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Section 5.1, paragraph 1, ill typeset或者如下的情况:
It is not easy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lines in Figure 3e. Fewer lines or wider distance between lines would be better.要知道排版是LaTeX自己弄得啊… 要知道图我用的是LaTeX中的图表工具pdfplots做的啊!这些东西,如果上来就注意的话,顺手就改了。如果后面再弄,改起来我个人认为有点蛋疼。不过这个东西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习惯有不同的方法,不能以偏概全。所以这只是我个人的倾向。
Section 4.2 is not necessary.Section 4.2是我觉得读者可能无法理解符号表示和构造,写了个章节举了个Toy Example。放心,如果认为不需要argue或者解释,审稿人会指出来的。
The construction seems to be correct and secure, though I haven't checked the proof in details.但实际上,这个证明中确实有一些问题,这篇论文Full version审稿人给的意见是:
The main flaw is that the proof of their scheme is insufficient. In Lemma 3, ......
Apart for these issues this is a well-written paper on the whole and authors brought up an interesting issue for ......==============================
How do we determine which articles to publish? As Editor, I look at every Abstract and then for most, I read the cover letter.
Many submissions that get rejected include a cover letter that contains only a few sentences that basically state: “I want to publish this work in your journal.”This does not help your case. Do not cut your Abstract verbatim into the cover letter (or repeat it at the end of the Introduction).This does not help either! You are making a case for publication and so please put some thought into writing your cover letter and introduction that provides reasons to read (and publish) yourmanuscript.
我觉得最坏的一点就是审稿人认为你 不专业。我觉得,如果Latex在一个领域不是必须,那么有学Latex的时间还不如多做些研究,论文只是表达研究内容的一种方式,做好研究的课题,这是作为一名科学家或者说暂时在科研领域的人最应该看重的事情。如果一名审稿人因为投稿者使用Word居然联想甚至质疑投稿者的能力态度,那么我觉得这样的审稿人的科学素养才是值得质疑的。
Latex是写论文用的专业工具,学习它需要花费比word更多的时间。但一旦学会,你后面的paper几乎完全不用考虑版式问题,其实是节约时间的。那些认真做研究,计划稳定出paper的人,一般都会好好使用这个工具。
所以,当审稿人拿到一个Word排版的paper时,他会在潜意识中认为,你没有写过很多paper,而且以后也不打算写太多paper,你只是个打酱油的。有了这样的最初印象,在审阅的时候,就会带着更多批评的眼光看待paper。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在这篇paper可锯可不锯的时候,就锯掉了。
不要觉得不公平,其实这个很公平。当你不愿意花时间学习专业工具的时候,审稿人很难相信你会花时间把研究做好。
另外顺便说一点,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paper是否被录用,最重要的不是idea,而是写作。这是审稿人不会告诉你的。也许确实有不少期刊和会议这么做,我觉得很悲哀。
身为北美PhD熟练搬砖工结合自己投稿和做审稿人的经验来和大家分享和讨论一些体会~
写paper 是科研的最后一步或者说是阶段性的结尾。怎么写文章,能写出怎样的文章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的新意,实验的设计以及数据的累积和分析(广度和深度)。通俗一点说,新意,广度和深度在写文章之前(甚至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逐渐确定下来。个人的经验是多看文献,读得多了你会了解领域的最新发展,自己研究的位置以及应该怎么设计实验和写作论文。这和文学创作需要阅读积累异曲同工,写论文需要保证尽可能大的文献阅读量。在google reader关闭之后,我转向了feedly来订阅追踪期刊的每日更新。所以,除了刷知乎,还要频繁刷文献!
针对题主的具体问题:
1、是先不管格式篇幅图片要求一类随便写一个版本,然后再在其上按照具体的杂志要求修改,还是一上来就按某具体杂志的要求来写?
鉴于题主是第一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写文章,我的建议是先要明确数据的新意程度(novelty),如果说实验的结果和数据的质量非常新颖,可以把文章写成communication(通讯)的形式。各大领域的王牌期刊大多接受篇幅极短(不超过4 pages)的通讯来报道领域内的最新的有意义的突破。这个时候写文章一定要注意精简干练,把最有意义的数据以最直接最流畅的逻辑展示出来。如果实验数据本身比较完整详实,工作非常系统,那么写作的时候先追求“完整”,也就是说不要去顾忌具体期刊的形式,先把故事按照已经设计好的逻辑和文章构架写出来。事实上,从期刊论文的角度来说,同领域文章的论文构成都相对固定,不外乎introduction,experimental,results & discussion和conclusion几个部分,甚至同一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们的格式要求非常类似(比如美国化学学会ACS的期刊),不同出版集团杂志之间格式的不同也仅仅是以上提及的那几个部分的顺序有差异。另外,非通讯类论文的投稿大多数不需要套入模版,在论文审稿通过被接受之后杂志方面会给一个已经排好版的proof,作者一般只需要校对文字,确认返回给编辑即可。所以,写出一个完整的,条理逻辑清楚并且数据没有硬伤的故事比较重要,不要因为格式而担心,在最后投稿时格式的调整其实非常简单。在动笔之前,个人建议先把图片拼起来,图片的拼接和数据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文章的脉络和走向,完成图片的拼接和排序之后文章的逻辑就很清楚了,这个时候再动笔就胸有成竹了。
2、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是要先想好可能被argue的内容,然后再以此构建文章整体的结构;还是不管那些,先构建文章整体结构,再考虑可能被argue的内容?
