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精神爽。
俄乌冲突虽然让欧洲陷入了危机,却让土耳其嗅到了商机。
倒买倒卖俄罗斯资源本来已经让土耳其赚得盆满钵满,未曾想俄罗斯再次找上门,要把土耳其建设成为欧洲天然气枢纽,成为欧洲的“能源前哨站”。
为什么俄罗斯要这么做呢?说到底,德国左顾右盼、患得患失,北溪线路又被破坏,欧洲渴望廉价天然气又是客观事实,其他线路要么被制裁,要么经过乌克兰。
颠来倒去只剩土耳其还算靠谱好伙伴,土耳其溪又是现成的,天然气枢纽这个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土耳其身上。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土耳其天然气枢纽的建设自然就摆上了台面。
既然土耳其要和俄罗斯合作搞枢纽,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三个问题也就来了:
1)土耳其建天然气枢纽,有几分胜算?
2)失去枢纽作用的德国将何去何从?
3)后土耳其时代,欧洲能否突破能源困局?
关注童子不迷路,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1 土耳其建枢纽,有几分胜算?
立国之本,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众所周知,土耳其的生存没有什么大问题。
该国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陆地上横跨欧亚大陆,既是门户,又是咽喉。海上控制了伊斯坦布尔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卡住黑海的出口,控制着进出地中海的要道。
土耳其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苏联时期因为地理位置紧邻苏联,为求保护,加入了北约,而也正因为地理位置太好独得美国皇上恩宠,所以加入北约也异常顺利。
有了北约的保护,土耳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常规武器的研发和购买上,这么多年来没少给美国和北约交保护费。
也因为“有钱在手,天下我有”,土耳其在欧美和俄罗斯之间可以利用武器购买问题纵横捭阖,拉关系、套近乎。
时而投靠俄罗斯,时而摆向美国,不太听话,搞得美国也很头疼。
既然有北约和美国的核保护,又有仅次于美国的北约第二军事强国的光环加持,当生存不成问题的时候,求发展就被提到了议程上。
然而想发展赚钱,得有资源。
土耳其自身能源相对稀缺,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常年依靠进口。
所以现代化的土耳其非常重视能源安全,积极利用自己“欧亚大陆桥”的地理优势,一直在积极谋划,寻求在欧洲扮演更重要的能源担当。
方法就是:把自己搞成欧洲的能源中转站,吸引更多的能源经过土耳其输送到欧洲去。
如此一来,既能保证自己的能源使用安全,又能坐收能源过路费,一举两得。
务实的土耳其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真抓实干的。
经过多年努力,土耳其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转运国之一。不仅石油,土耳其现在也深度参与到天然气管道项目。
比如土耳其溪,就是由土耳其和俄罗斯共建的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横跨黑海直达土耳其,全长930公里,年输气量315亿立方米。
然而,像这么牛的输气管线土耳其还有两条,一条中线已经投入使用,一条南线因为争议还处于规划搁置。
在俄罗斯看来,既然北溪一、二被炸了,“亚马尔-欧洲”管线今年5月后无限期停用了,“兄弟”管线又途经乌克兰不可控,土耳其溪的战略价值就被提上来了。
既然通向欧洲的这条土耳其溪还健在,既然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还健在,那么对于俄罗斯而言,在土耳其溪末端靠近欧洲那里建设天然气枢纽的战略意义和价值就真实存在。
然而,这个胜算到底有几分,是否是俄罗斯一厢情愿,土耳其是否会跟着吆喝半天,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就不太好说了。
第一,反俄、拒绝俄罗斯天然气是为政治正确,欧盟大多数国家很难不继续做样子;
第二,土耳其和俄罗斯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战争,瓜葛理不清,深度合作是否会有影响不得而知;
第三,俄罗斯跳过德国,绕道土耳其向南欧、中欧输送天然气,即使成行,势必导致中欧、南欧和北欧、西欧之间的分裂,欧盟和北约、美国也不会坐视不管;
第四,如果其他能源国降价与土耳其溪展开竞争,俄罗斯和土耳其的投资可能会打了水漂。
总而言之,俄罗斯和土耳其建天然气枢纽这件事,最终一方面要看土耳其和俄罗斯的合作态度和落实的能力,一方面也要看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程度和其他资源国的竞争姿态。
但是有一点可以清楚的是,德国的处境只会越来越糟糕了。
2 德国将何去何从?
