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的真相,绝对的真理

    现实生活中,我们运用真相这个词大多是在,突然了解了之前所不了解的情况的时候,也就是之前会被假象所迷惑,但是现在并不再被迷惑了。从这句话的结构来看就可以发现,真相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存在于一个真相。

    我们这些年纪的人,对杨永信电击疗法深痛恶绝,同时也对那些将自己孩子送进去网瘾治疗医院的父母,表示对于他们无知的遗憾,希望他们能有一天了解到这些骗局,也就是我们心里面的所谓的“真相”。

    前段时间被曝光的,罗伯特欧阳所创立的人体酸碱体质理论迷惑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但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很早就已经发现了其你俩的矛盾之处——即使是高中生物书本里面都已经介绍了人的血液的酸碱度是基本趋于平衡的。

    基因编辑的难度并不高,(在此前的医疗历史中,基因疗法是一个经常被使用的治疗手段)但是在贺建奎之前并没有基因编辑婴儿的案例,可能只是现实中的人们并不了解在我们不了解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像是如果这一位所谓的科学家自己不曝光,我们也无法了解“真相”。

    事实上,人类所应该默认的基本社会原则之一,就是要去相信人与人之间是难以相互理解的。当然,我并不是想说什么人本性中恶的一面,也是有其生理和逻辑基础的,这一点以后有机会再谈。基于每个人的经验、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他们当前所处的环境对于他们的影响,会使得他们对一件事情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有不同的评价和因果判断。你所认为的梦想,和底层或者高层人民的梦想不一样;我们和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同时也不能完全理解对方。(这段话看起来像是废话,但是大多数人都难以做到)

    看待一个社会问题,以及这个世界上样本基础非常大的一些现象时,应该用统计学中的一个“正态分布”概念。如果样本足够多,那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理论上都应该是呈正态分布的——中间多两边少,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思想层面,都是大部分相同少部分有较大的差异性。

    这是一个无法被攻破的局。我们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人都相同。如果大多数人都类似,人之间不存在着信息差,那么人类将会逐渐灭亡,作为他们违反宇宙定律的惩罚。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会有所谓的“真相”,因为绝对会有一部分人在我们所认为的“每个人都明白的”界限之后。

    然而问题就在于,这个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经验的人脑子里所想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那么是不是说永远都没有办法从人类的思想中,作出对于对和错的合理的、绝对的定义与判断呢。

    对于真相的了解,也应该基于这个出发点再往后延伸。一方面是由于信息差,有的人可以有机会看到这个世界完全的样子,而也有的人是无法得到一部分少量的信息的,所以他没办法完全判断。另一方面,我们心中的标准就不一样,导致了判断不一致。

    这里说的判断标准,就是社会文化道德。现在的大多数大学生年轻人都没有一个偶像,没有信仰以及自己的坚持。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定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关于信仰宗教这方面,可能相对来说比较难以去要求别人,同时也涉及到历史原因,所以不好讨论。关于“偶像”,就应该是上面所说到的,一个内心中的标准标杆,偶像做了什么,偶像曾经经历过什么,说过什么,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崇拜者的行为指导,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名人都说过自己很喜欢看传记类书籍的原因。这样的一个标准限制着人们的行为,也确定了人们的行动方向,让一个用一个可以标准化的行为,去锚定行为的价值、评价,或者是用一些可以量化的数字去引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出一个相对的对与错。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型,只是对于当前的情况做的暂时的好坏的评价,因为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好坏的,只有优点和缺点。

    而现在国家对于大学生和中学校中对于学生的宗教信仰这方面完全的一杆子打死,我想这是很极端的一种做法。我们确实应该去以科学哲学来作为自己底层的思想,但是相信宗教和拥有信仰并不不是迷信和脱离物质世界基础,这完全就是两回事,不信教的人去读一读《圣经》,我想也一定有非常大的收获。

    通过自己内心中所既定的标准,再加上社会文化的肯定以及标杆,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件事情的统一的定论。

    这样也就解决了正态分布的窘境,即使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观点或者是看法,但是可以把这一部分人全部都放到一个方向和一个层次上。当然到最后人和人之间还是会有差异,但是整体都变好了。

    所以真相永远是相对的,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一件事情从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到大多数人数明白的发展状态与情况下一个定义,比如从只有10%的了解,而达到70%到80左右的人可以了解到事实情况,那么就可以说这个真相就不存在了,因为人人皆知就不是真相,而是一个事实。

    真理这一部分,以后再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对的真相,绝对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