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选择,培养孩子的情商

前天快下班的时候接到爱人电话,说老师打电话说宁宁脸上被一个同学抓伤了,老师说不让上篮球课,结果还是去了,要赶紧去学校看一下。

我宽慰爱人,既然他自己还可以去打篮球,那就说明没有什么问题,不用着急。

发生了什么?

一会儿爱人发了一张照片给我,儿子眼角下出现了一道宽约3毫米、长2厘米的血痕,没有出血,看起来就是一个指甲的划痕。

接着爱人打电话过来,特别着急地对我说要带儿子去医院看一下,已经在医院门口了。我笑着对爱人说,这个没有问题,这么小的一道划痕,也不需要上药,所以并不需要去医院。就像我胳膊刚刚摔破了,比这个还厉害,无需管它,过几天就好,不用担心。

爱人向我抱怨道,和宁宁说了很多次了,这个同学有问题,离他远点,结果还是被抓了。

我下班回家后,儿子正在写作业。

我问儿子,听你妈妈说你脸上被划了,我看看,怎样了啊?

儿子走过来,让我看他的伤口。我问他疼不疼,笑着安慰了他几句,告诉他过几天就会好,不会留疤。

儿子开始向我控诉他的同学,说他正在那边躺着休息,他同学走过来就抓了他一下。爱人随声附和,说这个同学特别讨厌,经常在班里面惹事,然后责问儿子为什么不离这个同学远点。

等爱人和儿子发泄完自己的怒火,我和儿子交流了一下。

我:在他抓你前你做什么了?发生了什么?

儿子:没有什么啊,没做什么,正躺着休息呢。

我:想想他走过来抓你之前你做什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儿子:在此之前他和同学商量去将哪个同学抓起来,准备捉弄那个同学。

我:这个你感觉和你同学过来抓你一下是否有关系?

儿子:不知道,我们没有想着捉弄他。

我:那你们商量着去捉弄的那个同学,知道会被捉弄吗?

儿子:如果知道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我:你同学过来是和你闹着玩,还是过来抓你的?

儿子:是要捉弄他,不小心用手指划伤了他。

我:那他来捉弄你,和你们准备去捉弄那个同学的事情,是不是一回事。你受伤了,不但痛,而且还需要小心,避免留疤,那以后你怎么做能够避免?

儿子嘟囔了几句,然后就回去写作业了。

孩子在学校里,会和其他同学玩耍,尤其是男孩子,可能会追逐、打闹,因此磕磕碰碰就避免不了,甚至是鼻青脸肿、受伤都有可能。

现在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如果磕着碰着、受伤了就会特别心疼,因此就可能出现不理性的处理方式。

如果是孩子自己磕着碰着了,有些家长会对学校、班主任和老师大吵大闹、不依不饶,提出很多无理要求,给老师和学校造成很大困扰。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都不敢组织学生活动,并且在课间也派老师盯着,不让孩子们随便走动,以免受伤。

如果孩子之间闹着玩的时候一方受伤了,那么去医院检查、处理之外,有些家长还是抱着不能放过的心态,直纠缠着对方的家长,小题大做。

那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前几天我和宁宁一起读小木屋,书中写到罗拉在上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对她特别不公正,并且添油加醋地向罗拉父亲告状。罗拉特别委屈,要求作为校董的爸爸去找老师说一下。罗拉的爸爸对这个事情没有评价,而是问罗拉:“在事情发生之前,你做什么了?

看到这句话,我深以为然。作为家长,在孩子与老师、其他同学之间出现冲突、自己孩子被打,而受到伤害的时候,心疼是肯定的。正确的处理方式,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否则可能会破坏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

正确的方式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寻求更好的路径和方法。

第一个问题:你当时做了什么?

罗拉的爸爸没有责备罗拉,也没有批判、指责老师,而是问罗拉,“你当时做了什么?”

这个问题的力量在于让孩子从抱怨、指责、愤怒的漩涡中摆脱出来,思考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自己做的什么事情导致了最终的结果?

这个问题背后有一个基本假设,“我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按照我们的方式、按我们的要求来做事,所以指责、抱怨、愤怒除了会让自己更加愤怒、激动外,让事情更加糟糕外,对于事情的处理没有任何好处,也无助于未来相似问题的解决。

第二个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史蒂芬.柯维在《第3选择》一书中指出,每件事都存在第3选择,每个人都有第3选择的能力,第3选择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找“我们共同的方法”。

这与孔子提出的曰“毋必、毋固”,一脉相承,没有什么是必须如何做、也没有什么是需要固执某一个方法的,总会有更好的方法。

孩子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总会充满着难题,孩子由于经验的缺乏,更会倾向于说我只能这样、我没有其他办法。作为父母,就需要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以此让孩子明白不论什么事情,都会存在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引导孩子思考第3选择。

寻找更高明、更好的办法,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思维方式,会影响着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会影响孩子情商的发展,而父母的引导会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3选择,培养孩子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