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东京的留学生自白(三)

曾经热衷的也罢抵触的也罢,不少人去过都承认日本的生活环境比国内好了太多,但又有多少人意识到和享受所对等的义务:你需要付出多大的克制和协力才不至于成为环境的破坏者?每天允许扔的垃圾种类不同,路上不许吸烟,电车不许饮食不许电话,这些仅仅都是最基本的,还有太多人跟人相处的潜规则,他们并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而放低标准。

好在家教还算严格,基本层面上我不至于给祖国丢脸,但就算住了几年依然不能避免偶尔会有些细节疏忽甚至某句日语用错场合引来意外的尴尬或不快。所以久住日本的中国人说感觉自己每天都悬着心过日子,我太能理解了,越是试图融入这种不安感只会越加明显,就像长跑一样必须坚持过某个临界点才能进入一个比较适应的状态。


事实上日本人自己的生存状态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他们的“基础”比我们外国人好些,而且对压抑已经习以为常,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属于他们的排解方式(怎么排解你们懂的,外国人却不一定能接受)。

语言学校的寝室虽然有四个人。但就像之前所说,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和时间表。大家很快发现想坐在一起吃饭都成了难事。我们四个日语水平各异没有在一个班级,三个上海人一个苏州人(其实北京念书的我习性上更接近北方人),其中两个并没打算上太好的学校以打工为主,另一个本身就考过一级重点大学志在必得,而我呢有点不置可否,除了语言学习不放手外后续的考虑比较欠缺。


我发现送去日本留学的男生女生情况迥然不同。相当一部分男孩来自很普通的工薪家庭,意味着踏上日本土地后家里几乎就不再给更多支持,他们不得不早早打工筹集生活费和学费,这些孩子其实都挺不容易的,和一年几十万送去欧美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起初没急着打工,因为没有日语基础几乎只有去中餐馆后厨刷盘子。后来是因为觉得不好意思问家里开口,大家都打工自己不打也不像话,最终找到一家洗涤公司干活。负责用机器熨烫,折叠以及封装衬衫,这种规模化洗涤厂里人就是机器的一个额外零件而已。由于工作温度较高出汗量大,两三小时就要休息一下,感觉自己赚的工钱全用来买功能饮料了。可以说那类工厂能接触到的还真的属于日本的“底层”人物。

这份工让我发了在日本的唯一一次飙,一个日本老太(你们脑补广场舞大妈里跳得最带劲的那个的形象)把明明该是她份内的活一个劲朝我这边塞,第三天我用日语冲她大吼,然后把衣服全部扔在她面前再用中文骂了一圈。她当时懵了发脾气提前下班。第二天,她对我的态度果然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客气到不行还主动帮我,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既然你客气我自然也以礼相待。由此联想到散布整个日本各层面的欺凌事件,几乎无一例外是被欺凌者没有做哪怕一丝反抗而一味地退让。


做完夏天旺季我觉得自己都快被榨干了,第二份工是在豪德寺的一家据说是上过电视的香港厨师开的高级中餐店,后厨打杂。感想有三:后厨极其干净,餐具极其昂贵,工作极其高效,确实是我喜欢的做事风格,不过劳累程度也是可想而知。学会了几样精致的点心,不过有个广东的厨师明显是基佬,后厨每个男的都被揩过油包括我。第三份工是在新宿的一家超市做保洁以及打扫生鲜加工场,全都是鱼下水。有几个日本大学生也做这个,可以聊聊天挺好。其间还穿插着去过几次ヤマト快递公司做通宵工,亲历体验日本人对货物的爱护,绝非中国快递公司能比。

同样是打工,女孩子的情况又不太一样。家里条件通常比较好,在日本的生活和学费都不太发愁。家长一方面是希望她们以学习考试为主,另一方面毕竟不想让女孩过分“自立”以至于走偏(家长对日本的花花世界多少都是有所了解的)。不过女孩子慢慢地依然会去打工,当她意识到只要做一个月零工就能凭自己的力量买一个LV的包包,这种诱惑力是超出想象的。有趣地发现,大部分素颜素服来日本的女孩会在半年里换一个人,估计回国都能当化妆,穿搭以及奢侈品方面的专家。我读的那个语言学校毕竟还算是正规,女孩失足的事情似乎没啥耳闻,最多就是能念上的学校水平高低不同。

