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的方法

  上次我跟您介绍了,佛教是理性至上与信仰至上相融合。六道天龙八部,其实就是佛教的生物学分类,盲目信神信鬼,是有罪的。佛教只强调信仰佛祖和菩萨,其它的生命,本事再大,那也是大师兄,可以卖个萌请求帮忙,但是,绝对不能瞎崇拜。你可能会说,那所谓信仰佛祖菩萨,烧香拜佛,不也是搞偶像崇拜吗?实质上,不还是和跟信鬼信神没区别吗?

  抱歉,您真误会了。其实,世界上有两种佛教,一种是真正的佛教,一种是民间信仰的野生佛教。

  什么是真正的佛教?前面两讲我跟您解释了,佛教是崇尚理性的宗教。比如说,近代人文领域出现了宗教学,这门学术,被佛教折腾得没脾气。宗教学原本想定义什么是宗教,认为,宗教可以定义为“以超自然力量为核心的文化”,结果发现,南传佛教信仰的释迦牟尼,跟孔夫子差不多,是人,不是神;于是宗教学改主意,认为“强调唯一终极力量的文化”就是宗教,结果发现,大乘佛教倡导人人成佛,佛祖可以一大堆,宗教学再次被打脸。于是乎,宗教学想定义“信仰至上”的文化就是宗教,结果,佛教偏偏理性和信仰共同至上,讲究只有依靠智慧,才能解脱。

  什么是佛?所谓“佛”,是佛陀的简称,这是对古代印度梵文的音译。佛陀,包含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三重意思,所以,佛祖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

  什么是菩萨?菩萨也是音译,是“菩提萨埵(拼音:duǒ)”的简称。“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连起来,完整翻译就是“觉有情”。就是说,菩萨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菩萨本萨呢,是已经“觉悟了的”,同时呢,又去帮助别人觉悟。只不过,本领没有佛祖大,还不能啥问题都解决,不算是“觉行圆满”,比佛祖差那么一些。

  什么是罗汉?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就是“自觉者”,就是已经觉悟了,能够断尽一切烦恼,可以接受六道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你瞧,佛门的圣人,都是理性觉悟的前辈,是榜样。佛教强调正确地相信,要正信。信啥呢?就是相信佛祖师父和各位大师兄们确实讲道理,他们讲的道理——也就是佛法——是符合理性的,好好学,自己也能搞定。这就是所谓三宝:佛、法、僧,信三宝,绝不崇拜神鬼。

  你可能会说,别拐弯到三宝上啊,刚刚问的,是明明佛门拜菩萨,这难道不是偶像崇拜吗?怎么就讲理性了呢?

  对这种质疑,正面回答就需要解释一个词:“表法”。啥是表法?就是:表达思想,要讲究方式方法。您想想啊,佛教的传播,在古代又没有学校,就算有学校,人家让佛教进学校吗?就算进得了学校,学校里的学生,代表得了劳苦大众吗?所以啊,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面向的对象,很多都是大字不识的老百姓。老实讲,让老百姓搞理性思辨,这很难,但是,很难就不宣传了吗?咱们现在的人,都知道传播学是一门学问,怎么让人家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你的道理,这是很讲究的事情。怎么办?佛教发展出来一系列面向大众的表达佛法的方法。

  比方说:佛教重视慈悲的精神,重视智慧,直接这么干巴巴地讲,谁喜欢。于是乎,请出来观音菩萨,代表慈悲,请出来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想到这两位菩萨,就想到这两种精神,很形象,这就叫做人物表法。

  除了人物表法,还有事件表法,例如,把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的故事讲一讲,你对慈悲、智慧的精神,就能领会了,再例如,佛祖他老人家怎么诞生、怎么出家、怎么成道,这些故事讲一讲,大家都喜欢,关键是,顺便引发大家思考人生。

  当然,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表法,例如,佛前供花果表因果,供清水表心地清净。最重要的物体表法,当然就是寺庙里的塑像了。

  老实讲,寺庙里的塑像,确认容易引起偶像崇拜。原本佛祖在世的时候,是禁止搞雕像的,佛陀本人,甚至不希望徒众们作其它形式的崇拜;能够实践佛的言教,就等于见佛敬佛,否则,虽然觐见了当时的佛陀,也等于没有见佛。但是呢,等他老人家去世了,徒弟们太想念他了,于是乎,就拐着弯地崇拜他,比如:拜某个符号,或者拜脚印。等等。其实,佛像是佛祖走了之后三五百年才出现的。

  所以说,真正信佛的人,拜不拜佛呢?拜还是拜的,但是,一个头磕下去,低下去的,是自己心中的骄傲,你所拜的,是前人崇尚理性的榜样。拜佛不求佛,求佛也是求智慧,并不是简单的求发财、求升官。我给您上点香,您保佑我发个财,这是跟佛祖做生意,不是真正佛教的拜佛。

  很可惜,世界上有真正的佛教,也有民间信仰的野生佛教,啥是野生佛教?老太太看见人家烧香,那不行,怎么可以缺了俺,俺也得拜佛,供个香蕉,求个发财,多划算啊。佛教倡导理性,架不住社会大众不管这一套啊。比方说,现在你我经常碰见的佛教,就是神神鬼鬼的迷信,很多和尚也想讲真佛教,可是,被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绑架,不得不去发展寺庙经济,居士们更是求这个、拜这个,根本不知道怎么真修真信。迷迷糊糊就相信,就迷信,你怎么办?真正的佛教,是佛教长期发展的根;但是,野生佛教,就好像缠绕在参天大树上面的藤蔓,借着真正佛教的力量,虚张声势,影响力更大。

  综上所述,原本真正的佛教,是一直反对偶像崇拜的,但是为了传播佛法,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接触佛教的道理,就搞了很多教学创造:人物表法、事件表法、物体表法,等等等等。随着历史的变迁,真经,架不住念经的人嘴歪,尤其还有以讹传讹,慢慢地,各种民间迷信的野生佛教就冒出来了,而且,甚至比真正的佛教传播得还广。怎么办?念歪了慢慢纠正呗,总比啥也不懂强点吧。于是乎,崇尚正信的真正佛教,和迷信瞎信的野生佛教,混在了一起向前发展。

  为什么咱么搞这个讲座呢?就是想介绍真正的佛教,避免被野生佛教干扰,能够少走弯路多好啊。以上三讲,都是在强调真正佛教的基本气质:佛信众是理性至上主义者。

  请注意,严格地讲,真正信佛的人,应当叫做佛信众,不是佛教徒。佛教徒的说法,好像谁要教育谁似的,其实,学佛唯一依靠的,就是每个人自己的理性,大家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谁也不比谁高,谁也不比谁低,所以,称呼佛信众,更严谨。信佛的人有四种,出家的男士,叫做比丘;出家的女士,叫做比丘尼;没出家照样信佛的男士,叫做优婆塞;没出家照样信佛的女士,叫做优婆夷。这四类信佛的人,都是佛弟子,都是佛信众,统称四众。四众谁比谁高呢?信众之间,相互彼此称呼一句师兄,在家人对出家人,称一句“某某师”表示尊敬。请注意,这种称呼,也就是表示尊敬罢了。尊敬不代表他必定比你高明,不代表出家人必定要当在家人的老师。四众平等,所有佛信众之间,都只比释迦牟尼老师低,彼此之间,都平等。这是佛教倡导的真正正确的观念。

  你可能说,嗯似乎听起来不错,但是好像还是有问题:既然佛教是一种宗教,那么,难道成佛成仙,不是搞迷信吗?关于这个问题,下次解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表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