多的格言、鸡汤、干货文章,除了写作文时偶尔引用之外,对你真的有帮助吗?

至于“语音知识”,确有它的存在价值,对于那些“城市通勤族”来说,在摇晃的车上读书实在辛苦。除此情形之外,我还是喜欢用手指摩挲纸张、用眼睛感受文字,速度随心,节奏自控,随时可以落笔标注、抬头回味,阅读之乐,方得酣畅。

如今,我的手机里仍然保留着“得到”,它唯一的功用在于——催眠。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不信罗胖的“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