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后的寂寞,是面临死亡

一串串毫无表情的数据,一幕幕过眼不忘的过往,弱小的内心竟然承受着万事变迁带来的感触,无不叫人痛彻心扉。只有那些心系自我安危的人,或许能在黑暗中觉察一点异味,发出唉我悲哉。然后朝着社会的发展麻木生活,直至死去,无人知晓。

快速的进步,定然有不同的问题显现出来。是否及时改正,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决定,但却是由一两个人所体现的,不是偶然。因为所有的偶然最后都是必然的结果。事无非大小,但有轻重缓急。

其实我很认同一句话,“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所走的路,所能想到的,偏隅之国早在30年前已经发现而出台相应的紧急措施,问题还是不能有效的解决,拖延至今。”大的方向相差不多,可现在的好处是大环境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有效的开源节流,我想要是发展,只能迅速,早一步达到预期的预算。

大国,也是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组成的,其坑衰退性强,抗压能力强,抗毁灭性不可言喻。很难失败,但要是腐蚀内心,快而狠,难以复原。当下受教育程度逐年提高百分比,如果真的到了一定临界点程度,那剩下的就是如洪水颠覆,匹夫之勇亦不能阻挡,又怎能阻挡的住。

前车之鉴,亦有其为后世提供的意义;螳臂当车,只能做无谓的牺牲。

孤独,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接触的事物广,情感趋于丰富,理解力完善,能有共鸣者越少,等等综合不定因素,所以让我们对于每句话,每个行为,每件事颇有感同身受,孤独感便自然而然的存在着加深内心的寂寞。

常说孤独是每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美好的时光,最需要独自一人呆的时段,又是必须经历过的时间,就像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一样。可不见得,因为凡事都本着一个限度,超过其限制就会出现不良的反映。正如二极管单向导通,可如果反向加大电压,便会击穿,呈现另一种状态。有因有果,有度有限,不可强多附之,反遭其害。

如若不信,大可问问那些受尽孤独之苦,寂寞之痛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的日本人,不然为何最后要以自杀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其实不妨大胆的猜测,那些一生孤独而终的人,不是自杀,或便是抑郁,以一种不正当的手段处理掉自己还能享受的余生。留下的著作,不过是另一杯鸡汤,安慰生前的自己罢了。

人,终究是群体动物,不适合单独行动。结伴而行,才是最佳拍档。而那些名义上教唆人们享受的孤独,继而会成为不甘的寂寞,直到闷闷不乐的死亡。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句话:什么年纪干什么事。或许正是这样,我们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忧郁而终。

我们是单一个体,我们同时又是一个整体。化整为零与合零为整的有机协调结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后的寂寞,是面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