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伤病员留守处


文/余光

位于沙家浜镇芦荡村黄桥宅基,房屋的主人孙大生,生于1922年3月,卒于1989年4月。这里地处阳澄湖边,河如蛛网,芦苇丛生,十分隐藏。1939年10月,叶飞率领的江抗奉命西移后,在这里留下了以刘飞、夏光为首36个伤病员,孙大生家就成为新四军后方医院的总部。

所谓后方医院,实际上根本不像医院。农家的门板一搁当病床,蚊帐一挂当病房,十分简陋,真有点像叫花子医院。邻近村庄同时也设了许多分院,如曹浜陈阿生家、双浜何家祠堂、新泾浜俞家祠堂、鲍家坝宋三宝家、王家坝殷志仁家等。后方医院总部备有一条小木船,医生每天摇船到各分院出诊。新"江抗"副司令杨浩庐手臂在战斗中被敌人的子弹打断后,就住在这样简陋的医院里,医生张贤用"柳条接骨"的土方法把他治好的。

1940年深秋的一天早晨,当年只有18岁的房东孙大生急急忙忙从村口回来报告:“鬼子要进村了,快撤!”原来,因为家中是后方医院总院,孙大生经常到村口放哨,成了义务交通员。发现有敌情,就回来报告,这已经是常态了。这时候,新四军都在外线作战,护士和医生往邻村照料其他伤病员了,孙大生家里还住着4个重伤员和2个轻伤员。他就立即指挥大家转移,在轻伤员老戴和小虎的帮助下,把4个重伤员背上了河边的小船,老戴和小虎对孙大生说:“快,我们一起走!”孙大生摇了摇头说:“我不要紧,你们先走!”说着,解开缆绳,把小船往河心一推,小船掉转头,很快钻进了对面的芦苇荡里。送走伤病员,孙大生回到屋里,十分利索地清理了各种遗留物品,悬着的心刚想安定下来,忽然发现屋沿下还有一只竹畚箕,里面装满了护士用过的药水瓶和棉花球,他的脑子不由“嗡”的一下,惊出一身冷汗。他急忙端起竹畚箕从夹弄里朝屋后面走,倒进了屋后的水塘里,可是,这些小瓶和棉花球都漂在水面上,要是让鬼子看见了,这还了得,情况相当危急。孙大生没有慌乱,他看到水塘边有一堆青草,灵机一动,马上把青草撒在水塘里,刚好把这些东西遮盖住。就在这时,背后传来了皮鞋声,几个鬼子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已经来到跟前,一个为首的小队长样子很凶。他瞪着三角眼不住打量着孙大生,用半通不通的中国话问:“你的,什么的干活?”孙大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种田的。”鬼子又问:“新四军伤病员的有?”孙大生摇了摇头说:“没有!”鬼子不死心,突然拔出刺刀架在孙大生的脖颈上,又问:“你的说慌,死啦死啦的!”孙大生还是说:“没有!”鬼子这才半信半疑地把手一挥:“进屋去!”鬼子在孙大生家里翻箱倒柜,什么也没有找到。但还不放过他,指着孙大生说:“你的带路,统统的检查。”这个鬼子队长是个老奸巨滑的家伙,一路上东张西望,寻找可疑的痕迹,还不停地追问孙大生。突然,鬼子队长在河边站住了,指着河边的一条船沉着脸问:“哪是什么船?”孙大生抬头一看,身子不由凉了半截,河边停着一只有棚船,分明是新四军修枪所的流动船,说不定船上还有修枪工具和待修的枪支。但他很快又镇定了下来,随口答道:“那是瞎子算命船。”孙大生见鬼子赖着不走,忙说:“那位瞎子算命先生就在附近,不妨领你们去看看。”鬼子队长随孙大生来到一间独脚屋,里面果真坐着一位瞎子老头,鬼子队长见里面又脏又乱,才摆摆手死心塌地地走了。

    孙大生虽然现在已经过世了,但他智斗鬼子兵的故事一直在村里流传着。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孙大生那样的人民群众,活跃在芦荡村的新四军后方医院才一直很安全,一直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四军伤病员留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