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看看自私的基因操控着的生存机器在生多少个后代、要如何分配资源精力去抚养、如何和配偶之间博弈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怎么做的,用基因的视角,从本源上去解答很多你可能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的一些问题。
1、计划生育
我们知道资源是有限的,所有的生物都不可能无限繁殖,在大自然中由于食物链的存在,各种生存下来的物种数量都保持着一个动态平衡。但是对于单独的一个生存机器,它生育后代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生存机器对于要不要生育新个体是如何决定的呢?
野生动物基本上不会等到衰老才死亡,饥饿、疾病或捕食者都会让他们死亡,这些因素是野生动物不可能无限增长的根本原因,这些都是外部因素,生存机器个体也会自己调节它的生育率,任何具体的物种每胎的幼崽数目都会相当固定,而且隔多久再生下一代也会有时间间隔,任何动物都不会无限繁育后代,因为增加生育必然要以抚养欠佳为代价,所以,每胎都有最合适的孵卵个数,以达到最优的成活率。
为了养育子女,每对父母都会拼尽全力去觅食,但是食物总是有限的,如果生育的后代个体数太多了,那必然有的幼崽就得不到充足的食物导致饥饿而死。如果某种动物每对父母捕食的食物足够养活3个幼崽,那么凡是试图养活4个子女的生存机器个体,比那些更谨慎的养育3个子女的个体,得到的最终存活下来的子女可能更少,因为平均每个子女得到的食物更少。
繁殖是一件代价很高昂的事情,如果将有限的食物和资源精力分给太多的子女,结果育成的子女更少,那还不如一开始就谨慎的不要贪多,所以必须在生育和抚养之间进行合理的平衡。每对配偶所能搜集到的食物和能付出的其他资源精力的总量,决定了他们能抚养多少个子女。由于生育过多的个体其子女存活下来的越来越少,那么这种基因就会慢慢减少。任何基因过于放纵都会立刻受到惩罚:携带这种基因的后代因饥饿而死亡。
人类比较特殊,因为有了避孕手段,以及人类不像动物那样原始生存,而是有更复杂的社会环境去竞争,所以人类会更加合理的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去判断生多少个合适,不同的时代、文化、经济等等各种条件都会影响这种判断,比如古代皇帝会尽可能多的生,是因为人家养的起,而且要从中选一个最优的继承皇位;现代中产阶级大多只生一个,即使放开二胎政策很多人也不会再生第二个,虽然让后代存活下来不是什么难题,但是人类有更高的追求,这些和自然环境中的动物虽然有一定的不同,但是仍然遵从着最朴素的原则,就是会根据自己能搜集到的食物和其他资源的总量来决定自己要生几个。
2、资源分配
解决了生多少的问题,就要解决如何养这些子女的问题。父母是否应该对子女一视同仁,父母对子女最佳的资源投入策略是什么呢?
