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最需要作品傍身

一说起《蒙娜丽莎的微笑》,你就会想起达芬奇;《呐喊》《彷徨》,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黑客帝国》,大帅哥基努·里维斯主演;《百年孤独》,马尔克斯人名最繁杂难记的小说。经典的作品,几乎成为了作者的代名词,人家可能记不住作者的名字,但一定知道作品,然后从作品了解作者。

大凡在历史长河中留名,都有一两篇其独创的佳作,都有让人津津乐道的作品。无只言片语留下的,大多泯灭在时间长河中。无数作威作福的高官达吏,我们早已不知道他们名姓,但关心民生疾苦的寒门子弟,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仍能信手拈来,我们就是通过古人留下的文字,了解古人。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作品的都是圣贤,凡夫俗子却是没能力也没想法,要在这历史中留下痕迹。

若不想留名千古,今人通过什么让别人了解,体现自己呢?大众点,自然就是朋友圈、小视频等新潮小玩意,平时吃个饭,晒下美食;出下门,晒下风景;买了新潮电子玩具,拍个开箱视频。但都流于肤浅,若有些深层次的思想感悟,有较多的话想对人说,朋友圈的空间就显得有点局促,受众和表达方式都略显单薄。到找工作时,介绍自己时,你总不能让别人去看你的朋友圈、微博或者抖音呀。这个时候就需要祭出你的代表作,虽然不如圣贤名作,但也是你的心力结晶。

寒窗十年,无论学了多少知识,知道多少理论,若是无一创作,最算是拙劣的作品,别人只能从一纸文凭认识你,你就只能泯灭于洪水般的众人。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何止千千万万,但是简历上的作品,一篇文章,一本书,一幅画,一个视频,都能为你加分添色,让人对你刮目相看。这是公司和社会最便捷深入了解一个人思想和能力的渠道,远远比干枯的文凭更有效力,更能说服别人。

年轻时,创造欲最强,能力思维都很活跃。我们缔造自己的作品,要趁早,趁自己还有精力,没有被家庭、孩子牵绊,及时做出自己的代表作。莫等闲,老了空遗恨,老了仍要拿着文凭去面试,而不是让人通过作品认识你,这是多少可悲的。

总说江淹“江郎才尽”,无非就是人家江郎中年之后耽于仕途,无心创作,流世名作多为其早年之作。民间后世就误传江郎才尽,再无传世佳篇,却不知江郎早已凭早年佳作位列三朝,写得一手好公文,且能在那乱世之中混得一个善终。由此可知,作品的重要,你若无创作,别人无从了解,传言就乱起。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或许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腹中有一整个鄱阳湖的墨水,可是你不说,不写,不做,谁人知道你的才学。唯有创作,唯有原创,才是你才气的外露,才是你价值的体现。来吧,把心中所想,腹中所思统统写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轻人最需要作品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