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释手

学习完袁晓晶教授解读的《曾国藩家书》的第一卷修身卷,看到曾国藩以“立功、立德、立言”而享誉清代,成为一代名臣。体会到他服膺理学、以修身为本的做人之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反身而诚、保身为要、格物功夫、修身《五箴》、进德修业、以身作则、忠信笃敬、保养神气、齐家之要、不计成败、独立于世、勤敬为法、功名难居、珍重名声、佚则生淫、笃实刚毅、凶德致败、善恶由人、一世修身。惊叹发现一部修身宝典,爱不释手。

《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贵为天子,还是普通百姓,一世都应坚持以涵养自身道德、品行为本。修身不仅仅在行为上做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以规范约束自己,更是从心理上做到“正心诚意”。“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的修身之道,正是一个人与世间万物的交往过程中,塑造自身道德修养、规范个体行为的“入世”之道。

曾国藩结合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与家人探讨修身之术。九弟曾国荃急于归乡一事,他想到的是“反身而诚”,他没有一味指责、批评九弟的不懂事,而是一再反省自己,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从家人的健康看到子女尽孝的第一步就是让自己身体保持健康。这点触动了我的痛点,原来一直不重视自己的健康,随心所欲时常生病、住院,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为我担心,更为甚者母亲从千里之外赶到我的身边,为了照顾病痛中的我,不曾想父亲一个人在家猝然去世,从此我就成为千古罪人,一直生活在自责之中,父亲去世后的一年中,我始终无法走出来,终日以泪洗面。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含义。我的不孝不是表面的过失,而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让父母担忧,伤及父母的“神和气”,一直就是个不孝的孩子,看到自己的无知与任性,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遗憾。原来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抵制辛亥革命“剪辫放足”铲除清朝余毒的借口。今天才真正看到自己的无知。

更加明白修身的重要性,曾氏家书传承的中国文化的意义:生命的意义。终身受益的学习,对《曾国藩家书》爱不释手。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7:30—8:00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