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日记2之路阻且长(一个澳洲15年移民的真实故事)

前情提要:

褪下了众星捧月般的“天才生”标签,十九岁的我只身一人来到了世界的另一端——悉尼。陌生的人、物、事既带给我新鲜的体验,却也难免捎上思念的苦涩。未知的世界徐徐展开,我才意识到独自前行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

惶恐与不安

到悉尼的第二天,梅姨给我打电话,说过来接我去市区逛一逛。盛情难却,我只好答应了。

那天我们去了中国城还有情人港,中午吃的是广式早茶,味道一点也不亚于当年我在深圳吃的早茶,我对悉尼的中餐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

情人港虽然不大,也不是特别气派,但是景色很漂亮,身处其中就像置身于明信片里的风景。唯一让我觉得美中不足的就是周围那几幢高楼,看上去灰蒙蒙的,还有点东倒西歪的感觉,好像风一吹就能倒了,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真的没法比

在情人港坐了一会儿,梅姨跟我聊起自己刚来时候的经历,作为一个中专生来悉尼读语言课程,课余还要打工赚钱,很难很辛苦。后来自己开了洗衣店,也是全年无休。

我看得出来,她年轻时挺漂亮的,这么多年应该挺操心忙碌的,有点憔悴。我一下子有点同情眼前这个女人。

她看着周围那些高楼大厦,对我说,你以后前途无量,读完研究生,可以去老外的写字楼里工作。我当时根本没有想那么远的事情,不过看到她出神的看着那些写字楼,我心里有点难受,觉得一个女人无依无靠在国外混着,真挺不容易

下午的时候,梅姨说要接我去她家住一周,因为她家离市中心近,可以带我去赌场玩一玩,她说孝叔几乎天天都泡在那里。

后来她居然还问我带了多少钱来,问我要不要去开个账户。我一听,心里一沉,马上回绝,不麻烦了,我还是回去房东那里,要不然她会不高兴的,而且我觉得那里住的还不错。

我心里其实一直对梅姨的邀请有所排斥,原因之一是她家住的区不太安全。我在出国前就从滴答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告诉大家悉尼哪几个区治安不好,我都用小本子记下来了。而梅姨家的地址就属于其中一个区。也许这是我狭隘的偏见,但是我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防人之心不可无

后来我就自己坐火车回家了,回家后,房东也不在,我就一个人倒了杯果汁喝,打开电视看看,有点像回到自己家里的感觉。

这时突然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年轻男人走了进来,一下子就站在我身边,问我,安去哪里了?吓得我差点大叫。那男人似乎看出我有点紧张,马上说,我是安的儿子。我缓了缓神,说,她不在家。还没等我说完,他就开着车走了。

看着他走远,我的心才又放了下来。于是我马上去把门都关上。还不放心,把窗帘也拉上了,然后一个人躲进自己的房间,忍不住哭了起来。我想妈妈了,觉得这里好可怕,怎么有那么多可疑的人,怎么看着谁都像坏人,怎么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一想到以后一切都要靠自己,而且还要和这么多神秘可怕的人打交道,我有点害怕了,早知道就老老实实待在国内了,有什么好拼好闯的

有点想回家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不再主动给梅姨电话。平时就呆在家里,陪着小爱丽玩,也帮着老太太打扫卫生。偶尔和她们祖孙俩一起去商业中心的大型商场Woolworth买点牛奶、面包。晚上都是早早地睡觉了。

很平静的生活,但是我感觉还不错。除了一点,就是对房东对卫生的高要求,浴室和厨房一定要干干净净,我有点压力。每次洗完澡,都很小心翼翼的捡起每一根掉在地上的头发,搽干每一滴水......

