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文心》有感

夏丏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所著之《文心》是特意为中学生而作,意在教导他们更好地学习国文,更好地进行国文创作,惭愧的是,读到大学的我才发现这本好书。

刚刚接触这本书,不过粗粗读了序言、后记和前三章,便迫不及待地来分享。

诚如序言中陈望道先生所讲的:

“我想中学生得到此书,一定好像逢着什么佳节得到亲眷特为自己准备的难得的盛宴”

确实,这场盛宴让我感觉相见恨晚。

《文心》表意通俗,没有身为前辈的一昧说教,而是以两个中学生的视角,从初入中学对于国文课的茫然,到了解课程安排的原因以及老师的良苦用心后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欣喜,让大学生的我都恍若身在其境,不自觉地跟着他们的脚步去一起学习。

下面分享几个我看到的十分有趣的片段。

第一章的名称便十分地有意思,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书中所写,便是更加趣味。

照理,大人的经验要大人才会真切地理解,古人的经验要古人才会真切地明白,你们非从文章中收得经验,学到大人或古人的经验程度不可。

“叫我们忽然变大人,变古人吗?哈哈!”

先生以极有趣的方式,告知广大读者,特别是中学生朋友,中学阶段的国文学习就是在吸取前辈的经验,将自身的知识程度拔高,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让我最触动的,是先生所表现出的拳拳爱护之心。小升初是一个质的变化,特别是在那个并不太平的年代,初中连课本的编纂都是很大的问题,所以只能以选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而先生以这样玩笑的话语,将这种难以接受的变化赋予全新的有趣的内涵,这种引导之中透露出的鼓励展现的是一代大师对于祖国年轻一辈的深切关怀。

第一章中对于理解前辈文章所用的身临其境的方法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意识到自己或许从来都没有读懂过《秋夜》这篇文章吧。

初秋和晚秋的天空是不一样的,夏夜的星星和秋夜的星星也相去胜远,在阅读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自己与作者放在同一个景中,眼中有景,笔下才能织出情。

对着这些景物,把自己的感想织进去

先生这个“织”字用的相当巧妙,重在强调景和情的交融,表述又是十分形象,亲切又好理解。

第三章——题目与内容中先生对于写作的观点应当引起处于应试教育下所有人的思考。

作文是什么?

作文应该是烦闷时的一吐为快,是思念远方之人寄去的书信,是遇见美景时的动情描绘。

作文不是无所作为的玩意儿!作文不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那么,在没有实际需要的时候,教大家提起笔来作文,像今天这样,课表上规定着作文,不是很不自然的可笑的事情吗?

难道不是很可笑吗?

犹记得我是在高中时代思考的这个问题。那是被数理化充斥的时期,一周三次的语文课似乎是最不重要的课程,用来调剂被理性思维折磨的大脑。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试卷最后的作文每每显得格外累赘。社会热点?开什么玩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寄宿制高中是与世隔绝的世外之地。举例论证?生硬地套入从资料库背来的名人事迹简直不要太僵硬。每次提交没有思考没有灵魂的作文总是格外心疼自己与阅卷老师。

既要体现学生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见解,又要摆脱题目与内容自然顺序颠倒的问题应是语文作文所迫切需要解决的。



引用陈望道先生对于该书极有趣的评价来做结尾。

这里罗列的都是极新鲜的极卫生的吃食。青年诸君可以放心享用,不至于会发生食古不化等病痛。假使有一向胃口不好的也可借此开胃。

《文心》所写,将读法与做法打成一片,切实易行,实在是学习国文必读的好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读《文心》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