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告诉你:你与读书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01

最近读《杨绛传》,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有一次,钱锺书和几个年轻人一起逛书店。钱锺书边翻着手边的书边说:“雨石,你在这儿,如果能找到一本我没读过的书,我就不算是你的老师。”


于是几个年轻人都兴奋起来,四处翻生僻的书来考老师。谁知道钱锺书真的都能答对,所有人都钦佩不已。


读完这段,我着实被震惊到了:


我天,这是读书届的天花板吗?我看完书都记不全内容,时间一长,几乎都忘光了,人家是随便挑,这就是凡人和神的区别吗?


从这一段话里,我get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钱锺书有很多的时间读书。


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读书,他是不可能自信满满地说出让人随便挑书考他的话的。他读书之多,涉猎之广,真是让人叹服。


第二,他在读书上下了很深的功夫,而且记忆力很好。


最厉害的地方是,学生故意挑选的生僻书来考他,都难不倒他,说明他不仅读书巨多,而且很细,所以才都能记住,可见他在读书一事上是真的下了功夫的。


有人说,钱锺书读书并不只读一遍,而是读三四遍,每本书都致力于读精读透,并且每次读书都要做笔记。


他花在写笔记的时间是他读这本书时间的4、5倍,一辈子手写的读书笔记约莫2100万字,相当于100本书数量。后来杨绛帮他整理笔记,发现笔记堆起来有座小山那么高。


正是这样的付出,才成就了他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第三,对书,他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热爱,很难做到以上两点。


02


村上春树说:


“喜欢的事情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


如何坚持下去?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首先是要有足够的热爱。


就如同热爱玩游戏的人总能抽出时间玩游戏;爱打牌的人总有时间打牌;如果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读书,那总能想办法规划出读书时间,享受读书的乐趣。


黄雨石是钱锺书在清华大学带的研究生,他曾说:


“钱先生不看电影不看戏,似乎除去读书,没有其他爱好或任何消遣的玩意儿。中南海的宴会请帖,他从来未去参加,总把时间腾出来用在读书上,从不肯轻易浪费一点点。”


关于热爱读书这事,钱锺书并不是个例,自古就有嗜书如命、读书成痴者。


宋诗人尤袤说: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陶渊明读起书来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之爱,溢于言表。


毛泽东曾说: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钱锺书之妻杨绛先生也非常喜欢读书,即便是生病不上课的时候,她也会找书来读。


父亲看她手不释卷,就问她:“如果不让你看书会怎么样?”


杨绛回答:“不好过。”


父亲又问她:“一星期不让你看书会怎么样?”


杨绛瞪大眼睛说:“那一星期都白活了。”


父亲听到后就笑着说,他也是一样的。


杨绛喜欢泡图书馆,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住在里面。为此,她还专门写过一篇《我爱清华图书馆》的文章,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对图书馆的喜爱劲儿。


她把看书比作“串门儿”,到图书馆看书就好像随便出入千家万户,其中乐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03


爱读书的人,书香润身,终有所成。


就像女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的:


“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了。”


杨绛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出了一道题目,问《枯树赋》的作者是谁。很多同学都没有答出来,因为教材中没有,唯有杨绛答对了,她曾经在父亲书橱中读到过。


可见,读书者经过日积月累的积淀,必然会知常人所不知,成为人中翘楚。


04


有人说,读书养心,它能改变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态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人们的阅读目的,虽各种各样,总体上说,无非是为树信仰、求真知、促实践、养心智、达情意。


在写完《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脍炙人口的喜剧佳作时,杨绛的名气一路攀升,她的名字也被人津津乐道,而她本人却安之若素。


熟读诗书的她自然明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在文艺圈、名利场中走了一遭,得到的荣誉、名声等等都是浮云,终究会散。她淡泊明志,不为名利所累。


正当外界的赞誉一浪高过一浪时,她却选择了夫唱妇随,钱锺书说想要写一本长篇小说,恰逢佣人回乡,她就亲历亲为地打理起家中事务,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里,照顾钱锺书的饮食起居,以便钱锺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也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钱锺书的绝世佳作《围城》。


有人说,不看书,只过一辈子,看多少本书,读过多少故事,就相当于过多少辈子。


就因为杨绛把自己一日又一日地泡在图书馆,看了许多书,学贯中西,过了几百种人生,把自己的一辈子扩展为无数辈子,把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生都看透,所以能够识破人间冷暖,于浮华喧嚣中始终保持清醒。


她看透世俗一切,不沉迷于世俗的功名利禄,不失本心,超然于世外!


这样的眼界、格局、见识、心性等等,没有读过那么多书的人,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杨绛说:


年轻的时候认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


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愿热爱读书的人,都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的新天新地。


以上,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绛传》告诉你:你与读书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