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道德

把儿子放在推车里,在大阳台上绕个几圈,虽然他挣扎了一番,还是睡着了。

天还亮着,随便拿了一本刘士林先生的《变徵之音》,随意翻了一页,看了起来。可惜只看了几页,就被打断了。

那几页写的是唐朝的用人制度。唐朝初年的上层建筑大都是山东的士族。为什么因为他们家造反的时候靠的是这些士族。虽然几代皇帝都曾努力过,特别是李世民和武则天。他们企图通过科考来吸收新的文人志士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上来。事实上他们确实吸收了不少。

但是效果不太好。为什么?

因为文人无法将道德与知识剥离出来。这是一个不变的问题。从百花齐放,学术林立,非常开放的春秋战国到开明圣世的贞观之治,依然如此。

我们只要仔细想一想,捊一捊,不难发现,有理想的文人,最后的结局都非常悲惨或者非常可怜。尽管他们想把自己心中非常理想化的想法付诸于实践,甚至很多确实做了很多,比如变法之类的。最终都反被统治者或者控制权力的敌对势力谋害。上至秦国的商鞅,直至晚清的六君子。

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实践中把道德放在太突出的位置上了。而道德往往会束缚很多人的手脚,侵犯到特权阶层的利益。而他们却无法做一个把道德从知识中剥离出来的政客,所以等待他们只有死路一条。他们所推行的变法也好,改革也好,最后只会剩下对特权阶层有利的部分。

现实生活中何偿不是如此?不是有非官方的数据表明,大部分的老板,学生时代的成绩都不见得很好。学生好的人最终只能做打工者,穷书生,IT男等中等阶层。

有一个非常极端的笑话:小明和小强(名字是随便取的)。读书的时候,小强的爸爸经常拿小明做例子,看别人多会读书。小明在学校里经常领奖,小强在学校经常被做公开检讨。门卫看到小明就竖大拇指,看到小强就取笑他。初中之后,小明继续读书,小强则开始打工。等小明大学毕业的时候,还在苦恼工作问题,小强已经是市里的明星企业家。回到学校,校长捧着小强要赞助,门卫对小强点头哈腰。具体的过程写的比我复述的有意思。

而这种例子和所代表的意义,最近几年在各种媒体上被无限的放大甚至追捧。这让孩子们无所适从,唯金钱为人生的目的,唯捷径为努力的方向。多少知识分子已经忘记道德是什么。多少文人忘记了自己的责任。

我们小的时候,大人们叫我们要读书,为什么?考上大学就可以不种田了,穿着丝袜在田埂上走走就行。好向住呀。大人们给的道理非常朴实。现如今已经不能这样说了。为什么?不读书也不用种田了。多少人会发现,读完大学之后,最终的结果和没有读书的小学同学几乎一样。他们在家里造小别墅,开小车,吃原生态的菜,吃土鸡蛋。而大学生们却要为几十平方米的房子奋斗终身,喝加了净化剂的水,注了水的肉。文人理想瞬间倒塌,文人的道德无处藏身。于是乎,上课不讲知识,下课补。化学方程式变成了地沟油。如此种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当然还是有一些自称文人的,只能在上发发牢骚,写点十分隐晦的文字,写点十分飘渺的故事,写点风花雪月。甚至数十年忘记作文如何写了,只能嘴巴上过过瘾,吹吹牛。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人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