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爸爸从感情上更喜欢女儿,该怎么与孩子做朋友呢?

今天推荐一本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所著的《家庭教育》。这是民国时期的早教教材,即使在今天,也仍有参考意义。

《家庭教育》全书共12章,讲述了儿童心理及普通教导法。陈鹤琴生于1892年,早年毕业于清华,留学归来,与陶行知、张宗麟一同发起中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会。

1920年初为人父的陈鹤琴,对自己儿子成长发育过程作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提出了101条早期家庭教育原则,在那个年代是比较超前的早教理念。例如以下一些节选:

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

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

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感触比较深的教育理念

 1.游戏与万物

作者提倡给孩子接触水、泥沙、塑泥、浇花的机会,孩子对于外部的世界是很好奇的,给予孩子接触的机会,他们的认知能力才会提高。手衣服弄脏都可以洗,一些大自然的东西,应该给孩子更多探索的机会。不玩泥巴,不会知道泥巴是什么样的;不玩水,不会知道它们是流动的。当然,凡凶恶丑陋、不合卫生而有危险的玩物,一概不要给小孩子玩。

2.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对于父母来说,早教就像一份工作,早教是无时不刻在发生的,在生活中进行早教,在亲子互动中进行早教,在游戏过程中学习,而不是刻意的教给孩子知识,让孩子多接受外界的刺激。去公园散步、去超市购物,去菜市场买菜,都是发展认知、了解周围环境的机会。

3.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书中举例,心声是一个头生子,父母异常疼爱他,几乎什么事情都由着他,某天抢邻居孩子的玩具,邻居孩子哭着找他母亲哭诉,心声母亲反而埋怨邻居孩子”借我们玩玩有什么要紧,你的气量为何这样小“,从此日积月累,结果把孩子培养成很倔强很刚愎的孩子。书中把这种情况称为”姑息养奸“,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里是常看见的,会使孩子养成利己害人的坏思想。

4.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玩玩具几乎是孩子的天性,不管是民国的小孩还是现在的小孩,当孩子玩得起劲,这时候大人强行打断,孩子肯定会大哭。比方我们正在那里打篮球,突然有人怒气冲冲打断我们,我们心里肯定很不高兴,甚至会埋怨几句。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书中教会我们一个方法,先给孩子有个心里准备,例如对他们说:“我们要吃点心了,我再给你们5分钟,你们快点玩,玩好就把积木放在原处。”提醒孩子,还有多久就要结束玩耍了,这样能培养孩子有始有终的做事习惯,避免很多哭闹。

5.游戏与玩物的选择

玩具的作用,不仅仅是博小孩子的欢心,也要让孩子动起手来,,什么泥菩萨,什么纸灯笼,仅仅是被动的观赏。陈爷爷提倡给孩子玩质量坚固的积木玩具,一些有毛的、泥做的和洋铅做的、竹子做的玩具,都是不建议父母选择的。

6.小孩子以哭来要挟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绝对地拒绝他

书中举例,有许多小孩子要东西的时候,常常以哭来表示的,做父母的因为他哭,所以就去拿来给他。久而久之,小朋友提出不合理要求,就以哭为惯技了,大人越是劝和哄,孩子越哭得久。其实最好的处理是让他哭一会,把情绪疏导出来,父母切不可一一去纵容或过度介入他。现代称为冷处理,先让他哭一会。

7.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

书中举例,孩子喜欢吃肉,丈夫不同意孩子吃太多肉,而妻子当着孩子面反对丈夫,还夹肉给孩子吃,引起了争吵。在小孩子面前,父母意见不统一,不仅让孩子无所适从,也会让他有轻视父母之心。立规矩管教孩子,全家人要达成一致,孩子才会重视规矩。特别是有老人协助带娃的家庭。

8.父亲应当同小孩做伴侣及高质量陪伴

旧式家庭里面的父亲,大概是不同小孩子做伴侣的。何况在100多年前的民国时期,自古以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很多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是空白的,更缺乏与孩子的沟通,陈鹤琴作为一位父亲高度参与了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的衣食住行,人格培养,性格教育,习惯养成,心理沟通,做到无微不至。因为有了这位伟大的父亲,才有了这本奶爸育儿笔记“《家庭教育》”。

陈鹤琴不仅提倡父亲多参与孩子的生活,还建议父母要有适当的高质量陪伴,比如共读图书,父母陪孩子做游戏,促进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成长。特别近几年流行欧美的育儿理念,比如认知启蒙、情绪管理、亲子沟通技巧。早在100多年前,陈爷爷已经在践行这种科学的育儿理念,还全身心投入儿子的成长教育中,确实是一代典范。


本文参考:陈鹤琴《家庭教育》,图片来源:丰子恺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说爸爸从感情上更喜欢女儿,该怎么与孩子做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