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问题儿童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不良行为?为什么孩子们会陷入问题行为呢?

多动?厌学?不愿意写作业?沉默不语?与老师父母对抗?反复做讨厌的事?我们能说不良行为的孩子就是“不听话”的坏孩子吗?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少家长感到无奈,困惑,烦心,焦虑等等。而我们看到的只是行为的表象,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当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所谓的不良行为无非就是缺乏知识和认知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大多数时候,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许多父母和老师对人类行为和儿童发展不够了解,就把与孩子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

孩子的错误目的有五种,称赞需求、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那么,出现这种行为,我们如何判断?如何应对呢?

1. 称赞需求

家长感受:心烦,困惑

孩子目的:获得表扬,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

孩子认真学习,积极运动,员工努力工作,旁人看了本来也会想要表扬一番。那么,对于他们的付出,父母或老师,上司或同事没有给予任何比阿阳的话,你认为会怎么样呢?也许会不满,甚至还会气愤吧!是的,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只不过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扬和关注,这种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此一来,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

他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就是“如果没有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是“如果没有人惩罚就干坏事”。

应该通过 “尊重”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即使不“特别”也有价值。

2. 寻求过度关注

家长感受:心烦、恼怒、着急、愧疚

孩子的目的: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唯有得到特别关注或特别服务时我才有归属感。唯有让你们为我团团转时,我才是最重要的。

家长回应:

通过让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务转移孩子的行为。

“我爱你,而且……”(例如:我在乎你,待会花点时间来陪你)

每天固定给孩子专属的陪伴时间。

建立日常惯例表。

花时间训练孩子。

召开家庭会议。

每个人都想得到关注,这没什么错。问题在于出现孩子想要过度关注的时候,他们用一种令人烦恼而不是有用的方式来寻求归属感。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在家里,给孩子一项对大人有帮助的任务,比如给孩子一个秒表,你打电话时让孩子替你计时。

3. 寻求权力

家长感受:被激怒、受到挑战、受到威胁、被攻击

孩子的目的:寻求权利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唯有当我来主导或控制,或证明没有谁能主导我的时候,我才有归属感。你制服不了我。

家长回应:

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并请求孩子帮助。

既不要开战也不要投降,撤离冲突,让自己冷静下来。

坚定而和善。

不说,只做。

决定你该做什么。

让日常惯例说了算。

培养相互尊重。

给有限选择。

设置一些合理的限制时得到孩子的帮助。

坚持到底。

鼓励。

启发孩子把权利用在积极方面。

召开家庭会议。

记住!权力不是什么坏东西。我们可以建设性地使用权力,而不是破坏性地使用它。

从权力之争退出来,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然后再按照以下几项去处理: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4.报复

家长感受: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恨

孩子的目的:报复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我没有归属感,受到伤害就要以牙还牙。反正也没有人疼爱。

家长回应:

处理受伤的感觉:“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定觉得受到了伤害,能和我谈谈吗?”

避免惩罚和反击。

反射式倾听,做出弥补。

鼓励其长处。

召开家庭会议。

记住!孩子会以寻求报复(这使他们有一种控制感)来掩盖收到伤害的感觉(使他们觉得软弱无力)。不要还击,从报复中退出来。保持友善的态度,等待孩子冷静下来。坦诚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我对于.........觉得.......,因为........,我希望.......

5. 自暴自弃

家长感受:绝望、无望、无助、无能为力

孩子的目的:自暴自弃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我不相信我能有归属感,我要让别人知道不能对我寄予任何希望,我无助且无能,既然我怎么都做不好,努力也没用。

家长回应:

表达对孩子的信任。

小步前进。

停止批评。

鼓励任何一点点的积极努力。

关注孩子的优点。

不要怜悯。

不要放弃。

设置成功的机会教会孩子的技能,示范怎么做,真心喜欢这孩子。

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

鼓励。

召开家庭会议。

记住!孩子不是没有能力,但是在他们放弃这种错误观念之前,他们会继续表现得无能为力。肯定孩子的任何积极努力,不论多么微小。放弃你对孩子任何的完美主义期待。


当家长真正了解到自家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我想,在处理孩子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就不会那么的束手无策,但是我们要用心的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坚定而和善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我们要关注解决问题,而不是问题的本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德勒心理学,问题儿童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