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积极的态度实现工作和学习双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交流会 

班主任工作室成员:骆新杰老师供稿

      6月15日下午5点至8点,全国名班主任万平工作室的成员们又相聚在了一起,大家围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进行了交流。会议由工作室助理宋洁主持,杜颖娟校长参加了读书交流会并做了重要发言。

图片发自App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万平老师推荐的,她特别喜欢看这本书,每次看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从万老师书上的笔记可以感受到他对这本书的热爱程度,在万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开始共读一本书,交流、碰撞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积极的态度面对读书、学习和生活

      在交流的过程中刘佳佳、康贞丽、王琼、孙小兵都谈到了书中所提到的“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我们和动物的差别之一,就是我们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思考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而动物缺乏这种能力,所以就造成了动物只能在得到“刺激”之后不假思索的直接“回应”,这更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巴甫洛夫的动物实验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人类在得到一种“刺激”之后,会有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有更多的选择自由,这种选择自由与我们的“想象力”、“良知”、“独立意识”有关,那么怎么让自己从一个消极被动的状态转换成积极主动的状态呢?杜颖娟校长做了补充,书中提到了两个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影响圈”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它们专注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会全神贯注“关注圈”、紧盯着他人的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就会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的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调整好自己心态,关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直接控制的事情,通过培养习惯来解决,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例如可以采取移情方法而不是针锋相对,以身作则而不是口头游说,无法控制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改变面部曲线,以微笑、真诚与和平的方法来接受现实。

      李思文、骆新杰、老师还分别结合自己的例子来谈对这个习惯的认识,孙亚琦老师认真思考和梳理这一章后面的练习题:用一整天时间,关注自己和周围人的谈话,看看是否有“但愿”、“我办不到”“我不得不”等消极的语言出现。并尝试用积极主动原则30天,观察自己的影响圈有何变化。

二、情感打通了,事半功倍——双赢思维

      万平老师说:“教育是温暖的、成就学生的同时也会成就自己。”亚秋老师分享了一个教育故事,当自己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时会有令你意想不到的结果,孩子的进步和转变,家长的认可和满意,会让自己感觉努力没有白费,成就满满;宋洁老师也分享了一种做法——坦诚相见、真诚相对,“摸着自己的良心,谈谈我们来学校的目的”单纯的孩子一下子被这种做法感动了,认识到了以前的行为有所欠妥。伍华老师、赵素红老师也就自己的经历和书中的观点谈了自己的思考。

      杜颖娟校长做了总结发言:态度决定思维,让我们用积极的态度读书、学习和生活;读书型的学习方式需要坚持,今天的努力会成为未来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最后还对我们提出了几点希望:1、读书与育人相统一;2、身教与言传相统一;3、潜心学习与关注社会相统一;4、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积极的态度实现工作和学习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