亲代对子代进行投资,从而增大该个体的生存机会,但是会以牺牲亲代对子代其他个体的投资为代价,因为所能付出的投资总额是固定的。站在基因的角度,要使投资回报率最大,就要让生存机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投资策略有所改变。就像我们买股票基金的时候会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买入卖出一样,只是这里的回报率是基因的收益了。
比如一窝幼崽中有一个比较体弱,如果要抚养它长大,就需要付出比其他幼崽更多的精力,如果母亲发现丢弃它,将本应属于它的那份照顾给其他的幼崽获得的收益比继续抚养它获得的收益更大,那可能就直接将其丢弃或者吃掉来补充自己的营养获得更多奶水了(当然不同的基因可能自私程度不一样,导致不同的生存机器的反应有所差别);又比如如果两个幼儿只能救一个,而另一个会死去,那么亲代可能会救年龄较大的那个,如果救较小的那个,就需要付出额外的精力来培养较小的到他哥哥这个年龄,亲代付出投资较大的那部分就白费了;有时母亲知道这是她的最后一胎,可能会把自己的有生之年的所有资源都给这个幼儿,也可能会把资源花费在孙辈,因为虽然基因相似指数小,但是孙辈年龄更小,基因的获益会更多。当然,具体的境况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基因偏好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应对方案总是千差万别的。
如果单纯从基因的角度来说的话,父母应该把资源全都投入自己,因为自己的基因是全部属于自己这台生存机器的,但是子女却只有一半和自己一样,但是她却尽心尽力的将绝大部分资源都投入给了子女,是因为这样对他的基因会带来更大的好处,因为子女更年强,寿命更长,他们从子女的投资中获得的好处会比对自己的投资回报更大,能够在基因库中取得优势。对于幼儿来说,他和自己的亲缘指数是1,和兄弟姐妹的亲缘指数是1/2,那么他就会希望母亲在他身上的投资更多一些。一个幼崽应该尽可能的得到从父母那里更多的资源,但是也应该适可而止,因为如果因为自己的自私导致兄弟姐妹活不下去了,那么对基因的损失更大。
基因为了让生存机器更好的抚养后代,赋予了他们情感的连接,但是这种情感的连接也会影响生存机器做出最合理的投资决策,这就是有些亲代会无私的奉献自己的所有,不求回报的原因吧。作为有情感的生物,子代也要让亲代的投资不要只有基因层面的回报才合理。
3、两性博弈
亲代和子代之间有50%的基因是相同的,还有这么多的利害冲突,配偶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们的纽带就是共同组合在后代身上一人一半的遗传投资,这必然会让他们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
配偶在子女身上各有一半的基因投资,如果在抚养子女时一方付出的份额少,那么他的境况就会好一些,他就可以有更多的资源用于同其他配偶所生的子女,这样他的基因收益就更大。所以每个配偶都在想方设法让对方多付出一些。对于基因来说,就是让自己的生存机器有更多的机会跟异性交配,并让与之交配的配偶把孩子抚养长大。但是显然对雌性来说比雄性要困难的多,因为卵子比精子大得多,能够为受精卵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且雌性一生产生的卵子个数有限,精子则一天能产生千百万个,而且子代长在母亲的身体上,她比父亲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旦幼儿死亡,她承担的损失比父亲也大的多,所以她一开始就付出了比雄性更多的初始投资,因此她要想办法让父亲进行更多的投资来抵冲这种风险。你会看到自然界的雌性会以各种方式去判断要不要接受一个雄性,比如雌性个体可能会拒绝一个还没有为她筑好巢的雄性,这是约束雄性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为的是让雄性个体付出更多的代价来达到和她的初始投资的平衡。而获得雌性的卵子进行交配的机会对于雄性而言是很珍贵的,所以自然界中雄性在求偶时会想尽各种办法取得雌性的芳心,从而得到基因遗传下去的机会,有的筑巢,有的跳舞,都是为了打动雌性,当然人类也一样(房子啊,车子啊),只是人类社会更复杂,情感也更丰富,因此情况也更复杂,但本质上无论什么方式都是为了补偿雌性在生育中付出的更多投资部分。
如果雌性单纯以这种让雄性在她身上进行大量的投资,来防止雄性最终抛弃她和孩子,那么只能尽可能减少投资失败的损失。雌性的另一个办法就是,用更多的时间去考验雄性是否忠诚及舍得在他身上投资。这样可以筛掉那些薄情且没有责任心的雄性,避免掉一个不靠谱的合伙人。毕竟后面的共同抚养过程中雌性会付出更多的心力,而且怀孕的过程会占用雌性很多的时间机会成本,就需要雄性有能力并且愿意共同分担抚养后代的责任,让雄性能够多投资一些。所以前期的相处考察阶段就变得更加重要,俗话说,女怕嫁错郎,尤其在古代,女性没有经济能力,就更多依赖于自己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伴侣,这几乎能决定她一生的命运。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两性的博弈几乎是注定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发布于 2022-02-13 22:29
自私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