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字背后的智慧

寻找文字背后的智慧

-----参加《文言文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10月31日,我有幸参与了一场特殊的教学教研活动,两节文言文优秀课例,三个专业的学术报告,如同拨云见日,让我在文言文教学的迷茫和困惑中看到了曙光。现将浅显的心得做以分享:第一: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让学生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瑰宝。《杨氏之子》突出的传统文化主题是君子智慧,彬彬有礼,《伯牙鼓琴》意在表现中国人心目中的友谊的最高标准。而统编教材中循序渐进安排的古诗文无不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言文注重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她们承载着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的出现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但都担负着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第二:对文言文的教学有了新的理解、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路。纵观这两节课例,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怎样教,教什么,麻老师和张老师都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让我清楚地看到课堂上生成的、精彩的效果。朗读贯穿课堂始末,从生涩的文字开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好停顿,理解大意,再到读懂内容,读懂意味,体悟情感。朗读始终承担着连接着学生,教师,文本的主线,始终为学生走近文言文,走进文言文,深入文言文做着深厚铺垫。在张老师《伯牙鼓琴》中,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同桌互读,齐读,指导读,展示读,各种形式的朗读,不仅丝毫没有感觉多余,反而在反复的沓读中让学生真正读懂“知音”,读懂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知志又知心。另外,巧用关键词是两位老师的又一大绝招。把简洁凝练的文言文读成一句话,一个词。拎出关键词,实在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课堂中没有絮絮的问,没有碎碎的答,没有逐词逐句的注释。有的只是对关键词“知音”,“聪惠”的再次述说,再次叩问。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在读懂文字本身,更是深刻体悟文字背后深深的情感。两节课堂,朴实无华,完全没有任何花架子,有的只是简洁,厚重和真实和精彩的生成,而这些,正是我学习和努力的方向。第三、在教学中,要把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课堂的关键。两位老师尤为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既充分地发挥着“语言运用”的作用,同时又精准体现着对“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训练和积累。观这两节课例《杨氏之子》、《伯牙鼓琴》,例如,“文中哪些句子也像这样省略了一些内容?” “你能找到几处表现“聪惠”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你觉得伯牙为一人摔碎了琴,从此不再演奏,可惜吗?”这些问题的指向意在让孩子们进行语言运用,但同时不也正是锻炼孩子们发散的思维能力,文化艺术的审美创造,不就在彰显着文化自信么!简单风趣的语言,是智慧的闪耀,语文核心素养就在这样不留痕迹中悄然生成,绽放。的确,文言文,言一半,文一半,课堂就应该在朗读中寻觅言语智慧,篇章智慧;就需要在关键词的锤炼中实现言文统一,言意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力求更关注过程,关注生本,努力让文本,文体,文化回归。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文字背后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