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 | 冯唐为什么容易老,李广又为何难封侯?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勃《滕王阁序》

古人写文章喜欢用典,以彰显自己的斐然文采。例如王勃在其名篇《滕王阁序》中,就提到“冯唐”和“李广”两位名人,通过参照两人的一生际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成的心声。当读到这里时,你会不会产生一个疑问:冯唐、李广是谁?为何冯唐容易老?李广难封侯呢?

在答案揭晓前,不妨先想想:古代的侯是谁封的?当然是皇帝。而皇帝为什么要封侯呢?那是因为某人在为朝廷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立下了赫赫功劳(特别是战功),除了物质上的奖励之外,还得给以名望上的奖励——这就是封侯。

封侯,是皇权社会里皇帝所能给出的最高奖励,同样也是古代那些有才能、有志向“打工人”的最高理想。大多数人一辈子奋斗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授功封侯,人前荣耀,身后千古

例如班超“投笔从戎”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就是如此,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做文职没有机会封侯,只有做武职立军功才可以。同样,自负才华的王勃,内心也是有一个“封侯梦”的,要不,冯唐、李广干他甚事!

01 冯唐为何容易老?

冯唐易老,并不是说他跟别人相比,老得更快一些。其实冯唐在古代是高寿之人——活了九十多岁。只不过,当皇帝知道冯唐这个人的名字,了解他的才华和能力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大致是这样记载的:

公元前166年,匈奴打到了离长安只有三百里远的地方,把皇帝(汉文帝)吓得够呛。于是汉文帝开始重视边防,巡查部队,竟然发现没有几个可以带兵的将领——这真的很糟糕!

有一次,汉文帝经过郎中署,发现一名郎官虽然年纪不轻,看上去却气度不凡,就问他:老人家您怎么称呼多大年纪?怎么还在做郎官啊?

郎官回答说:微臣冯唐,年过六十。祖籍赵国,生于代地,父曾为国相,虽出生于名门之家,但因海内清平,无立战功,久居郎官之位无所升迁。

于是汉文帝就和冯唐聊起名将来,冯唐给皇帝讲了赵国名将廉颇、李牧的事迹,让汉文帝激动不已。皇帝是真心盼望,得猛士兮守四方

以文帝所受的教育,竟然不知道几十年前的廉颇、李牧等将领及事迹,可见那时的教育,也太不全面了。

当然,这样和皇帝交流过后,冯唐不久就升官了。官至车骑都尉(高级军官)。

但文帝时期没有对外的战争,到汉武帝计划打匈奴时,要找知兵带兵的宿将,才又想到冯唐。可是这时,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无法再带兵。

所以,冯唐这样一个有才能的人,活了九十多岁,却没有机会去建功立业,后人读到他的事迹,怎不令人扼腕痛惜呢!

我们不妨来推算一下冯唐的人生历程。以公元前166年作为参考基准点。

时间冯唐实际年龄推测出生年龄/事件大事件

公元前166年60+(61-64之间)公元前226~230年秦灭六国期间(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

20+(24-28)因出生在代地(今张家口蔚县)偏远地带,应该没有加入刘邦的部队。灭秦、楚汉战争至汉朝建立(公元前202年)

30+至60+百科说汉朝建立后,冯家迁到安陵(归属咸阳)。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就这样一直干了30来年。国家政策崇尚黄老之术,与民生息。天下无大的战事。

公元前135年90+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即位,但当时权力有限,至公元前135年才掌握大权,公元前133年爆发马邑之战,是对匈奴作战的起点。

推测征召冯唐当在公元前135年。

汉武帝计划对匈奴作战

冯唐出生于秦灭六国那个年代,后来的灭秦和楚汉战争,应该没有入伍。三十来岁加入汉朝公务员队伍,虽然是军职,但当时的国策是崇尚黄老之术,与民生息,没有机会建功立业。至六十来岁得到汉文帝赏识,虽然成为高级军官,但是想封侯,却没有时机。后来时机来了,冯唐却已经九十多岁,永远失去了建功立业封侯的机会。

生不逢时。这就是“冯唐易老”的真相。

在时间面前,一个活了九十多的人,却被说成易老,这个易字,含有多深的感慨啊!

02 李广又为何难封?

李广和冯唐相比,可以说是他的对立面。冯唐活了九十多岁,一辈子没有机会去建功立业,而李广呢,打了一辈子的仗,比他差的都封侯了,而他,却一次次地错过了。悲催!

李广出身于将门世家,身高臂长,如果他说自己的箭术是天下第二,那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汉文帝很喜欢他,常常觉得惋惜:你这本领,要是出生在高祖刘邦那个时代,封个万户侯是肯定的,可惜处在和平年代,没赶上好时机啊!

李广家世好,能力强,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士兵爱戴,匈奴人很怕他,称他为“飞将军”。同时在职场上,李广的起点也不低,又碰上汉武帝时的大好建功机会。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不能封侯。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李广的战场事迹。

年代事件

汉文帝时青年李广参军,抗击匈奴崭露头角,提拔到汉文帝身边做武骑常侍。

汉景帝时讨伐“七国之乱”,名扬沙场。但由于私自接受梁王的封赏,朝廷没有给他记功。

汉武帝时(公元前129年)四路大军出匈奴,卫青一路获得出战匈奴的第一次胜利。但其他三路都败了,最惨的是李广,竟然被匈奴捉住了,不过,他在路上又神奇地逃了回来。

汉武帝时(公元前127年)卫青收复河套地区,手下两将领被封侯。而李广在家闲置,没有参与。

汉武帝时(公元前124年)卫青大败匈奴右贤王,手下十来个将领被封侯,卫青还在襁褓中的三个儿子也被封侯。然,李广也没有参与。

汉武帝时(公元前123年)卫青率六路大军出征匈奴,李广在其中,碰上了十倍于已的匈奴主力,以一打十,苦战两天,死者过半。本约好和张骞策应,结果张骞迷路迟到,错失战机,张骞被处罚,李广虽表现不俗,但没有立军功。战役后,有三人被封侯,还是没有李广的份。

汉武帝时(公元前119年)卫青率二十万大军出征漠北。大胜凯旋,李广却迷了路,贻误了军机。李广情绪低落,六十多岁了,不愿受责难,写报告,拔刀自杀。

李广这一生,真是蛮倒霉的!一生有那么多的征战机会,却没有把握住,一个最有机会建功封侯的人,却累累无功

当读书人读到李广的故事时,难免会一声长叹。想一想,人之一生想做成一件事,看似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这个难字,真是比登天还难。

最后,我说,冯唐是输给了时代,李广是输给了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历史 | 冯唐为什么容易老,李广又为何难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