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学长,大家晚上好,我是蔡红铮老师。又到了字字乾坤千字文传习社预备师资营的授课时间,很高兴又能够和大家继续分享源解千字文,从此次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每节课四个字的正常进度。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应该已经了解源解千字文的授课逻辑,接下来我们要更多的去感受课程中文化部分的立足点,每一节课都有人文道德部分的内容。第一课“天地玄黄”讲到了“人”和“大人”,第二课“宇宙洪荒”讲到了“水”“洪”洚水,遵道而行,今天我们还是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讲解千字文,第三课“日月盈昃”。请大家准备好笔,准备好纸,做好笔记,请保持周围都是安静的,让自己能够在线及时地去聆听,还是要提醒大家,如果有语音条不能够马上理解,建议大家停下来反复播放,反复听听懂之后再继续往下学习,这样能够确保学习效果。现在我讲课,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前面讲过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讲到天地初分,天在上,轻清阳为上,地在下,重浊阴为地,有了天地就有了空间和时间,人类祖先最早的记忆就是创世纪的大洪水,而我们这个文明初始的第一幅画面就是洪水过后的一片荒芜、死亡和绝望。人们抬头看天,看到太阳依然在天空中升起落下,月亮依然从圆到缺,从缺到圆,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日月盈昃”。
日是太阳,月是月亮,日和月在中国的文化中非常重要,是古人思考宇宙哲学的重要载体,所以在讲日和月呢,我们从三个角度去理解日月。首先,从阴阳的角度理解日月。阴阳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系统,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阴阳的特质,比如男为阳,女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凡是主动的上升的热烈的或实体可见的皆为阳,而那些相对静止的下降的冷凝的灰暗的或者是无形的都属于阴。古人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包含阴阳,所以在一个事物中,阴阳是统一的,阴阳又是对立的,并且阴阳还可以相互转换,这就是阴阳自身所具有的三个特点。而日和月是最符合阴阳特质的一对,“日”最符合阳的特性,是阳中之至阳,所以叫“太阳”。太,这个字实际就是两个“大”字,“阴”太,指最大的大,代表极致,而“日”是最极致的阳,所以叫太阳。而月,月亮最符合阴的特质,阴的属性,月亮是阴中之至阴,所以叫太阴,日和月就是阴阳中最极致的一对,所以从阴阳的角度去理解日月,就明白什么叫太阳,什么叫太阴。其次,我们从发光的角度来理解日月,古人认为天体中发光的是日和月,为地球带来光明,所以有句话讲“昭昭若日月之明”。第三,我们还可以从时间的角度来理解日月,太阳和月亮都有计时的功能。好,了解了日月之后呢,我们就要进入今天的汉字教学的部分。
今天我们要讲的第一个字是日,日就是太阳,首先还是造字,通过观察思考,清晰的要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事物——日。太阳呢,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能够描画出来的,所以古人用象形的造字方式创造了这个字,那今天呢,我们也来画一画太阳。今天我们画太阳的时候,总会在这个圆圆的太阳的四周画很多的光芒,而我们祖先造字的时候造“日”字的时候呢,确实,在这一个圆圈太阳的形状里面画一点或者是一横代表光芒,到底哪个对呢?我们的祖先非常智慧,他们很早以前就知道太阳的中心才是光和热的源头,而今天科学家也告诉我们,太阳中心的温度是两千万度,而太阳的表面边缘呢,只有5500度,所以还是我们古人造的“日”字正确,这个字的字形就是太阳的圆形轮廓,中间的一点或者是一横表示,太阳的光和热量,在今天,全世界所使用的通用的代表太阳的天文符号,就是我们最早祖先造出来的“日”字。
“日”,本意指太阳,甲骨文的字形,就像太阳的圆形轮廓一点和一横中间的表示太阳的光,也有人说这一点是传说中太阳里的三足金乌鸟,后来圆形演变为长形,点呢演变为横就成了现在的日子。
好了,日的字形已经非常清晰了,接下来我们来讲解日的文化。“日”字的文化部分,我们首先要讲,《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日最能代表阳性的力量,所以叫太阳之经,因为太阳总是圆满的光明圣使的,所以呢,用什来解释这个日子我们说事业如日中天,就是讲这一份事业,光明盛实,非常的盛大,那么在课堂中呢,要求老师们尽量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太阳的光明盛实,把太阳的阳性的力量表达出来。
