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修建蟠龙抽水蓄能发电站,九龙峡谷的一些景点已成尘封的记忆,比如寿星桥。
高青九龙峡与仙凤峡交汇处的两河口,有座修建于大清咸丰年间的寿星桥。
具体位置:中峰镇通往郭扶高青的中峰河两河口峡谷往里约50 米处,左边为中峰地界,右边为郭扶地界。
九龙峡谷由于山高林密,地势陡峭,再加上雨量充沛,河流水势湍急。
每逢暴雨,山洪更是浩浩荡荡,肆意冲撞,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话说咸丰某年,家住红椿湾的周家二娃,刚满13岁,到河对岸放牛。
眼看晌午,牛儿吃饱了,周二娃的肚子却咕咕叫起来。眼看天要下雨,周二娃赶紧牵着牛儿回家。
谁知上游狮子山暴雨,洪水说来就来。周二娃眼看洪水越来越大,不敢再等,牵着牛儿试着淌水过河,谁知牛蹄一个打滑,周二娃也没站稳,连人带牛被山洪卷走了。
周家人见二娃久久不回,发动所有乡临一起寻找。
大水把周二娃和水牛都冲到三角塘,大伙第二天才找到。
可怜的二娃啊,这么小就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哪,周家爷爷奶奶和父母悲痛欲绝。
附近刘家榜有一乡绅,名胡兴成,老人乐善好施,同情贫弱,深得乡邻爱戴。
这一天正值胡老爷80大寿,众多乡邻皆来祝寿庆贺。
前天周家二娃被洪水冲走的噩耗,却让胡老先生心情沉重,多好的孩子啊,可惜了。
胡老先生寿宴结束,他把接到的礼金算了算,然后再将自己历年的积蓄凑在一起,说要选址修桥。
家人赞同,又有热心肠的乡邻也愿意出钱出力。
于是大家齐心协力,请来工匠,建成了这座石拱桥。
修桥铺路,造福后人,功德无量。因为胡老先生年高德劭,出资最多,所以大家把石拱桥命名为“寿星桥”。
从此,两岸的百姓、来往的商旅、行走的脚夫,不再受水患之苦,再也没有发生人畜被洪水冲走的事件。
寿星桥拱跨约20 米,桥宽3 米,距离河面大约6 米。
桥面栏板石墩上有狮兽浮雕图案,或蹲或舞,生动活泼。拱顶之侧,刻有“寿星桥” 字样。
桥头有一块石碑,高约2 米,宽 0.8米。
上面碑帽有祥云雕饰,下面“寿星桥”的桥名依稀可见,但碑记的内容却因风化,已经无法辨认,大约相当于“功德碑”的内容。
以前的寿星桥,是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单孔石拱桥,虽说因为改道,人迹罕至,衰草遍地,只有桥头遒劲的黄桷树,如同巨伞一半,与之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寿星桥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因修葺不继,颇多损毁,桥栏石墩被村民挪用修建猪舍牛栏,看着光秃秃,甚感遗憾。
新田湾生产队两岸来往本来有好几座小桥,比如干洞子、猪槽塘过河处、火烧店过河处、两河口交汇处都有小桥,只是一发洪水就被淹没,只有寿星桥高高拱起,方便行人。
寿星桥身下圆拱正中央,原本挂着一把三尺长的宝剑,被称为“斩龙剑”。
村里的老人说,宝剑平时剑尖朝着下游,涨水时候剑尖却转向上游。
相传,山中游龙早于始建寿星桥修炼而后得道出海的,都会顺利游过寿星桥。
而迟于寿星桥落成才修炼成功出海的,则须飞跃寿星桥才会一跃成龙真正得道,而后才能顺利游入清溪河、汇入綦江河进入长江奔向大海。
上世纪刚进入70年代那一年,离寿星桥不远的一位胡姓村民觊觎桥下闪闪发亮的斩龙宝剑,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偷偷取走了。
据说他偷偷拿到远离高青的坭坝乡去锻打了一把砍刀、一把弯刀和两把镰刀。
三天后的清晨,天空好似撕裂了一般,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瞬间席卷九龙峡。
灯杆岗忽发大水,滔滔山洪挟裹着泥沙石块杂草树木滚滚而下,遮天蔽日来势汹汹,毁天灭地般震耳欲聋。
百年不遇的异象,让两岸村民双眼发亮,既兴奋又恐惧:是灯杆岗神龙修道成功今日出海了,他们压抑着兴奋:“走 龙 啦!走 龙 啦!”
持续了一个时辰,闪电,雷霆,暴雨,突然停止,一轮红日映照峡谷,空中雾气弥漫,彩虹忽隐忽现,山谷宛如人间仙境,仿佛刚才的山崩地裂从来不曾有过。
如今,寿星桥已被整体填埋,体积巨大,没办法搬迁保护。
寿星桥消失了,但它的样子,曾经捐款修桥的善心善行,以及有关它的传说,永远不会消失。
(讲述人 徐维学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