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观后感,一本拒绝读者的书

《情人》

读到第14页,弃。

这的确是一本拒绝读者的书。

图片发自App

虽然没读完,但从已经读的10页来看,一是小说本来就很晦涩,二是翻译太碎了。

本书序言道明,小说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是一个“专门写令人昏昏欲睡,而且复杂的要命的书的作家,还搞一些让人看不懂的电影”,虽然这部书被认为是“历史性的”、“杜拉斯现象”,还获得大奖,但这本书依旧太晦涩了。

图片发自App

小说结构太发散了,讲目前发生的事,一句话能引发以前无限联想,而这些联想又没个故事,只是简单描述。

回忆回忆,结构也难把控,看起来跟打癔症一样,看不懂,看不下去。

其次,这翻译也让人很抓狂,断句太厉害了,不符合国人阅读习惯,比如这两句:

“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不去吃它,我们也要摆摆架子,乌七八糟的东西不吃”

我们的阅读习惯是“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不去吃它”,这样的断句太多了,读起来费劲。

后一句,“若是在白天,我怕的好一些,就是死亡出现,也不那么怕,怕的也不那么厉害”。

所以说,这句话是怕还是不怕,怕的是啥,怕到啥程度……

云里雾里。

图片发自App

可能是我没耐心读下去,但这实在太拗口了。换。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人》观后感,一本拒绝读者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