比如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讲清晨,当你站在茫茫的大海边,或者登上五岳之首的泰山眺望东方的时候,看到的是一轮红日蓬勃向上的激情,印度人认为,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恒河上时,世界上才开始有了万物,人们都非常的热爱太阳崇拜太阳赞美太阳,把太阳看作是光明和伟大的象征,对太阳顶礼膜拜。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被尊称为太阳神,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被称为阿波罗,人们说他是天神宙斯的儿子,他高大英俊,多才多艺,同时还是光明之神、医药之神、音乐之神,甚至是预言之神,几乎无所不能,透过这些,我们要表达的就是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日”代表着中国人的人格审美。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高的政治追求,也是王道的点赞。好,最后呢,我们把“日”字的课堂教学做一个梳理。日,首先造字,用圆形描绘太阳的轮廓,用中心的一点或一横表示太阳的能量,这就是字形,那在文化的部分呢,我们主要强调,第一太阳之精,凡是有力量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皆为阳,日是阳中之至阳,所以叫太阳。其次呢,我们会讲到内圣而外王:太阳是因为中心有足够的热量,所以散发出来的温暖和光明永远都不会衰减,我们人也是一样,因为内在有圣贤的品质,所以四面八方的人都愿意追随,这就是内圣而外王。在课堂中我们还会讲一些关于“日”的天文知识,比如太阳寿命应该有多长,它已经活了多大了?它的年龄,它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同时呢,也会问一个2500年前两个小孩子呢,在一起讨论的一个天文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早晨太阳很大,离我们近,可是我们会觉得很冷,而中午的时候呢,太阳小,离我们远,我们却觉得特别的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今天科学家已经给到了我们答案,我们可以每个人都去了解一下。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个字——月,月亮的月,依然从造字开始,通过观察找到造字的元素,月亮是什么样的呢?月亮在一个月中从圆到缺,从缺到圆,大多时候都是部员亏缺的,所以圆是太阳的特点,缺是月亮的常态。《说文》:月,阙也。太阴之精。阙,和亏缺的缺是一个意思,指的就是亏缺月亮的常态是缺而不满,所以“月”的字形像亏缺不满的弯月形,构字简单而清晰,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月字的文化。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关于太阴。古人认为柔弱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或者是无形的,都属于阴。而月呢,是阴中之至阴,最阴的阴,所以叫太阴,我们古人认为阴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讲的是柔弱胜刚强,那月亮的力量也非常的大,地球上3/4的面积都是海水,而潮汐,这样巨大的能量是随着月亮的周期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海水的潮汐非常守时,月亮绕地球一周是24小时48分钟,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时48分钟,一昼夜之间,海水一次面向月亮,一次背对,月亮自然会有两次降落,而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的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齐心协力,这个时候产生的潮汐力量就非常的大,所以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离太阳最近,再加上月亮的力量,就会形成特大潮,闻名于世的钱塘江大潮就发生在秋分时节,每到涨潮时,钱塘江会掀起巨大的波涛,如同万马奔腾般惊险壮观,堪称天下一绝。所以我们了解了太阴,就知道月亮是最阴的阴,代表着一种非常大的力量。
“月”字文化的第二部分,我们讲一下月相,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不同的月相有不同的名字,我希望大家学完今天的课程之后,以后再描述月亮时就不再用圆月和弯月来描述,而是可以更精准的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定义月相的,我习惯用表情这两个字来形容月亮在一个月呈现给我们的不同形态。