做实验的时候就要想好可能被argue的内容! 写文章永远是最后一步。我的建议是在边做实验边处理数据,边处理数据边思考漏洞,发现漏洞及时做补充实验,如此循环,直到所有数据和结论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足够完整和准确。自己觉得信服之后才可以写文章。当然任何工作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可以针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在论文修改阶段再去琢磨。
3、一些细节性的东西,考虑到放得太多可能让人眼花缭乱反而不清晰,放的太少又不充足。那么哪一类该放进去,哪一类不该放进去?
根据题主的问题,个人觉得题主文章的构架和故事逻辑的发展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放入正文的数据永远都是要为数据的分析和结论的展开来背书的。在文章构架清晰并且明确实验结果已经被充分完整的讨论和验证的前提下,琐碎细节的一些数据可以单独作为supporting information跟正文一起投到期刊。
个人浅见,跟大家讨论。希望题主科研和投稿顺利~
从小大到无数次的英语考试,作文模版始终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大家是对它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它能解决很多问题;恨它是因为好的、个性化的模版太难找,而且模版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终有一天,我们要离开模版给我们构建的安全区域,进阶为更个性化的写手。
本科毕业后,当第一次需要写sci文章时,我又面临了当初第一次面临英语作文时无从下手的感觉,相信多数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那么,曾经帮过我们大忙的英语作文模版能否再次救我们于水火,帮我们迈出sci文章写作的第一步呢?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sci文章结构化写作的一点体会。
首先,我们来谈谈结构化sci文章写作之所以能够成为可能的几点原因。
1. Sci文章不是满汉全席,而是快餐
首先,我们要明确sci文章的定位,我们不能把sci文章当作满汉全席。相比伟大的文学作品而言,sci文章不像是艺术品,而更多的像是应用文。读者期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有效的信息,从而判断这些信息的价值。因此,他们期望的是能填饱肚子而又不太让人失望的快餐。固然你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份饕餮盛宴,但是当你看看杂志的instructions时就会明白,学术圈还是喜欢简单粗暴直接的东西,所以才会给你的文章上那么多枷锁。当然,如果你拿了诺贝尔奖,在给CNS写评论的时候,即使你端上去的一道煮方便面,科学界也会把它当满汉全席来对待。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老老实实的往读者的期望上靠吧。
做为一道快餐,sci文章的特点是除了少数专业词汇外,词汇和语法都不难。这意味着门槛低,一个本科毕业生在积累了一些专业词汇后,应该足以应付。难点在于,新手不知道不知道如果找到读者的“共性”,而无从下手。
有的人可能会说,阅读(超越但包括sci文章意义上的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每个人的背景和需求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存在读者的“共性”这回事呢?更遑论找到这种“共性”?
事实上存在这这种“共性”,并且我们都受过如何找到它的训练,只是大多数人忘记了,或者把自己受过的这种训练当成了笑话。
先说多多年前读到的一个事情,真假无从考证,但故事背后的意义值得大家思考。据说某年少成名的作家(不点名了,80后应该都知道这个人,后面的孩子可能对他的了解不多)的某篇作品被做为语文考试的阅读材料,以示语文教育紧跟潮流,关心学生所思所想。有好事者请该作家做了这道题,对照参考答案,得分非常低。有人就声称,作者本人竟不了解作品的真实含义?!当年有些人便拿这件事来说明语文考试的题目的不合理,进一步否定现有的语文教育体制,甚至否定整个教育方法。
其实,这些人大错而特错。一道菜的价值,取决于食客,而不取决于厨师。一篇文章的价值,更多地取决于读者,而非作者本人。一个好的作家,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读者;一个好的读者,天然就可以成为一个一般水平的作者,当然,有时候可能要经过一点简单的训练。其实,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可以的。如果一定要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有问题的话,那么问题便在于对于文学性过于强调,而对应用性过于轻视,这样的体制才生产出了那位善写不能读、忽视了阅读“共性”的少年作家。
所以,你们大约明白了,从小学一年级起,我们在语文课上受过的那点教育,比如“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这个字不能删去?”、“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这样的训练,都是我们写好sci文章的有力武器。往大了说,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共性,那么人类的语言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我们从小在语文课上学到的东西,多数能够迁移到英语甚至其他语言的学习中。结构化的sci文章写作就是要利用我们从小学习的分析文章“共性”的能力,从而倒推出写出符合“共性”的sci文章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读者期望我们给出哪些“共性”的东西呢?
未完待续。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sci_coffee_break)或个人网站“读思”(http://read-think.com),和我做进一步的交流,公众号主要关注科研生活和论文写作。公众号会定期分享一些关于研究生做科研的书籍和读书笔记,欢迎大家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