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

看完《海上钢琴师》,除了摇晃的巨轮,滚动的海浪,优雅的琴声,以及海天一线的通透之外,沉浸在我脑中的始终有一股脱离不去的宁静,远离人群的自我认知和对喧闹生活的从容自足,甚至也会在心中激荡出一股傲气、一种优雅、一副与世无争的成熟。

影片的表达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整部影片像极了盛大的舞会,而主人翁1900就是最耀眼的跳着华尔兹或探戈的舞者。而他本身却又是极其孤独乃至于悲惨的。

他是被抛弃在维珍妮亚号的孤儿,无父无母,无名无姓,是黑人烧炉工收养了他。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与其相伴的始终只有一架钢琴。他的孤独是能掩盖黑夜的,举目无亲、四下无友,在热闹人群里弹着钢琴却又不发一言,他主导着摇曳的舞会,又仿佛和这一切毫无关系,随着琴声把自己掩埋在滔滔海浪之中。而这又仅仅只是我的看法,一个世俗平庸的看法。于1900却又不是这样的。他能理解热闹与喧杂,他也知道爱情和友情的弥足珍贵,只是这些都不是常态。生活的常态和本源永远都是宁静和孤独,其表现方式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以及自己和自己的相处。1900看到了,也做到了。

他的傲气和优雅都藏在自己对生活的陶醉和自我认知之中。眼光穿透甲板上的形色人群,他能准确的把握他们的喜怒哀乐,贪嗔痴怨。然后单手撑头,单手抚琴,眼神深邃,目不转睛,在88个琴键上舞弄出不同人的音曲。像极了孩子,喜欢得自然,自然得陶醉,陶醉得忘我。他的自我认知则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内心定位的无比清晰———做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与傲慢的Jelly斗琴,他不在乎输赢只是觉得好玩,面对金钱名誉地位他都不屑一顾,毫不在意。他在乎的只是对音乐的纯洁的热爱和对世界感知的无比虔诚。就是这么简单的自我剖示,却成了山峰顶上最独特的风景,优雅从容,傲骨铮铮。

让我感动,甚至丝丝哀愁的是1900的爱情。这是他唯一的爱情。在这个不知名的女孩面前,他不再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天才钢琴师。他羞涩极了,慢慢走近,又不敢说话;小心翼翼,却不敢送上自己心爱的礼物;趁着睡觉偷吻了她,又像做错了事的孩子急忙忙地躲在床板后面;甚至到最后离别,他也不知她的名字,只是说了句“祝你好运”。感动在于这种慢调情愫与生俱来的沉醉感,这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人在其中就已然醉了。哀愁,当然是对美好感情的爱而不能、求而不得的深深叹息。当1900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的时候,随着海风海浪,我听到了,他从容知足的心破碎的声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上钢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