我们来了解一下月亮的五种表情:农历的初一,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在地面上无法看到月亮的光,这一天的月相叫朔。到了农历15或16这一天,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满月,这一天的月相被称为望,看望的望,取的是月圆与日对望之一。到了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月球又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这一天的月相叫晦,晦是晦暗无光的意思。农历的初七初八或者是223,这个时候呢,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巧有一半被我们看到,初七,初八被称为上弦月,223就是下弦月,这就是月亮的五个表情。当了解了这个知识之后啊,以后我们带着孩子出去游玩,比如在游轮上抬头望月,就不会说月亮像香蕉,月亮像圆盘,而是能精准地描述这个月过到几号了,这个时候的月相是什么?还可以把这个知识教给我们的孩子。“月”字文化的第三个部分,我们要讲到——月圆,是中国人思乡的情怀,中国人有两个团圆的日子,一个是春节,春节,大家都要回家了,家人团聚,不管多么的难,都要想办法回去,因为要祭祀祖先,这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所以不管有什么困难都必须回家。另一个日子是中秋,在古时候啊,在外的游子啊,无法归家,没有那么方便的交通,而那个时候一年以过了大半天又冷啦,穿上母亲临行缝的厚衣,思乡之情就越发的无法抑制。所以就有了约定,到八月15这一天,也就是秋季三个月,最中间的这个月叫中秋,秋天大气层薄,月光尤为明亮,每逢15月圆,人们呢,就会借着一轮圆月,让漂泊在外的游子感受家人相聚的团圆。月到中秋分外明,千古都流传着这样的家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哪怕亲人在天涯海角,我们都可以供着这一轮明亮的圆月来团圆,在那一天都会做圆圆的月饼,家里有几口人就分几份,这样共分一个月饼就代表我们团圆了。月亮有很多美称和雅号。诗句。月亮缺了又圆,圆了又缺,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从缺憾中寻找完美,所以古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生命,他们明白生命中圆满的月亮更值得关注,我们也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我们的视线停留在圆月的时候长还是弯月的时候多,其实我们的身体比我们诚实。人的视线总是被圆月吸引,停留更久,而弯月只是看一看,无法牵动我们的心,所以《千字文》中“日月盈昃”讲的是月盈和日昃,告诉我们常缺的月亮总有圆满的时候,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这个“盈”字如何造。
《说文》讲:“盈,满气也。”就是物品盛满了器皿。所以古人造“盈”字的时候呢,先造了一个装东西的器皿,《说文》讲:“皿,饭食之用器”这个“皿”呢,就是古代人盛饭用的碗碟、杯盘等器皿,后来呢,被引申为一切器皿之总称。器皿上面的这个部分呢,称为“沽”。今天呢,左骨三点儿水,一个古代的古,沽是指在秦朝的集市买卖多得利。字形呢,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呢是古文集字,还有一个呢是指,指呢,是脚板从后道至有到达之意,所以这个沽呢,就为钱财乡级而至,字形就是买卖东西的时候钱财滚滚而来,那上面是沽,下面是皿,构成了盈字,盈呢,就是器皿买卖多得利钱袋就会装满,所以盈叫满器。接下来我们讲一下“盈”字的文化部分。文化部分首先讲“盈,满器也”,把器皿装满,就是银,笑容在脸上挂满就叫笑盈盈,喜悦在心里装满就是喜盈盈,当我们看到这个盈字的时候,总会有一种盛大的充满的丰腴的美好的感觉,所以满呢是人们追求的结果,谁都喜欢圆满,所以迎合圆满所呈现的总是被人们喜欢物品盛满了,器皿就是一种丰盛的表达,所以盈字充满充盈,那我们常说一个人的丰满,也可以用这个盈字,比如丰盈。后来慢慢的盈呢,由装满器皿引申为盛大兴盛的样子,把器皿装满了就会往上堆积,后来盈呢,又有盈利和增加的意思,所以盈总是带给人足够的丰盈的满足的感觉,有富余盈利盈余的意思,盈是人们追求的非常美好的一个状态,这是第一盈满器也。
“盈”文化的第二个部分呢,就要讲到,虽然满的状态是那么的美好,但是我们古人知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越是最好的时候,越是要警醒,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除乐居安思危,也要明白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那么盈字的文化第三个部分呢,
我们要讲到关于做人。做事是追求圆满的,但是做人不能满,因为人满了就没有学习进步的空间了,所以我们中国的文化强调的是人道勿盈而好谦,在做人的道德中,人们讨厌自满、骄慢的人喜欢谦虚谦逊的人,所以满招损,谦受益。一个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而谦逊的人却总能够获益良多,所以人,做人不能满。月亮常缺,为什么古人会强调盈呢?这是我们中国古人看待事物的一个角度,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古人认为,一个人虽然一直处于艰难低谷,呈现并不完美的生命状态,但是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总有成功圆满的一天。好,接下来,我们对盈字的课堂教学做一个总结。课堂教学中首先是造字,盈,就是物品盛满了器皿,买东西多得利被称为沽,把这个多得了装得满满的袋子呢,放到器皿中就是盈的造词结构,满器也。在文化部分呢,我们强调了首先盈,满器啊,圆满的状态是每个人都追求的,接下来我们讲了,每个事物到达这个状态的时候呢,我们就会越发的警醒,告诫自己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同时呢,我们强调了做人不能满人道,恶盈而好谦,满招损,谦受益,这就是盈字的教学。
