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个很火的短片。
“你的朋友圈里,还有朋友吗?”短短一问,不知戳中多少人的内心。
近几年,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其使用率是越来越广泛。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拿出手机轻轻扫一扫,我们就成了“好友”。每个人的微信好友里都有几百甚至上千个人。
这个“好友”可能是饭局上推杯换盏的客户,可能是送快递或者送外卖的小哥,又或许是路边的租房中介,网店的客服、代购。在这些人里,你屏蔽了多少人,又被多少人所屏蔽?
我们到底还有几个可以随时随地说上话的朋友?
网友们也是感同身受
“不久前微信里删除了一个二十多年的发小(我俩都是89年的)其实微信QQ这些社交媒介挺害人的,还是以前科技和网络不发达的时候,大家没有生活的艰难,感情的困惑的那段回不去的时光,那时候的感情最真挚!”
@Jacky
“现在的朋友圈很难看到朋友的现状,打开来铺天盖地的微商前十条有八九条是微商,有一条需要点赞,剩下一条是难得看见的心情…然后通讯录里查看,太多的一条灰色横线……三天可见!”
@草随风动
“列表1000多人,发个朋友圈只有几十个人点赞,每天打开手机不知道找谁聊天,受委屈了不知道向谁诉苦,有开心的事不知道跟谁分享,朋友圈越拥挤,朋友越少,越长大越孤单......”
@ʚ狗哥很皮ɞ
一.朋友圈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大部分的朋友圈都是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的。
父母长辈经常待在“选中的朋友不可见”分组,偶尔能给他们看的朋友圈,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而年纪相当的朋友,要给他们展示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偶尔低调炫耀名牌球鞋、恩恩爱爱、大拿合影;
领导上司的话,就只能看到自己勤奋工作、努力加班的时刻
人人都卯足了劲要展现自己最超凡金贵的那一面,急于证明自己的存在,生怕输给了别人。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所有的排泄都是有快感的。
我们总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精心修改每一张图片,刻意斟酌每一个字句。每当有人点赞或是评论时,都会感觉自我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作为回应,人们也给对方的朋友圈点赞。
朋友圈,似乎成了人们检验感情的试金石。
“谁给我点赞了”,“谁给我评论了”,“我能看到谁的动态”,“我看不到谁的动态”,人们嘴上不说,心里都一清二楚。
海德格尔讲人有“向来我属性”(Jemeinigkeit)。大意是人永远是为自己一个人活着的。这并不是一句批评人性自私的箴言,而是一个实在描述。
抛开人际关系中必要的友善互动外,当我们在朋友圈中点赞一个内容时,真的是因为我们喜欢这个内容的生产者吗?这是值得质疑的。你觉得赞,可能仅仅是因为他把你想说的说了。
其实每个人赞同的都是他们自己,如果一个人和你观点不合,哪怕他的言辞再理性、再客观你也不愿意同意。
这样一想,人们只是在“好奇”别人的生活罢了。除却那些与他们生活内容切实有关的、互相交织的部分,并没有人真的会来“关心”你的生活。
你乐意分享你此时此刻的生命,因为这对你来说已经是你的全部,但对别人来说这却只是一段供打发闲暇时光的谈资。
你要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可有的人,却把朋友圈当做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其中争个你死我活。
二.始于初见,知于时间,葬于朋友圈
必须承认一个残忍的事实:微信方便了一切,也疏远了一切。
从星标、置顶,到分组可见,再到“相对无言”。我们到底有多久没和好友聊聊天谈谈心了?
毕业才短短几年,当年上个厕所都要呼朋唤友的兄弟已经初为人父,当初暗恋过的那个女孩也已嫁做人妻。
看着老朋友们的新动态,才发觉他们新生活、新故事都只能从朋友圈中知晓。
在成人世界摸爬滚打久了,也再难卸下心房,以初心去结交新朋友。
正应了那句话“新朋友不愿意交,老朋友懒得联络,自以为活得越来越酷,没承想朋友丢了一路”
以前总有个误区,觉得认识的人越多、社交圈子越大,朋友自然会更多,结果后来才发现,尽管眼界视野开阔了,感动的情绪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容易产生了,心中的孤独感只增不减。
发展心理学上说,随着年龄增长,人们交友的范围会渐渐下降。
童年时可以玩伴成群,青春期一直到成年早期,多数人最好的朋友数量会从4~6个渐渐减少到1~2个。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曾在《苏菲的世界》里写道: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牛津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调查,分析了300万份来自欧洲大陆的手机用户的年龄和通信记录后,发现人们会在25岁到达他们一生中拥有友谊的高峰。
在25以后的20年里,人们会经历一个绝交期:社交圈会逐步缩小,渐渐形成核心小组的社交模式。
这期间,男性的社交活跃度明显比女性要下降得快。
YouGov的一项调查显示,18岁以上的男性中有12%没有亲密朋友。
两百五十万调查对象中,有9%的人不记得他们最后一次与朋友联系是什么时候了。
环境、经历、眼界、追求都在改变着我们,这些变化让曾经亲密的我们只能成为一段回忆。
旧友变不了老友是常事,人嘛,总是要向前看的,而付出的代价则是舍弃过去。
高山流水,也免不了曲终人散。
三.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微信许多功能设计的初衷都是为人们提供便利的。
例如撤回,本意是为打错字发明的,到最后却演变成人们隐藏内心感情的的挡箭牌;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本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如今却将许久未曾联系想要了解你生活的朋友拒之门外。
那条长长的灰线仿佛刻画出人心的冷漠。
想给对方打个招呼,却看到系统提示“XXX开启了好友验证,你还不是他(她)的好友。”,才明白自己已经不是对方的“好友”了。
无论过去有多么亲密,好像都可以轻松地用一个删除键,为一段友谊画上句号。
而被删除的人,可能要过很久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被好友“抛弃”了。
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老师。
平时电话、短信随便怎么找她聊都行,却从来不愿意学生添加她的微信。
她解释说“朋友圈是个‘大浪淘沙’的现场。那些无甚交集的人,最终只会成为通讯录里的‘摆设’。我的微信里只有三两好友与亲人,所以我可以毫不避讳地发朋友圈。我乐于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请同学们见谅。”
我觉得这样挺好。就如同木心那首小诗写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最让人怀念的,不仅是那些科技不发达的慢生活和旧时光,更重要的是人和人之间真挚而丰盈的接触。
社会心理学家 John Cacioppo 说:「和其他任何一种工具一样,社交媒体的好坏由你如何使用它而决定。如果你通过线上交流来增进线下的感情和人际交流,例如用 Facebook 来筹划一场朋友间的小聚,那么它能帮你积攒更多的社交资本,也会让你离孤独更远;但如果你因为活跃于社交媒体而忽视了朋友间的聚会,那只能让你更孤独。」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
看到这的你,是否突然想起了某位许久未曾联系的好友?打个电话吧,告诉Ta:别来无恙,你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