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革瓷碗说到老三篇

首先展示一个实物:




这个瓷碗由于绘有了特殊的图案而变得极其珍贵!其珍贵之处在于:图案独特且存世量极少。

这个图案是文化大革命中的1967年搞“三忠于四无限”活动时流行于大江南北的图案。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当时的绘画题材,代表着革命群众心向领袖毛主席;又因为林彪的一段题词而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人人学习“老三篇”的热潮。当年,我们都能背诵这三篇文章。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某地瓷厂将这葵花与老三篇这两个题材融合在一起绘于瓷碗之上。

由于1971年林彪事件后,这一图案便少有使用,因此,这种瓷碗也不再制作。又由于瓷碗是消耗品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就属凤毛麟角了!

所谓“老三篇”就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简明语言但深刻道理,三篇文章都通俗易懂,文化程度高的人为文章的逻辑和哲理所折服,文化程度不算高的人也读得懂,记得住。三篇文章又能够在短期内使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和信念。因而在抗日战争后期,在解放战争时期,以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共产党各地各级组织开办的短期干部培训学校中,这三篇文章都被列为必读教材。久而久之大家就将三篇文章称之为“老三篇”。

虽然“老三篇”在革命队伍中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称呼,但当时还没有重要领导人在重要讲话中公开这样说、这样写,更没有写到文件上,因而还没有被普通群众所熟知。

后来,人民出版社欲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合起来出版前,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和人民出版社拟请林彪写一段话放在这三篇文章合出本前边,林彪欣然答应了。过了几天,林彪写的话拿来了,大家一看,都很吃惊,林彪写的话实在太短了,不算标点符号,总共只有59个字,全文如下:“‘老三篇’,不但战士要学,干部也要学。‘老三篇’,最容易读,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要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来学,哪一级都要学,学了就要用,搞好思想革命化。”

林彪这段话,写得虽然短,但有四个标志性的东西:一是首次由林彪这样的中央高层领导用通俗的话称毛泽东的三篇文章为“老三篇”,并且公开发表。二是指出“老三篇”虽然容易读,做到却不容易。三是提出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来学。四是强调学习“老三篇”目的是搞好思想革命化。林彪的话很快被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和人民出版社通过,并且决定用林彪的手书字体印在书前。

从此老三篇才被人们家喻户晓。林彪这段话还被谱写成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传唱,至今我还能完整地唱这首歌。

文革是史无前例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其间留下的有符号性的瓷器极少故弥足珍贵,因此,这个金光闪闪的老三篇瓷碗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宝。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文革瓷碗说到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