昃,倾斜的意思。那怎么去表现日在西方太阳落山呢,如日中天的太阳和日落,西方的。昃,甲骨文字形就像一个倾斜的大字的人形,旁边是太阳,用太阳的“日”和倾斜的人形,代表日在西方时,侧也。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小篆的昃字。昃,右边是日,代表太阳,左边是仄。《说文》:“仄,侧倾也。从人在厂下。”本意呢,就是倾斜,这个厂han呢,我们今天看这个字呢,就是场子,实际上就是山崖的形状,样子就是山崖,通常山崖下面呢,多狭小低矮,人在底下呢,需要低头侧身,不能直立。代表倾斜,所以用倾斜和太阳来表现,日在西方时,侧也。太阳,过了中午就会日影斜长偏于一侧。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昃”字的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我们要讲到昃呢,就是倾斜的意思,指倾斜摇晃,是不正的意思,所以人在坐的时候,不敢往正座上坐,侧身坐在席上也叫“仄”,形容忧心的样子,内心不安。
“昃”文化的第三部分呢,要讲到日中,昃,生活中太阳始终给人的感觉是光明圣石如日中天的,但是古人为什么始终在强调日测呢?这里也表达了中国人的世界观,我们古人认为,所有的事物都遵循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规律,如日中天的太阳总有夕阳西下的时候。好,接下来呢,我们进入今天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掌握授课要点。授课要点第一部分——日,“日”用圆形描绘太阳的轮廓,用中心的一点代表太阳的能量。就是构字在这里面的重点呢,首先讲到了太阳之精,讲到了人格审美的内圣而外王,也讲到了日的天文知识,要求大家背会《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授课要点第二部分讲——月,“月”是象形字,像亏缺不满的弯月形,字形要点是月,太阴之精,要了解月亮的表情,要知道月亮的思乡和团圆的文化,同时呢,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月亮的名字和诗句,要求大家背会《说文》:月,阙也,太阴之精。授课要点第三部分——盈,“盈”造字上面呢,是卖东西多得的力称为沽,把这个装得满满的袋子盛放在器皿里,就是盈盈满器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首先盈,满器也,装得满满的美好的样子,同时告诉我们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越是在满的时候越要警醒,同时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够满招损,谦受益,要求大家背会《说文》:盈,满器也。授课要点第四部分——昃,“昃”这字上面是太阳日,下面是人低头侧身,在山崖下代表倾斜,指太阳偏西,昃,日影斜长。掌握的要点是昃,日在西方时,侧也,这么一幅画面,我们用了几个句子描述出来,同时呢,知道昃是倾斜摇晃,是不正的意思,并且让我们知道日中则昃,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要求大家背会《说文》: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授课要点第五个部分,要求大家会书写小篆——日月盈昃。最后我们总结“日月盈昃”这四个字,“日月盈昃”不仅反映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和变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们古人对于事物变化规律的认知,馆子在《白金》中有这样一句话,日极则昃,月满则亏,我们古人对事物的状态发展到盛大至极,或圆满到极点的时候,总有一种前瞻的忧患意识,但是也对那种倒霉到极点失落到极点,一个事物衰败到极点的时候,反而认为可以否极泰来,有一句话,开心的人听到会难过,正在不开心的人听到后会开心起来,你们猜这句话是什么呢?
这句话是这么说的:“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们现在人的认知也是。好,我们今天的课程呢,就要结束了,从此次课程开始,我们就进入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开始每次一课,每课四个字的教学,大家可能会觉得内容一下就多起来了,为了让大家尽快和掌握讲解这四个字,还是要提醒大家,首先第一点,按照这四个字的总结篇的提示,反复讲述,把每个字深刻理解后就能够讲清楚了。第二,练习日月盈昃的小篆,在练习的过程中,把刚才讲课中的经典文字背会,第三,一定要多讲,尝试跟自己的孩子,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讲解这四个字,预备营对大家的要求就是先完成对造字和文化的简单理解,通过不断的分享,找到讲解文字的乐趣。好,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请大家坚持打卡,积极参与试讲,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