不少人都知道在日本打零工是很平常的事情,无论家里再有钱都会出来学会自立。这是事实,不过不是全部。日本政府公布的养老金状况很不乐观,意味着很可能年轻人上缴的养老金在轮到自己用之前已经枯竭,他们对政府极其不信任所以都变着法子避免正规的雇佣形式,情愿打工也不愿签长期合同。大企业一般还是循规蹈矩,中小企业当然很欢迎更自由更经济的雇佣方式,可以少给国家交钱嘛。

我的打工强度在同学中绝对属于比较少的,毕竟以考试为主。说到日本的学校应该没人不知道早稻田大学吧,名气太响了甚至你说个京都大学一般人并不知道哪个比哪个分量重。既然要考试,这一块还是不得不去了解。关于报考早稻田大学还有段哭笑不得的经历以至于我对这个学校的印象一落千丈。


日本的大学主要分为国立和私立两大类,可以说多如牛毛。一般来说考国立大学是比较稳妥的选择,各专业间水平落差不是太大。当然了全国范围讲师资以及教学经费等等的差异还是能分出三六九等,一等一的自然是东京大学以及京都大学。国立大学学费便宜不少,考试难度也就会比较大。

大学的牛逼之处不单单在教育这一块,图书馆藏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东京大学图书馆巨量(1000多万,日本第一)的藏本如果算是数字上的积累的话,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除了东大图书馆全世界再没地方能找到的”,代表了这个图书馆的超高含金量。日本人很早就开始有计划大规模地收藏中国典籍,结果是比中国人自己保存的还全面还完整,动辄就是什么最早版本或者全球孤本,搞得中国学术界要做什么研究不得不到日本去翻阅历史资料。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到底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呢?日本人对中国的研究远远比你想象的要深入,持续,透彻。

我的观点,文明属于全人类,或许你是偷去抢去已成历史也无从追究,只要你爱护并将其用作真正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途径,倒也无可厚非了。


私立大学的选择范围要比国立大学大了不少,你不要一听说私立就想当然认为是念书不行的孩子花钱捐个文凭。整体上很烂的私立大学说不定也有某专业或某教授足以叫板东大或京大。社会上总的来说也比较务实,不会因为毕业院校就给你贴死标签,机会照样给你,是金子总能发光。所以大企业在初步删选简历的时候相比学校名气更优先考虑学习专业是否和工作内容对口。

一般来说东京地区早稻田的政经科,庆应的经管,一桥的经济属于顶尖水平的(理科没研究过),也不是说其他私立就不行,规模稍微大些的私立多少还是有各自拿得出手的专业,再不行谁谁谁家的棒球队特别厉害在日本也是很牛逼的事情。日本的学生只有从优秀大学的优秀专业毕业或者跟着非常有名的教授出师才能自带精英光环。

这就意味着在日本报考学校同样得花相当多的精力正面侧面去了解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教授之间的差异,再结合自己现状去砸那个中奖概率最高的彩蛋。语言是一切沟通的基础,尤其考硕初期阶段能否和教授顺利沟通直接决定了人家要不要你,母语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掂了掂自己的分量没敢投太好的学校,其中一个记得是早稻田的某经济类专业。由于同时报考,我的资料原件寄在另一所学校所以给早稻田招生部寄去的全部是复印件。果不出所料他们电话要求我补上原件,我回复说短期内有点困难(其实是有点不太想继续报考他们),对方强硬地说没有原件报考手续是无法进行下去的。本以为这事不了了之了,谁知道在临近截止日期前招生部又给我打电话说报名资料审核通过,付钱来考试吧。我反问之前不是说复印件不接受的么?对方大致意思是外国人的关系“适当地”做了规则调整,我当即果断回绝说自己不打算报考贵校了。上一篇说过“中国人促进了日本大学的产业化利益化”,而早稻田大学无疑是这条路上的先驱。他们草草审核了我的报名资料就让交钱考试,要知道考试费用并不便宜,你及格不及格关我屁事但考试费他是不赚白不赚。

讲真,早稻田大学最响亮的牌子是政经(或许还有我不了解的其他牛逼专业),并不是说所有专业在日本都是突出水平的,甚至也不乏一些混日子专业夹杂其间。知道为啥日本人不以毕业院校论英雄了吧(当然了京大、东大基本还是公认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迷失在东京的留学生自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