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断想

                              (一)

      小学时的同学发来小提琴曲《梁祝》的音乐视频。点开的同时,不觉楞了楞神。这样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旋律多久没有亲近了。每天忙忙碌碌,真有恍若隔世之感!

      第一次让身心完全沉浸在这优美旋律里是在2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那时刚买了我的第一台电脑,上网用的是电话线。那个晚上月光如水,静静泻进窗子,不知怎地,捕捉到了电脑上的一则音画作品。画面上出现一艘小船,船尾一后生身着白色衣衫,手里拿一竹嵩,竹蒿起起落落之际,船迅疾地行进在桃花流水间,音乐亦如月光亦如流水,照在心里响在耳边。嫣红的桃花点点飘落,心随着这抚过琴弦的清风一点点沉醉。一遍遍听着,心一次次沉浸在这美好而又伤感的旋律里,夜不能寐。那个晚上后来时时浮现在脑海里,那优美的旋律也时常游弋在耳畔。那一晚该叫梁祝之夜!

                              (二)

      《梁祝》本是上世纪50年代(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两位青年学子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毫不夸张地说,这一作品满足了人类对爱情的所有想象,体现了教科书式的东方浪漫。如果现实是一塌糊涂的泥淖,你依然可以仰望星辰大海;如果今生被残忍的撕裂,你还有来生可期;如果现实的梦不幸破碎,你还可以幻化为彩蝶双双,翩然飞舞于理想的天空。这种残缺的圆满不屈的守望不绝如缕,漫漶在每一个欣赏者的心灵时空,让你心动心痛又心满意足,让你的思想之神嚯然而起。从此,茫茫人海,有一份呼应与回望,有一份青山隐隐水迢迢的渴慕,从此山高水长,没有今生与来世,没有现实与梦境。彩虹飞架,雨后晴明,一切在蝴蝶飞起的瞬间成为永恒!

                              (三)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产生于浙江绍兴的越剧曲调和绍兴上虞的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人说这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莎翁作品)”。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其余的三篇在我看来浪漫的层级远比不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牛郎织女》是受到诟病最多的一篇,因为牛郎娶媳妇用的是下三烂的手段,人家仙女洗澡,他偷偷把人家衣服藏起来,让人家回不了天庭,只好跟他做媳妇。当然都是老牛惹的祸,不过怎么说都有点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感觉,所以有人把牛郎称作流氓,而且故事结尾殊为不美,天河相隔,七夕方见,否则遥遥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有意思的是在同为民间传说的《天仙配》(奇怪这篇未能入选四大,是否因为汉代已收入文人作品)中,织女(即七仙女)主动爱上忠厚孝顺之人董永并与他结成夫妻。是不是想说天帝的这位七姑娘被迫嫁牛郎是个错?

        至于另外两篇中的孟姜女这位姜家大姑娘凄然一哭倾倒长城,有反抗暴政的大胆想象,但这样的壮举真的缺少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同样出自浙江的民间故事《白蛇传》中,许仙与白素贞爱得有些累,人妖殊途,这妖还是冷血动物白蛇幻化的,难怪许仙要出奔杭州,而最后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这个剧离浪漫离国人的审美其实是有些远的。

      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真的不一样。公子小姐因求学而邂逅,英台暗许芳心,临别又启发山伯十天内上门提亲,山伯错过十天之约,被马文才捷足先登,于是山伯悔恨交加爱郁结心中无法释放,竟然一病不起,令人叹惋,而英台知情后,要求马家迎亲时绕道南山,哭坟时雷电交加,终于跳进坟墓,如系孟姜女到这就出不来了,而梁祝二不然,他们不仅出来了,而且化作一对美丽动人的蝴蝶,翩翩起舞!这样想落天外的想象让人拍案叫绝,心向往之。本来的一手烂牌让创作者玩成了魔术,怎一个妙字了得?当然化蝶这一情节极有可能受庄子《齐物论》中“庄生化蝶”典故的影响,毕竟这个典故里的“不知庄生化蝶还是蝶化庄生”的想象太绕人也太绚烂,比如诗写得很绕又很绚烂的李商隐就写下“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句子。

                            (四)

      现在我们时常听到的小提琴曲《梁祝》其实是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的结尾部分“化蝶”。何占豪坦言,当初因担心坟里飞出人变的蝴蝶是封建迷信,作品本没有这个结尾,是领导笑着说,《梁祝》怎能没有化蝶?这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这一来,这支栽上去的尾巴却成了整个协奏曲最动人心魄的点石成金的魔棒,让整首曲子蜚声中外,成为世界名曲。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年青人的艺术,它的主创都很年轻,第一次登台领奏此曲的俞丽拿当时只有18岁。时间过去了68年。当初的年青人已进入耄耋之年,当初如痴如醉地欣赏这首曲子的孩子也进入了中年壮年老年。木村在他的诗里写道:从前车马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是不是先生说的这样,也未必,一夫多妻的封建时代肯定不是,后来呢,不知道,有人说木村就不是。但很多人心里葆有这份情怀留有这份希冀。这就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于是梁祝这种超越生死的爱便迅速地深深植入中华文化,成为一道崭新的风景。生活节奏趋于明快的今天,年青一代中还有多少人喜欢这首舒缓哀伤优美的《梁祝》呢?应该满怀期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祝》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