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8 物质

物又称为物质,泛指一切,特指非生物。

定义:物是实在的东西。


纷繁的世界,剥离表象之后,最根本是是什么。有什么共性的东西吗?古人朴素的元素论,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微观领域的测不准地步了,已经很玄了。以至于物质构建的最细微基础是不确定的“什么东西”构成的。这种无限追根究底的认识方法,没有尽头。

认识论上存在三大流派:老子的,西方科学的和佛学的。老子认为,“无”是根本的存在,是道,“无”是世界的起源,是永恒的,从“无”中生“有”,到万物。有无是相生关系。永恒的虚无,即大道,蕴含了一切“有”的可能。西方哲学认为,存在就是“有”,只能从有到有,最终有来自于虚构的“上帝”,证明“上帝”是永恒的和实在的,硬生生的把一个虚无弄成了“有”。佛学却有另一种解释,把存在称为“缘”,是“缘”构成了一切,一切随缘,聚则有,散则无。佛学没有去追寻那个找不到的起源,“聚”比较接近现代科学。

现代科学认为,物质是能量汇聚而成。能量汇聚成微小的粒子,粒子汇聚成原子,原子汇聚成分子。原子或者分子汇集成物质。这个汇聚的方式千差万别,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汇聚的方式决定了物质的差异。

有机物就是一些原子以非常特别的方式汇聚组合而成。部分有机物以特殊的结构形成了更特殊的有序系统,进而形成了生物。


物质的属性:质量,能量,力量,变化。


本质: 实在。

 

物,就是实实在在的物,就是身体能感知的实在的东西,看见的,抚摸到的,闻到的,这些具体的东西。但是物质的规律却隐藏的很深。对物质的规律的研究,就是科学,包括物理,化学,力学,电学,天文,地理等等。这些事情交给科学家去探索,这种探索是非常耗费时间和金钱的。科学的学科不止这几门,太庞大了。不做科研的我们,不必去深入研究,了解物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特点,能够应对社会生活就行。当然,感兴趣是可以不计成本去研究的。如果是从事的工作有需要,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与物相对的是意识。

意识是在生物大脑里面的,是抽象的,在个体大脑中是存在的,但离不开个体,不具备实在性,别人无法知道。另一种是思想。思想是一种意识产生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人们之间流传之后,具备了独立于单个人而存在的特点,生存与人类社会中,思想具备了有依赖的实在性。思想可以从一个人通过语言和符号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

总体上意识和思想是依附于大脑的,大脑是生物的一部分,依赖于物质。世界是物质构成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生物,还包括思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1-18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