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183年-245年)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人物,与周瑜、鲁肃、吕蒙合称东吴“四大都督”。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陆逊在诸多决定东吴命运的著名战事中均发挥了关重要的作用,是能攻善守的将才。不仅如此,孙权称帝后,陆逊更官拜上大将军,甚至最终接任了顾雍的丞相之位,成为东吴集团名副其实的首席执行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看似一路顺风顺水的陆逊,晚年却受到孙权屡次三番地责罚,一气之下含冤而终,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出仕为将的因果缘由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陆逊的一生终以如此悲剧收场呢?这要先从陆逊的身世开始讲起。
陆逊出身吴郡本地的豪门望族,自东汉初年便有“世江东大族”的说法,由于父亲陆俊早亡,陆逊从儿时起便一直跟随他的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生活。
此后,袁术派孙策攻打庐江,陆康终因城内粮草短缺而败亡。由于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要年长几岁,逃回吴郡老家后,陆逊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陆氏家族的实际掌门人。此外,陆逊实际上也代表了整个江东地区的儒学世祖群体,代表了江东土著的豪门望族身份。
反观孙家这边,追根溯源,其发迹地实为北方的江淮地区。此后,孙权的哥哥孙策依附袁术之力征服江东,其军内将领和谋士也主要来自北方地区。对于江东本土名门望族而言,孙家人说好听点是征服者,而说难听了则是名副其实侵略者。
而吴郡本地的富春孙氏则出身贫寒,在社会身份、文化观念和政治思想等方面,与陆氏家族这样的儒学氏族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在孙策对江东地域进行统治的初期,本地氏族豪强纷纷组织军事武装意图抵抗,而孙策也只能同样以武力实施镇压。
不过,随着战事的发展,孙家统治者也慢慢意识到,仅依靠淮泗集团的力量终无法实现对江东的真正统治。于是,在孙策遇刺后,给孙权留下了遗言: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自此掌权后,便在张昭等人的举荐下,大批启用江东名士。赤壁之战后,江东人士在孙吴政权中的占比不断地增加,地位也不断上升,逐渐推动着孙吴政权的“江东化”发展进程。对于陆逊而言,从入仕到官职的逐步提升,均是与这一历史进程同步进行的。
刚入仕时的陆逊,地位并不能算高。一方面因其氏族身份,行事需要做到格外的谨慎;另一方面,因其肩负着振兴宗族的使命,必须选择和孙家当政者合作,以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
此后,陆逊致力于军旅并屡建奇功,逐步得到了孙权信任和重用,得以于孙氏政权进行深入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孙吴政权发展进程。
主张德政与“限江自保”
陆逊虽然长期致身军旅,实际上却十分关注孙吴的朝政,始终代表着江东儒学世族的政治主张。加之与孙家固有的阶级差别和观念分歧,其观点往往与孙权有着较为尖锐的分歧。
陆逊受儒家德政思想的影响颇深,曾因此屡次谏言孙权要“施德缓刑,宽赋息调”,而这一主张实际上与当时的顾雍、张昭、诸葛瑾等士大夫代表人物的态度是一致的。根据儒家政治思想,国家应“以民为本”,主张统治者应爱民、养民,而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虽然孙权针对其提出的建议做出了一些调整,但内心却始终不以为然,且在政策的实施上一贯反其道而行。
在军事方面,陆逊主张“限江自保”。究其原因,一是建立在对彼时孙吴政权整体实力的客观判断之上;二是从自身所处的江东大族的利益出发;可以说是“一半为公家,一半是私心”。而这与孙权想要终成“帝王之业”的愿望同样是相互背离的。
太子之争与悲剧结局
矛盾分歧积累到一定程度,冲突便在所难免。陆逊在政治思想和军事战略方面的主张与孙权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单纯地期望通过孙权推动东吴政权的进一步改革,可能性微乎其微。
于是,已身居丞相之位的陆逊,便参与到了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派系争夺之中。由于太子孙和的儒学修养甚好,品行出众,且因其兄长早逝的原因,在身份上完全符合儒家正统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是陆逊心中最合适的王位继承人。而孙和这一士大夫化的倾向却令孙权倍感失望,于是孙权便明里暗里扶持四子鲁王孙霸,并以此为契机,迫害太子和陆逊一方,屡次派遣中使谴责陆逊,最终将陆逊活活气死了。
结合陆逊和孙权的出身和东吴政权的整个发展趋势,不难看出,陆逊表面上虽然争取到了高官厚禄、丰功伟绩和后世英名,但实质上却与作为皇权统治者的孙权存在思想观念和文化阶级等方面的诸多嫌隙。
与孙权这个土豪董事长相比,陆逊像是一个精英世家出身的首席执行官,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看不上孙权的俗气,却又无法真正撼动其统治者的权威。而作为皇权统治者的孙权,却是因为察觉到陆逊的位高权重以及其所代表的江东世族阶级威胁到了自家政权统治的根基,才最终决定逼死陆逊的。
正是因为触碰了君主集中统治之下的“帝王皇权”这一政治底线,使得日积月累、无法调和的矛盾在最终爆发,也注定了陆逊这一生的悲剧收场。