德国能成为拉动欧洲的经济火车头,不能否认的事实是: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然而自默克尔之后,德国乃至欧洲再无政治家。
软弱的朔尔茨对俄罗斯能源态度上的摇摆,终究给德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踩下了刹车。
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本来事实上已经是欧洲天然气枢纽的德国,把既能保证自己能源安全,又能坐收天量过路费,还能以能源“挟天子令诸侯”控制欧洲,拥有话语权的位置,拱手让给了土耳其。
土耳其接不接得住另说,但德国的位置是肯定没了。
俄罗斯《观点报》报道称:“一旦这一新的能源动脉连结完成,以前从与俄罗斯天然气合作中受益的国家,尤其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将面临损失。相反,土耳其、欧洲东南部国家和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一些国家将因获得更便宜的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而拥有真正的竞争优势。”
俄罗斯能源和金融研究所经济部副主任康德拉季耶夫也表示:“届时土耳其有望不仅拥有欧洲最大的天然气枢纽,而且很可能是唯一的枢纽。”
正所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好好地收买路钱它不香吗?
然而随着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德国执行了盲目跟从的方针,摧毁了德国在欧洲能源中的霸主地位,到底被那些精致利己的政治精英们拉下了能源王座。
覆水难再收,破镜难重圆。
德国靠着俄罗斯廉价能源积攒的几十年家底终于灰飞烟灭,全都消散在从美国刮来的“自由之风”中;而德国赖以为本的工业、制造业,也只会用尽“积攒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去到美国呼吸“自由之风”。
德国经济很可能就此趴在地上,从此一蹶不振,成为下一个日本。
要么生存,要么毁灭,就在德国的一念之间。
一旦德国结局如此,欧洲又会怎样呢?
3 欧洲将面临怎样的局面?
真分裂还是假统一,对于欧洲而言,这是一个难题。
眼下的寒冬,就是试炼欧盟是否团结的第一份考卷;而未来欧盟各国对俄能源如何进行替代,更是对欧盟是否会分裂给出的终极答案。
短期来看,欧洲很多国家老百姓已经饱受了能源限制的摧残,忍不住上街抗议。冬天就要来了,从天然气到煤炭,再到用电、劈柴都在涨价,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在民主国家里,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意味着在位执政党要被推翻。
德国因为有钱,决定由政府掏钱贴补老百姓能源账单,不满的情绪还能往下压一压,其他欧盟国家没钱,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就想把德国当成问题解决掉。
它们集体发出抗议:你德国这么干,你要我们其他国家怎么办?!
要不是北溪一和北溪二都被炸了,天知道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德国想干啥,其他欧盟国家会干啥!
欧盟国家内部人民的不满,欧盟国家之间的相互不满,加上欧盟主席在公开场合多次呼吁团结,这些迹象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具体的、清晰的、明确的信号。
什么信号?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就像“薛定谔的猫”,正处于量子塌陷的中间态。
很难保证冬天来的时候,这些国家们不得不抛弃共同目标各自为政,以抚慰各自国家人民的愤懑。
从长远来看:美国运过来的LNG只会割韭菜;其他国家的天然气产能有限不可能凭空提高;虽然有新油田可能被发现,开采和运输都需要时间;而土耳其溪却要把廉价俄罗斯天然气运过来。
趁你病,要你命。
要经济发展还是空喊口号,要面子还是要里子,这是个问题。
要团结没发展,要发展无团结。
欧洲的下一步真的很难,很艰难。
除非,欧洲突然出现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力挽狂澜。
可惜,风雨飘摇的欧洲已经不可能再出现真正的政治家。
即使欧洲仍然存在着孕育优秀政治家的土壤,美国也会因地制宜地洒下除草剂,将好苗子们扼杀在民主投票的海选中、民心所望的摇篮里。
欧洲只需要会作秀的政客,人选美国早就帮欧洲定好了。
批量生产,童叟无欺。
我是童子,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点赞,转发和关注,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