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上午,“心心相印”计划:青少年心理工作研讨小组全国大型公益活动(南京站)第五次活动——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及对策顺利完成。本次活动共有9人参加。
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青少年心理问题,并就自己的角色和工作进行反思。
2、学习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三大类型,及对应的三种咨询策略。
3、练习真诚技术。
活动一开始,先让大家分享自己一周的思考和总结,带领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单的讲解。青少年陪伴过程中,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消极思维,我们永远不想夸自己的孩子,好像一夸他就“飞”了,我们往往不是积极的去评价他,而更愿意去评价他的问题。这也是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刻板思维模式,即“只有最好,没有更好”的找问题模式,所以只要一评价自己的孩子,便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好,但家长内心也是矛盾的,只能自己说自家小孩不好,别人评价他不好就不行。今天我们主要理解青少年心理问题,并就自己的角色和工作进行反思;学习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三大类型,及对应的三种咨询策略,练习真诚技术。
第二个环节头脑风暴:青少年心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现实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如“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
三、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咨询演示,练习不同的咨询策略,着重体验真诚技术并分享。
学员乔分享:
这次是第五次学习交流,感谢孙老师的带领,在大家彼此真诚的交流中收获很多。1、在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分析背后的原因非常重要,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如果只看到表面的问题,我们就会火大,出现打骂孩子的情况),多思考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如果认为孩子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当时确定的规则是家长和孩子双方都同意的吗?还是单方面的控制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更需要双方共同制定规则,共同执行。2、当孩子获得一时的成就感,比如这次考的很好,或某些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我们家长不要立马泼冷水浇灭这股刚升起的激情,我更多的是要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喜悦,并适时引导,开心吗?开心我的话我们可以想想下一次怎么做会更好,分析取得好成绩的原因。3、当前我们家长的焦虑心态如: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好?到底要不要报课外班?等。实际背后的原因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原因,比如就业压力,比如挑选人才的门槛,社会的评价体系,这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因素,二是我们家长可以控制的,就是我们价值体系,比如面子问题,比如文化心理,比如比较心里,竞争心里等,这些可以归结为是家长的需求而非孩子的需求。是我们太功利了。我们要反思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20年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是社会永远不会过时的能力和素养,如体育,人品,好奇心,生活的激情,这些往往远比学习成绩重要的多。但我们成人往往会被蒙住双眼,只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感觉剥夺了,是我们的问题。4、对三个问题的分析,我们的家长角度和分析师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分析师往往更加中立,更像是咨询者的朋友,倾听是很重要的共情能力。一点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四、带领者总结并布置作业。
其实我们慢慢的就会发现做青少年心理工作会真诚技术、会积极关注、能倾听、能支持就可以了,能做一般的认知疗法就行,不需要用很多技术。做家庭教育,父母也只要会陪伴,能支持就可以了。
当然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还包括建设性的干预。比如你和孩子一起在路上行走,但是前面有个坑,你掉进去过。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对孩子说,前面有坑,请你注意。因为他是未成年人,作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不能让他掉进坑里,这时你需要保护他,所以建设性的干预需要有的。
而且孩子也不会不接受建设性的干预,因为他本身在很多事情上都是要依靠家长。陪伴的平等和自由并不是不对它进行干预,而是要进行积极的干预,建设性的干预。如果你在陪伴的过程中,因为你的焦虑,觉得到处都是坑,进而过度干预,那就不好了。其实没有那么多坑,这个就是度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我们要搞清楚,孩子主导自己的成长过程。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面子、焦虑、压力而对其进行过度干预。但有一些干预是可以的,这基于我们对孩子怀有合理的期待。孩子是知道你对他有合理期待的,他就有可能会把他自己的追求和父母的期待融为一体。
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优秀、能够快乐成长、能够健康、能够进步,所以你要保持期待,要用期待去引导和陪伴他。陪伴中有引导,陪伴中有期待。这个期待指引着他,但要注意这个期待是思想性的支持,而不是挂在嘴边上的“我要你…”,不是这种焦虑的控制。
目前外部的大环境是应试教育的环境,是人人焦虑的环境。我们的孩子也需要跟着大家一个步调走,我们难道要跟别人不一样吗?我们的孩子在另类的群体中可能会更糟糕,怎么办?首先要接受大环境,并且试图支持和陪伴孩子。让他认识大环境,并且随着大环境走。所不同的是他与大环境同行的过程当中,他有压力,有焦虑,有痛苦,我们可以感知到他的压力,焦虑和痛苦,并且愿意跟他的压力、焦虑和痛苦同行。
这就相当于你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但还不能解决,所以不得不接受这个问题,尝试着和自己的问题一起同行,直至问题被解决。当我们愿意采取支持的态度和方法,与孩子一起同行时,那么这个孩子就是幸福的。
因为很多孩子是腹背受敌的,前面有问题,有压力,后面还有人推着说你怎么不去解决?就你笨,人家怎么能行呢?这样的反应是不行的,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总之我们要明白,孩子会在发展中遇到各种问题,他也有烦恼,有压力,陪伴和支持是有建设性的,不是放任的自由。边界一定要搞清楚,是有度的。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因为有了陪伴,有了支持就建立了心理联盟,大家可以通过家庭游戏实现家庭心理的活跃,帮助我们把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起来,接下来遇到什么问题都不可怕了。
家庭中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家人一起做的活动,都可以被称为游戏家庭。游戏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心理成长的第一阵地,在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家庭能够保证正常进行的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可以为孩子的身心发展保驾护航,能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扩展认知,让他产生自信,开拓视野,提高他的价值感,以及改善亲子关系,这些活动只要能达到这些目的,都可以被称为家庭游戏。大家回去可以和孩子一起活动,一起参与家庭中的一些事,比如做饭,比如看一场电影,看完想着和孩子一起讨论电影里的人物和故事。
带领者:孙丽华(高校心理学副教授、本会团体导师、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