前几天对这里的生活还是挺喜欢的,也还比较适应。但是转折点好像是从一张车票开始的。

我即将就读的大学离房东家里还有一段距离,要先坐火车再转汽车。有点远。不过早早的已经联系好了学校的宿舍,住完六周的寄宿家庭。我就可以住进学校附近的公寓了,会很方便。

但是这一个多月,我还是需要经常去学校上课,所以我觉得去买张月票方便坐车。

一直听说这里有种票可以火车轮船汽车任意坐的。于是我稀里糊涂地买了张月票,花了澳币86刀,这对于初来乍到的我来讲,是一笔巨额开销了,一换算等抵上国内一张打折机票了。

但没想到这张票是不能坐公交车的,等我发现的时候,给我的感觉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一点都不夸张。

我试图想去refund(退款),可是因为已经用过一次,要退款,程序很复杂,而且澳洲什么事都是先填表格申报,然后等消息,大概几周后才有答复,还要扣押我的票,而且不保证能退款。我的天呀,那岂不是财票两空?算了,只能自认倒霉了。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我决定每次坐火车后,就步行到学校,省去两站路的公车费。试走了一次,也就是要爬一个大山坡,要走几条小道,总共要花四十多分钟的时间,一路上还要听着快速路上汽车刷刷的声音。想想每天能省下那两三块澳币,当时的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有时候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倒霉事一件接着一件。才走了不到两天,我就重感冒,生病了,咳嗽咳浓痰的那种。因为房东知道我一个月后就要搬走,也有点使脸色了。

最糟糕的是吃不惯她做的饭。我一直是公认的不挑食的那种人,可是她家的饭菜,奇怪的不得了,又酸又咸。米饭里放了好多盐和胡椒粉,鸡块是酸的,有些菜简直是难以下咽,有时候闻着那味道我都受不了了。

有好几次我都是把想吐出来的饭菜又吞回肚子里。尤其是生病的时候,还是煎炸的食物,我的咳嗽越来越严重了。可即使这样,每次还要硬着头皮全吃光,笑着说,Yummy。

那几天我真的只想喝碗西红柿鸡蛋汤,可是这都没办法满足。我有点明白所谓的出国吃苦的含义了。

不是说国外的生活条件如何艰苦,其实居住环境和大的环境是比较舒适的,住的地方比我当年在国内的大学宿舍不知道强多少倍。

但是我们不得不吃这些从未吃过的东西,必须去适应别人的生活习惯,去和一群陌生神秘的人相处,还有一些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这种苦也的确挺苦的。

最大的不适应就是总感觉在冒险。比如今天可能买错一张车票,明天又多花了好几块钱打电话,因为我们不懂别人的游戏规则,所以要犯错,要交学费。

原本觉得自己在国内应付自如的事情在这边完全不一样了,而且每次都会以损失金钱为代价,这也让我很苦恼。

在出国前,我很少为了钱的事情这么计较,可是到这里,什么都换算一遍,觉得一分一毫都要算着花。打公用电话的时候,有时候没有自动给我找钱,我都不知道浪费了多少个四角钱了。

还有就是看到学校里全是中国人的教室,不得不让我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虽然之前也听说这里华人学生很多,但真的亲眼目睹还是很吃惊的。这样的环境真的对我的成长有利吗?我能在这里学到东西吗?

有那么几天,我坐在学校的草地上,看着天空上的飞机,在想,哪一架是飞去中国的呀,我有点想家了,可一想到自己当初那迫切的想出来,真的明白围城的感觉了。虽然还不至于后悔到要到城外去,但也没有觉得这城里有多么好。

那几个晚上,我喉咙痛的说不了话,每天都头昏脑胀的。还要吃着那可怕的饭菜,我好想快点搬到学校的宿舍去住,好想认识一两个可以信任的朋友。

下期预告:

我在孤独的城市里摸索,在冰冷的夜晚等待,直到那些朋友们的出现。同乡人恰如燃烧在陌生城市里的一团篝火,温暖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在我刚来澳洲的一年里,我有幸遇到了可遇而不可得的良师益友,我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预知后情,请关注下期《南半球日记》第三集——良师益友。

作者介绍

南半球的海豚

南半球的海豚,一个在澳洲生活了十六年,踩着高跟鞋奔跑的女汉纸,兴趣广泛而无一精擅的80后二宝妈。如今多重职业,多重身份,立志成为靠谱又有趣的斜杆中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半球日记2之路阻且长(一个澳洲15年移民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