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精华片段

①王阳明哲学就其直接意义来说是对朱熹哲学的反响,他倡导的“心学”是在明中期封建统治极度腐败、程朱理学逐渐僵化的情况下出现的思想运动,具有时代的意义。

②从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来说,中国文化与哲学不过是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强调社会关怀与道德义务的境界,一种是佛老代表的注重内心宁静平和与超越自我的境界。

③我们说心学在许多方面接近于存在主义的想法,一方面是指两种思潮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另一方面,更具体地指阳明哲学中人作为道德主体和存在主体密切关联,使心学与存在主义的思考之间有相互诠释的可能性。

④阳明所要吸收的无我之境,面对的正是情感情绪的自我,以使人超越一切消极的、否定的情感情绪,获得安宁、平静、自在的精神境界。

⑤任何一个思想系统都无法完整提供主体性发展的多重可能,为此,价值的分化及文化的多元互动是保障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唯一合理方式,而这正是文化近代化的主要特征。

⑥王阳明哲学“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所使用这些词,在古典文献里面都有来源。比如《大学》里面就有一句名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在这句话里面,我们就看到了一些经常听到的词:要“修身”,要“齐家”,要“治国”,要“平天下”。但是要做到这些事,首先要干吗?要正心诚意,那么要正心诚意之前,我们首先要做到什么?要做到格物致知。

      这些词在中国古典文献里面,是反复出现的。既然古典文献都有这些词了,那以后的哲学家的工作空间在哪里?

      就是比大小。

      比大小也就是说,在王阳明的哲学里,他在这些词里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一个“心”,把“格物致知”看成是“心”的一个外延。但反过来,如果是在朱熹的哲学里面,他有可能会把“格物致知”放到一个更高的位置。

      因此,不同哲学家对于古典文献的不同解读,就开出了不同的哲学面向。

      实际上,王阳明所说的四句教就是《大学》这段文字里面的一些重要哲学概念的重组。在这个重组里,他显然是把“正心诚意”抬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所以“心”词在这里就成了一个高频词,而“格物致知”的地位就成为了一个衍生性的。

      格物致知出现在四句教的最后,我们可以在讨论这四句教之前,把这四句教之间的逻辑关系先总体上理一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精华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