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淡影》|爱的“牺牲品”

图片发自App

文|圆圆

01

上周五和朋友聊起最近在读的书,唯有《远山淡影》是我极力推荐她去看的。

还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应该是半个月前了。读过之后的感觉正如书名一样“淡”。

可是半个月过去了,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却一天比一天深。脑海里一次次浮现书中的句子,“回忆,我发现,是不可靠的东西;常常被你回忆时的环境所大大地扭曲 ……”

回味的次数多了便愈加恐慌。带着些许疑问,我又重新看了这本书。

在读本书之前,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格外有意思“细思极恐,再思更恐——叙述者的谎言你看透了几层?”

起初我并不明白此话所谓何意。如今再读,确有此感。想来,我对此书念念不忘的原因也是这八个字吧。“细思极恐,再思更恐。”

图片发自App

02

悦子,故事的叙述者,许多的故事都是由她的回忆所构成。佐知子和她的女儿万里子,则是她回忆里的主要人物。通过悦子的讲述,我们了解到战后的长崎对这对母女造成的煎熬。

起初,佐知子说:离开日本是为了万里子好,美国更适合女孩的成长,那里为女孩准备了更多的机会。她可以学习金融,任何她感兴趣的专业。如她对悦子说的一般“无论做什么,我都会把女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随着故事的深入,她的话便不能使读者信服了。“你不知道,离开日本我有多高兴。”一句话揭示了她之前所有的伪装。

其实想离开的是她自己,而万里子想要留在日本,想要住进安子阿姨家里。可佐知子认为他的家是座坟墓,怎么也不愿意再住进去。

她把万里子的猫溺死在河里,让我想到书中另一个情节。

一个女人跪在运河边,前臂浸在水里。一开始我以为那个女人是个瞎子,因为她的眼睛里好像什么也看不见。然后,她把手臂从水里拿出来,让我们看她抱在水底下的东西。是个婴儿。

该是多么扭曲的心理,才做的出这般狠心的事情。亲手溺死自己的孩子。

细思极恐,仿佛佐知子溺死的不是女儿心爱猫咪,而是不愿意跟她去美国的万里子。

图片发自App

03

很多读过这本书的朋友都建议先看译后记,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这部作品。

构成这本书的是主人公悦子零碎的回忆。可回忆又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也会根据回忆者的心境发生变化,这便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

而悦子则精心编织了佐知子母女的故事,利用她们做伪装。企图藏在别人的面具之下,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书中没有过多的介绍景子,只知道她自闭,不爱与人交流。长大后独自一人住在外地,没什么朋友,和家里人也不亲近,在出租屋里自杀后,好些天才被房东发现。

作者并未介绍景子自杀的原因,但也不难想象景子就是回忆里的万里子。这样一来,景子自杀的原因便不言而喻了。

由此,不得不惊叹作者写作手法的惊艳。将回忆与现实叠印。

图片发自App

04

说起石黑一雄,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许是《长日将尽》?可我觉得他的处女座《远山淡影》丝毫不逊色他之后的作品。此作品一出版,就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温尼弗雷德·霍尔比纪念奖。

再读此书,内心感到十分压抑。

战争的确给人的身心带去了极大的创伤。那不幸被时间打磨成回忆,从此成了一个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孩子则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

去美国是佐知子的心愿,她强硬的加到自己女儿身上。并强调这是为她好,美国更适合女孩子成长。在那里,她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虽不能说佐知子没有考虑女儿的未来,但如此不顾万里子的意愿,代替她做选择,这种爱过于自私。是以爱之名义行绑架之实。这种善良比恶更可怕。

如若真的爱你,便舍得让你,往更幸福的地方走去。

本书虽以战后的长崎做背景,探讨的主题却是人性。

但凡好书,无不探讨人性。正如译者所说,这一主题永远不会过时,无论何时去读都令人唏嘘感慨。

你可能感兴趣的:(《远山淡影》|爱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